忠縣:接續歷史滋養 增添發展動能

發佈時間:2018-09-06 16:16: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陳仁德 毛倩 陳儲德 毛幼平 范紅娟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大量歷史文物和遺跡遺存,佐證忠縣是忠文化重要發祥地

忠州博物館

大江奔流有水輔生,青山綠水依之所靠。自古以來,人類總是選擇依山傍水之地繁衍生息。

長江流經境內88公里的忠縣,地靈而人傑,人傑因地靈。讓我們通過忠縣這個全國文物大縣的文物、遺跡遺存,去感受這座臨江古城的發達過往與歷史沉澱。

文物承載歷史。2018年建成的忠州博物館,是重慶區縣中最大的博物館。這裡有著已經發掘出來的2萬多件館藏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464件。館內展陳有劉宋“兩銖”“永光”“景和”銅錢,戰國夔鳳紋青銅鏡、漢銅鳩杖首等珍貴文物。

館藏文物

忠縣遺跡遺存數量多分量重。

“山城蜿蜒傍山起,大江環抱山之址。飛閣危樓層壘然,人家都在煙霧裏。”這是清朝進士王爾鑒在《登忠州城遠眺》中對忠州古城的描述。

修建三峽水庫時,忠縣這座古城因半淹而向後遷建。王爾鑒早已作古,忠州老街的東坡路、蘇家梯子雖然滄桑,卻依然健在。

在忠州老城東坡路老街中間的古城門旁,有塊“巴蔓子刎首留城處”牌子。相傳這裡就是古代巴國大將軍巴蔓子刎首留城處。站在古城樓上,可見大府邸、孫家院子、潘牌路、蘇家梯子等古跡。

忠縣白公祠

忠縣白公祠位於縣城西山,係明崇禎三年為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廟。西元818年,白居易被貶任忠州刺史。他在忠州為官時,忠國事,勞民事,勸農生産,鼓勵農桑,身先躬行,省事寬刑,憐老愛子,開山修路,植樹種花,與民同苦樂,寫下了百多首詩詞。

秦家上祠堂位於洋渡鎮上祠村,是明代巾幗英雄秦良玉的祖籍地,為重慶市一級保護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秦良玉故居,在縣城之西的護國村,沿著鳴玉溪逆行數公里即達。

位於忠縣洋渡鎮的明代冶鋅遺址,是500多年前古代忠州工業發達的見證。2013年6月至8月,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在對忠縣洋渡冶鋅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兩座保存完好的冶鋅爐。

我國已確認的古代煉鋅遺址有36處。位於忠縣洋渡鎮的冶鋅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40至60米,埋藏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三峽地區乃至全國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結構最清晰的明代冶鋅爐。

位於縣城北6公里處㽏井河的中壩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140米,總面積5萬平方米,它是忠州早期人類活動的一處重要遺址,被譽為“大地史書”。中壩遺址文化層多達78層,年代從距今約五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南朝、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基本上沒有大的缺環,其文化資訊的蘊含量難以估量,是峽江地區五千年曆史的縮影和見證,是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中壩遺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的鹽業生産遺址。特別是其中陶器煮鹽遺跡世所罕見,為我國先秦時期鹽業生産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998年,中壩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發掘為認識和把握重慶三峽地區的古代文化面貌以及建立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學者指出,重慶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應命名為“中壩文化”。

模擬制鹽場景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忠縣豐富的鹽資源,大量的鹽岩溶解後成為鹽泉,從岩縫中流出。㽏井、涂井等溪河邊分佈著眾多鹽泉。歷史上忠縣制鹽場景恢弘壯觀。忠縣中壩遺址是我國目前唯一經過正式考古發掘證實的最早的鹽業生産作坊遺址。

從文獻記載看,忠縣從漢代到現代的1962年,一直沒有中斷過鹽業生産。東晉常璩所著《華陽國志·巴志》記載:“臨江縣(今重慶忠縣)有鹽官,在監(今㽏井)、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門亦家有鹽井。”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卷三十三江水》中記載:“江水又東,徑臨江縣南,王莽之監江縣也。《華陽記》曰:縣在枳東四百里,東接朐忍。縣有鹽官。自縣北入鹽井溪,有鹽井營戶。”清道光版《忠州直吏志》記載忠縣涂井、㽏井兩鹽廠有鹽井34眼,分別取名上沙井、楊井、古市井、箭尾井等等。至清同治年間,以上34眼井仍存,以後部分鹽井時開時閉,直至1962年4月全部關閉停産。

據忠縣文物局統計,忠縣不可移動文物共計104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忠州博物館展廳一角

<  1  2  3  4  >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