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3年籌集資金5423萬元資金 惠及1.5萬名特困精神殘疾人

時間:2024-06-19來源 : 中國網廣西作者 : 唐志強 沈麗麗

《廣西壯族自治區精神衛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條例》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等相關情況。

image.png

發佈會上,發佈人介紹了《條例》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等相關情況(唐志強攝)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黎君君介紹,《條例》全文共八章四十六條,就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精神障礙的診斷和治療、精神障礙患者的照護和康復、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服務和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了規定和明確。一是進一步完善精神衛生工作機制。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預防、治療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和單位盡力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二是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工作。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心理健康促進與服務機制,完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預防精神障礙的發生。三是規範精神障礙診療活動。四是完善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服務與管理。五是規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服務和管理。六是多措並舉提升我區精神衛生醫療服務水準。

《條例》的出臺具有創新性的具體規定。一是實行家庭經濟困難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精神科基本藥物免費制度。二是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全額資助。三是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對履行監護職責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給予補助。四是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的經費保障,保障公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和強制醫療場所的建設,提高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水準。

《條例》第二十三條要求政府培育和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舉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多元化康復服務。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社會力量舉辦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扶持力度。

目前,廣西精神障礙康復服務有兩個方面,即精神衛生福利醫院的院內精神康復服務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2021年以來,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地的5個精神衛生福利醫院利用和發揮自身優勢,在為1.1萬名特殊困難精神殘疾人提供集中救治、救助、護理、照料的同時,進行精神康復服務,讓他們平平安安康復出院。

2021年以來,廣西籌集資金5423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聘請18家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機構200多名服務人員,在全區73個縣(市、區)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為1.5萬名特殊困難精神殘疾人開展預防、治療、康復、心理疏導以及融入社會等服務,患者復發率、致殘率顯著降低,極大地緩解他們精神痛苦,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

近年來,廣西不斷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大病保險制度等為補充,醫療救助制度為托底保障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為包括精神障礙患者在內的參保人員提供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基本醫療保障服務。

一是調整優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落地實施2023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3088個西藥和中成藥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包括氯丙嗪、奧氮平、阿普唑侖等抗精神病、抗焦慮和抗抑鬱類藥品。將13320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覆蓋精神科相關量表檢查、行為觀察和治療等精神心理衛生類項目。

二是優化精神疾病醫保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政策。2022年進一步規範病種分類管理,統一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礙等6種精神疾病納入我區嚴重精神障礙門診特殊慢性病病種範圍,門診相關就醫費用按規定享受統籌基金支付待遇。同時,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特殊慢性病起付線由原來的20元/月和100元/月予以取消,提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治療依從性。

三是優化精神病患者就醫三重保障政策。屬於特困對象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享受最高100%的參保補助,參加居民醫保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在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可享受90%的報銷比例;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最高可達到90%,醫療救助比例最高可達100%,年度救助限額最高可達6萬元,醫療救助傾斜救助年度限額可達10萬元。

下一步,廣西將在《條例》的指引下,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在服務品質下功夫,為特殊困難精神殘疾人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唐志強 沈麗麗)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