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近日,桂林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資訊工程學院組建了鄉村振興促進團、民族團結實踐團、基層服務踐行團、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等四支隊伍深入八桂大地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揚帆三江語,心連侗鄉情。“語暖三江,推普助鄉興”鄉村促進團走進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布央村。數千畝青翠茶山,譜寫了一“葉”致富的鄉村振興協奏曲。實踐團成員在海拔1000米的村落深入調研當地居民使用普通話的情況,提出推普方案,全面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品質。之於國家,語言文字是一項“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的事業,實踐團成員在調研中深有感觸,表示要“堅定語言自信,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實踐團的到來,給布央村的孩子們帶去了結合物電專業特色的新知識,打開了孩子們對語言文字資訊技術認識的大門,“如果有機會,我想來支教”實踐團成員黃培芳堅定地説到。
同繪時代新圖景,共築民族團結魂。“青春飛揚心向黨,濃墨重彩繪振興”民族團結實踐團來到了百色市靖西市安德鎮三西村,用畫筆繪出了心中那幅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的時代畫卷。他們在墻繪設計中融入了三西村悠久的竹編手藝、桑蠶産業等元素,展現村子深厚的歷史人文風貌和傳統工藝魅力,提升當地居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和傳承意識,當好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者、示範者和踐行者。墻繪之餘,實踐團成員深入村戶調研,一邊幫著幹農活兒一邊聽著村民講述村子一步一步發展振興的故事。青障疊翠,群山環繞,邊城壯鄉的古村落帶給實踐團成員太多的記憶和收穫。村支書頻頻豎起大拇指説:“這群大學生能吃苦、肯奮鬥,我們希望他們每年都能來。”
科普宣講在行動,淬煉青春到基層。“益”起科普基層服務踐行團深入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沐宦頭村、睦洞村,積極開展科普宣講活動,展現青年大學生的責任擔當和青春風貌。他們結合物電專業特長,走進學校和鄉村,通過開展物理科普、物理小實驗等積極引導孩子們認識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幫助青少年增長科技知識,提升科學素養,築牢生命安全防線。通過開展普法宣傳、生態文明科普等幫助村民了解反詐知識,提高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築生態文明、和美鄉村新願景。天氣炎熱,但是有學校的關心與支援,有村民和孩子們的認可與點讚,同學們精神飽滿、熱情高漲,收穫了感動與快樂。
踏尋革命足跡,探憶崢嶸歲月。“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遍尋桂林市區革命文化遺址,沿著先輩們的足跡,一頁頁翻開抗日烽火映桂林的英雄史冊。桂林保衛戰是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七星公園裏,張紅勇老師給實踐團成員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弘揚抗戰精神,汲取奮進力量,以青春之名續寫時代華章。”抗戰精神內涵豐富,希望同學們都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從桂林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八百壯士墓到每一處革命遺址遺跡,一路的研學之旅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探索,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同學們用腳步丈量這片紅色熱土,在地圖上留下了青春奮鬥的印記。
行走的思政課 陳彩宣 攝
2024年的暑假,桂林理工大學物電學子們懷抱夢想、腳踏實地,用行動踐行著青春的誓言,用腳步丈量了八桂大地。這樣的實踐還在繼續,青春的力量仍在聚集。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充分展現了“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桂工好青年的青春風采。(姚倩 朱鵬飛)
(責任編輯:沈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