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樂業縣:別有洞天“大石圍”

時間:2023-04-26來源 : 人民網作者 : 鄧建勝

原標題:廣西樂業縣,岩溶地貌中藏有一處珍稀物種的世外桃源

別有洞天“大石圍”(美麗中國)

廣西樂業縣是典型的岩溶地貌,這裡有許多四週峭壁環繞的特大型漏斗,孕育出特殊的小氣候與生態系統。在這裡,生長著茂密的珍稀植物,附近區域成為我國野生蘭科植物的重要基因庫。當地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研究,讓這裡成為珍稀物種的家園。

神木天坑底部一塊石灰岩上生長的4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本報記者 鄧建勝  攝

在黔桂交界處的廣西樂業縣,當地群眾稱為“大石圍”的天坑群內部,生長著茂密的植物。

位於樂業縣花坪鎮的神木天坑是大石圍天坑群中的一個。近日,記者來到這裡時,只見密林濕滑,石頭上的苔蘚和纏繞樹上的藤蔓嬌翠欲滴。這裡悶熱潮濕,置身其中仿佛置身熱帶雨林。

“這些只有我們胳膊粗細的樹木,實際上至少有一二百年樹齡。”樂業縣戶外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禤瓊飛停下了腳步,讓記者觀察在石頭上紮根的一叢樹——這塊頂部不大的石灰岩上,生長著4棵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中2棵為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掌葉木,另外2棵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香木蓮。

岩溶地貌孕育出特殊的小氣候與生態系統

位於雲貴高原向丘陵地帶過渡處的樂業縣,屬於典型的岩溶地區,僅花坪鎮周邊,百朗地下河就孕育出了29個四週峭壁環繞的特大型漏斗。

神木天坑底部面積不到1萬平方米,生長著茂密的植物,其中不少是珍稀物種。在其他地方罕見的掌葉木、香木蓮等,這裡隨處可見。2010年,這裡被納入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範圍。

天坑是特殊的岩溶地貌奇觀——由溶洞大廳崩塌、或落水洞侵蝕擴大形成的峭壁環繞、規模可達數百米的岩溶負地形。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遠海認為,天坑的形成是個非常複雜、漫長的過程,簡言之,就是雨水降落地面,侵蝕石灰岩的裂隙形成洞,洞穴漸漸擴大形成地下河,地下河溶蝕搬運,在合適的地方,形成了洞穴廳堂;隨著溶蝕搬運的持續,大廳不斷擴大,直到有一天,洞頂岩石的重量支撐不住,徹底崩塌,形成一個天窗,天窗不斷擴大,變成四週絕壁環繞的天坑。天坑形成後,空間相對封閉孤立,不充分的陽光加上地下河的水汽,孕育出特殊的小氣候與生態系統,為一些物種的生長提供了環境。

紮根在那塊石灰岩上的掌葉木,就是一個例子。掌葉木是我國特有物種,屬於單種屬植物,主要分佈在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由於材質堅硬、種子富含油脂,掌葉木曾被大量砍伐,加之種子含油豐富易被動物覓食、萌發率低等原因,其天然更新極為困難,種群數量越來越少。1999年,掌葉木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保護級別為國家一級。

出人意料的是,這些物種在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群內都有健康的野生種群。大石圍天坑群生長的掌葉木,一二百年樹齡的老樹往往不及坑外10年樹齡的粗壯。但坑裏的掌葉木樹葉特別綠,根系發達,能在石縫裏延伸幾十米,裸露在外的根甚至比樹榦還粗。

大石圍區域成為我國野生蘭科植物的重要基因庫

“我們2017—2018年調查發現,大石圍天坑群保育了82種珍稀瀕危植物,包括30屬67種野生蘭科植物。”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沈利娜説。

天坑屬於岩溶負地形,半封閉的地質構造導致其內部生存環境惡劣,幾萬年時間還來不及形成足夠的土壤。為了獲得陽光,坑裏的喬木都筆直往上生長,葉子光合能力很強;為了收集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養分,它們發育出特別發達粗壯的根系,能深入到石灰岩的縫隙內部。

缺土、缺水、光照不足、濕氣大,這樣的環境卻是蘭科植物的最愛。以蘭科植物命名並以其為重點保護對象的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是在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群區域建立的。

“2001年,地處大石圍天坑群範圍的國有雅長林場,劃出33萬畝公益林建設黃猄洞天坑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中發現坑口的崖壁有一片生長旺盛的野生蘭花。隨後在周邊發現更多品種的蘭花。為了保護這樣珍貴的蘭花資源,當地開始著手申報蘭花保護區。”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宣教科科長黃嵐説,2005年,自治區級的雅長蘭科植物自然保護區獲批成立,並於2009年晉陞為國家級保護區。

據介紹,保護區自成立以來,持續開展蘭科植物調查,發現這一區域的蘭科植物物種多樣性持續增加:從2005年的44屬115種增加到目前的64屬174種。大石圍天坑群區域如今成為我國野生蘭科植物的重要基因庫。

加強多學科系統研究,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專家普遍認為,樂業大石圍天坑群的形成演化歷史在距今2萬年到18.9萬年之間。張遠海介紹,天坑見證了岩溶地貌演化的奇跡,記錄了一段由地下到地表的岩溶地質演化證據。

“調查表明,在過去幾十萬年中,這裡的氣候也存在變暖趨勢。”沈利娜説。自古近紀以來,大石圍天坑群經歷了由半乾旱、乾旱逐步向溫暖潮濕轉換的氣候演變,尤其是自第四紀以來,明顯的季風氣候、豐沛的降水量和水熱同期的氣候為大型地下河和天坑的發育提供了最基本的動力條件,並影響了植物區係的組成與發展。

根據沈利娜團隊的研究,樂業大石圍天坑群種子植物豐富,截至2019年,有野生種子植物137科445屬863種,裸子植物貧乏,被子植物豐富。從科級和屬級水準看,大石圍天坑群種子植物區係的熱帶成分比例都低於其周邊的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整體水準,溫帶成分比例都高於地質公園整體。“這表明,天坑內相對封閉的地質構造和特殊負地形維持了更穩定、持續的溫度、濕度環境,更能反映過去該地區種子植物組成的原貌。”沈利娜説。

“樂業大石圍天坑群1998年才被發現,目前我們對這一特殊的岩溶地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一些領域的研究成果也都是初步的、不系統的。”張遠海認為,多學科門類深入系統的科研,是這種地貌保護和利用的基礎性、前置性條件。因此,在現有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上,有關方面正在積極謀劃建設西南岩溶國家公園,以期更好保護樂業大石圍天坑群。(記者 鄧建勝)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