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文學之夜 綻放廣西文藝新名片

時間:2023-05-16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林雪娜

漓江,千百年來,流淌著無數文人墨客的文思泉涌、錦繡文章。

首屆漓江文學獎誕生,開啟漓江文學嶄新篇章。“漓江文學之夜”系列活動起航,著力為廣西文藝新名片添彩。

在這個草木蔥蘢的初夏,上百名區內外作家、評論家、出版人相聚桂林,見證八桂文學界與出版界耕耘培植的漓江文學之花華麗綻放,以誠摯的熱情為南方這片文學熱土帶來更多陽光和雨露,以美好的希冀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注入文學之力、文藝之韻。

一腔熱情 創造一個新的文學獎項

山水與人文完美交融,文學與情懷曲水流觴。

自古以來,山水乃文學源泉,始終與文學同輝。曾經的廣西,接納了中原的文人墨客。顏延之於獨秀峰下讀書,柳宗元於此寄情山水……如今,“文學桂軍”揚帆遠航,“廣西出版現象”持續書寫,廣西也有了中國文藝評論的重地……

今天,廣西文藝力量為山水注入新的文學生命——由廣西作家協會指導、漓江出版社主辦的首屆漓江文學獎在此誕生,評選出長篇小説、中篇小説、短篇小説、散文、詩歌和非虛構6個種類。

“漓江文學之夜”在廣西省立藝術館啟幕,賡續先賢的文脈,綻放文學的風光。

首屆漓江文學獎迎來了著名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華擔任評委會主任,這也是他首次擔任文學獎的評委。在余華看來,廣西是一片孕育文學的沃土,主辦出版社是一個很有傳統的出版社,它在廣大讀者心中,以及創作者和學者心中,有著很高的聲望。漓江文學獎在《漓江》文學雜誌即將復刊時推出,恰到好處。談及評獎標準,余華認為好作者的作品應該是面對讀者的,如巴金所言“要把讀者放在心中”,同時希望作品能夠走進讀者心中。

廣西文聯主席、廣西作協主席東西談及活動表示“歸根到底還是對文學的熱愛”。在此之前,桂林乃至廣西都缺乏一個具有標誌性的文學獎項。他認為這不僅是創作與出版的深度合作,也是為推動八桂文學創作與出版高品質發展謀篇佈局、加油鼓勁,同時也為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貢獻文學與出版的力量。此獎旨在鼓勵當代華語文學創作探索創新,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文學的深度交流,打造地域文學新概念與廣西文藝新名片。

短篇小説獲獎者、作家弋舟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參評此次獎項,他感念與廣西作家多年情誼,懷揣對廣西文學的敬意。在他心目中,“廣西文學今天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就像拉美文學在世界文學的地位,是一個獨具特色而不可或缺的存在。”他滿心期盼:“希望漓江文學獎持之以恒辦下去,形成一個閃亮品牌,走得更遠、更長。相信它以漓江之名,會在文化上,為漓江這條大江賦能。今後讓人想起漓江、説起漓江,不僅有山水,還有文學、文化。”

一曲交響 奏響傳承文脈新音符

漓江,不僅是自然的漓江,還是文學的漓江、出版的漓江,是無限風光的漓江。

20世紀80年代,廣西出版先鋒漓江出版社以文學立社,曾與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齊名,先後出版了近萬種圖書,並躋身全國文藝出版社十強。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該社在中國圖書市場開創了“諾貝爾”藍海,以“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叢書”等重磅産品樹立了中國出版的標桿,在外國文學譯介領域享有盛譽。該社以自身品牌影響力,聚集了一大批優秀作家在桂林定居。

“漓江,是廣西山水文化的代表性符號,有世界性的知名度。坐落在漓江之畔的漓江出版社,作為文學出版的重鎮,一代代出版人櫛風沐雨,堅守文學出版,形成了一道出版業的漓江風光。”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張藝兵表示,新時代呼喚著新的文學創作,新征程為中國文藝提供了廣闊天地,“設立漓江文學獎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集團‘十四五’規劃中關於‘漓江出版品牌塑造工程’的重要舉措”。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認為,改革開放初期,出版界掀起解放思想熱潮,老一輩出版家憑藉其思想力量、文化力量和人格魅力,給文學界、學術界注入出版之力。那個時期的經典文學作品凝聚作家與出版家的深度交流。在推進文藝高品質發展的今天,需要將文學與出版更好地結合起來,找到共同的著力點。“作家尤其是偉大作家、天才作家是需要被發現的,出版人應當具備伯樂的能力,出版企業需要營造良好環境,讓真正偉大的作品能脫穎而出。”在他看來,作家與出版人都要找準位置、發揮好功能,二者都需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使越來越多優秀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彰顯中國文化底蘊,樹立中國人的根本形象。

一份希冀 揚起八桂文藝新品牌風帆

賡續文脈砥礪奮進,文學初心熱火滾燙。

從漓江文學獎到一系列相關活動,“漓江文學之夜”在漓江之畔盛放光彩:“漓江文學之夜”盛大啟幕、第十二屆“今日批評家”論壇、當代文學創作與出版高端訪談、保護文化漓江生態調研考察、“作家進校園”講座等活動豐富多彩。

以“新南方寫作:地緣、文化與想像”為主題的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圍繞新南方寫作論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為新南方寫作在新時代格局中進一步拓寬視野廣度與思想深度凝聚智慧與力量,彰顯出新南方寫作陣地的蓬勃生機。

隨著漓江文學獎誕生,曾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文學雜誌《漓江》將重出江湖。《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評價道:《漓江》這個品牌刊物復刊,對於出版、文學和寫作,有著較大意義。無論文學獎或品牌刊物,都體現廣西文藝界的胸襟與氣魄。《漓江》與文學獎就像燈塔一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優秀作家向漓江品牌輸送好的作品。《漓江》也會成為純文學的一塊很好的陣地,必將給文學創作帶來新的氣象。

面對國內各種各樣的文學獎項與盛典,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認為,漓江文學獎一是要提高辨識度,要有自身的特色;二是要有感召力。以專業性和感召力增強影響力;三是需要持續性。品牌的認知度需要持續性加持。他説,“漓江既是自然的漓江,也是人文的漓江,自然和文學的漓江把漓江文學品牌建立起來。廣西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可以借助民族文化、影視等途徑,文學的途徑亦是深遠的。以漓江作為一個代表的廣西文化品牌是可以當得起的。一旦品牌在外贏得聲譽,廣西文化乃至中華文化也會得到更好地傳揚。”

“漓江文學獎和系列品牌活動將視野拓寬到面向東盟,加強中國東盟各國文學的深度交流,很有意義。”越南麗芝傳媒公司董事長、資深出版人阮麗芝説道,她曾助推廣西六七位作家作品在越南出版,認為漓江文學獎如果走向國際,走進東盟國家,可以設立一個專門面向東盟文學的子項目,可以邀請東盟專家加入評委陣營。中國與東盟國家還可以合辦文學獎和活動,有機會可以輪流在東盟國家舉辦,比如組建相關評獎委員會,邀請雙方文學、出版領域人士加入,對獲獎作品做好雙向推介的相關計劃,拉近中國與東盟作家和讀者的距離,增進中國與東盟文化深入交流,以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

世界共有的漓江,人類共有的文學。一個標誌打造出一個文學獎項,一江清流打造出一個文學盛典,在新時代新征程的召喚下,秉承著歷史的文脈,綻放著嶄新的風光。

江流有聲,文韻悠長。祈願一脈清流,生生不息。八桂文藝之花,一路百花齊放!(記者 林雪娜)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