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努力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
我區三市加快建設“無廢城市”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
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18部委發佈了國家“十四五”期間“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廣西的南寧、柳州、桂林等三個設區市成功入圍。近期,三市同步印發各自的“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加快了“無廢城市”建設的步伐,努力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
南寧——建設面向東盟的“無廢城市”樣板工程
作為廣西首府,南寧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中國—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城市、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
南寧市在“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到2025年,該市逐步實現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和農業廢棄物産生強度穩步下降,綜合利用水準和比例大幅提升,區域處置設施缺口基本補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明顯,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産生、收集、運輸、利用處置資訊化服務與管理資訊“一張網”,“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穩步提高;將南寧市建設為面向東盟的“無廢城市”樣板工程,逐步形成“無廢南寧”建設和管理的經驗模式。其中,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方面,增加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設施設備,配足、配齊分類運輸車輛,推廣使用新能源運輸車輛。合理佈局生活垃圾轉運站,加快垃圾轉運站的新建和改擴建,提高設施運作能力。同時,在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類別全覆蓋及分類投放、收集、運輸系統全覆蓋。到2025年,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容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普及、推行分類收運的居住小區,城市城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0%。
柳州——推進工業城市發展綠色低碳轉型
柳州市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門類齊全,固體廢物種類繁多、性質複雜、管理難度大。
柳州市“無廢城市”建設以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重點,聚力謀劃“雙碳”目標下“無廢城市”建設路徑,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無廢城市”管理新模式。該市圍繞工業固廢産廢量高、農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低、生活固廢收集利用體系不完善等矛盾問題,研究制定了“無廢城市”建設的工作任務,並突出四大特色亮點:以推進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為抓手,培育汽車、機械特色産業集群;推進“無廢工廠”建設,探索鋼鐵行業“無廢鋼廠”發展模式;推動一二三産融合,打造柳州螺螄粉無廢發展模式;推進靜脈産業園建設,探索多源固廢減廢降碳協同處置模式。
下一步,柳州市將組建工作專班,謀劃引入項目,以項目落地推動産業發展,以産業發展推動工業、農業、生活等多源固廢減量化和資源化,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無廢城市”管理新模式,加快推進城市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打造美麗、和諧、文明、活力的生態宜居之城。
桂林——形成“紅+綠”協同高品質發展模式
作為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國際旅遊綜合交通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桂林市在“無廢城市”建設中有著良好的基礎。
桂林市立足新發展理念,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融入到高品質發展進程中,為桂林市“十四五”時期綠色轉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起嶄新篇章。《方案》基於桂林市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目標,圍繞桂林市歷史遺留固體廢物處置、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類、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難題,研究制定了覆蓋多個領域的八項主要任務,擦亮桂林市生態底色,踐行“兩山”理論,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充分發揮桂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以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為兩大抓手,大力發展迴圈農業以及特色農産品深加工産業,建設“無廢民俗鄉(鎮)村”,形成“紅+綠”生態旅遊與綠色産業協同的高品質發展模式,打造桂林特色的“無廢城市”樣板。
目前,桂林市已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發改、工信、農業、環保等“無廢城市”建設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下一步,將建立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分解實施方案各項任務、指標,集中優勢力量共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有序實施,創建“山水甲天下,‘無廢’譜新章”的美麗桂林。(記者 余鋒)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