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接續歷史滋養 增添發展動能

發佈時間:2018-09-06 16:16: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陳仁德 毛倩 陳儲德 毛幼平 范紅娟  |  責任編輯:吳一凡
分享到:
20K

中國網9月6日訊  忠縣,一個有著2300多年忠文化傳承的江邊小城,位於重慶市中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總人口102萬,幅員面積2187平方公里,長江橫貫縣境88公里,是國家東西大通道滬蓉高速公路與長江黃金航道在上游地區的唯一交匯點。

巴蔓子將軍的壯舉,將忠文化昇華為忠州的標誌,成為忠州人共同的信仰

巴蔓子“刎首留城”

在忠縣縣城白橋溪大橋東橋頭,在江上明珠石寶寨上的廟宇內,在涂井鄉涂家村將軍林廣場,分別有一座執劍披甲的將軍塑像。

這位將軍,就是忠義蓋世、威震巴楚的古代巴國大將軍巴蔓子。

忠縣縣名的得來,忠縣歷史上大量忠義之士的出現,忠文化的千古傳承,忠義精神的發揚光大,莫不與巴蔓子將軍的故事及其影響有關。千百年來,巴蔓子一直影響著忠縣,他活在世世代代忠縣人心中。

忠縣人不僅把巴蔓子將軍的塑像請立在繁華的縣城,還請立在風景名勝地,請立在山川大地上。因巴蔓子將軍“刎首留城”而凸顯的忠文化,在三峽庫區忠縣影響深遠而廣泛。

聞名遐邇的忠縣石寶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它建在忠縣石寶鎮長江北岸邊陡壁孤峰的巨石之上。三峽工程修建後,隨著水位上漲,這顆“江上明珠”成為長江上最大的天然盆景。

石寶寨

石寶寨是我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12層塔樓倚山聳勢,飛檐展翼,造型十分奇異。在400多年前,無論體量,還是工藝,石寶寨絕對堪稱那個時代的地標性建築。

這麼高大上的樓宇建成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巴蔓子將軍住。這位忠義大將軍,一直是人們最尊崇的英雄。

巴蔓子成為忠州人心目中的神,人們專門建造了一座巴王廟,用以祭拜巴蔓子將軍。三峽移民遷建中,忠州人將巴王廟復建在風水寶地縣城西山的白公祠內。

忠縣人用各種方式紀念巴蔓子,其中最隆重的當數“三月會”。每年農曆三月初四——傳説中的巴蔓子忌日,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來紀念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忠義之舉,十里八鄉甚者數百里之外的人們紛紛前來趕會。

明代忠州縣令陳秉彝所作《禁土主廟大燭記》,記錄著“三月會”的盛況:“每值會期,旗幟塞巷,金鼓鳴街,彩亭錦棚,相望盈道,鄉城士女,走相擁擠,其男女之別已不講矣……”

忠州古稱臨江縣,西魏時設置臨州。

因為一個人,改稱一座城。巴蔓子將軍的忠義,感動了大唐王朝最開明的皇帝。1384年前的唐貞觀八年(西元634年)太宗李世民感念臨州人巴蔓子、嚴顏“地邊巴微意懷忠信”,遂改臨州為忠州。

1  2  3  4  >  


相關內容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