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燦的果子垂挂枝頭,車來車往分揀忙。儘管沃柑已是尾季,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村集體經濟幫扶産業園川山鎮塘萬村特色水果種植基地還是一片繁忙景象。
“很多外省老闆直接派大挂車來拉果,圳品認證後主要銷往深圳。”基地負責人覃克瑤説。
“解決了銷售問題,便能放心種植了。”該縣粵桂協作辦工作人員介紹,環江氣候溫暖濕潤,土壤條件獨特,有種植沃柑、青皮柚、脆蜜金桔等特色水果的傳統,曾一度豐産不豐收。
為了提檔升級,該縣粵桂協作辦積極協調“圳品”認證專家到産業園調研考察,園區管理、生産過程對標整改。
如今,小小沃柑鼓起了當地村民的“錢袋子”。
“我們産業園的沃柑果徑多數在55毫米以上,盛産期産量可達600萬斤,産值2000萬元左右。”環江喀斯特果業公司副總經理陳國鋒説,公司主導的兩個基地面積4900畝,帶動全縣5個水果專業合作社和69個脫貧村投入沃柑産業,光是選果每天就用工200多人。
“還是原來的地方,做熟悉的活,有工資拿還有分紅。”基地務工人員笑道。
“2017年底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種植沃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增收效果明顯。”塘萬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産業園建成以來,培養了一批技術果農,每天還提供150個臨時崗位,帶動了農民種植特色水果的積極性。
據了解,該産業園沃柑種植面積2500畝,種植青皮柚1200畝、脆蜜金桔1200畝,以“農業龍頭企業+産業基地+脫貧村集體經濟組織+脫貧戶”的模式建設,由企業全權經營管理、農投公司監管、村集體參與分紅。50個村集體經濟入股該産業園,其中村集體經濟産業園吸納18個脫貧村作為項目股東,盛産期按49%利潤分紅。
近年來,環江充分發揮粵桂協作項目作用,提高産業綜合素質,實施産業化經營,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生産工藝,突出打造生態、綠色品牌,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記者 曹麗媛)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