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澤格拉演繹祭祀古遺風

時間:2023-03-14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卿要林 莫夢姜

“咚打,咚打,咚打打打……”日前,在南丹縣裏湖瑤族鄉懷裏村懷裏屯國家級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非遺傳承人黎芳才家裏,黎芳才手舞兩根打鼓棍,圍著一張桌子,在記者面前跳起了“勤澤格拉”。只見他時而貓伏,時而騰躍,時而轉身,活像一隻猴子在打鼓。“像猴子就對了,我們這種舞蹈也叫猴鼓舞。”黎芳才説。

非遺傳承人黎芳才(中)教當地群眾跳猴鼓舞及引申出來的猴棍舞。

“砍牛祭祀古遺風,鳥銃青衣白褲雄。銅鼓陀螺傳世寶,丹泉猴舞宇寰崇。”遊客龍之潭曾作詩一首,概括自己對河池南丹非遺文化的印象。猴舞指的就是南丹“勤澤格拉”,是當地白褲瑤語的譯音,意為“打老猴”,因以銅鼓伴奏又通稱“銅鼓舞”,所表現的內容和舞蹈特徵多模倣老猴子覓食、騰躍,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色,觀賞性極強。2014年,南丹“勤澤格拉”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南丹裏湖瑤族鄉王尚小學的學生們在操場練習“勤澤格拉”。

歷史悠久的“勤澤格拉”過去多是白褲瑤在辦喪事時所跳的祭祀性舞蹈,如今,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勤澤格拉”已經從祭祀功能拓展開來,成為當地吸引遊客的民俗表演節目。

今年2月6日,南丹縣舉行白褲瑤年街活動。當天參加活動的人數超5萬人,迎賓活動及開幕式的重頭戲就是“勤澤格拉”。隨著渾厚的銅鼓聲響起,上百人參與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銅鼓舞“勤澤格拉”成了眾多攝影師鏡頭焦點。

“勤澤格拉”過去多在祭祀活動中出現。

“最多的時候,一年要表演400多場,還有很多大學的舞蹈係學生來拜師學習。”黎芳才説。他8歲跟父親學打鼓、跳“勤澤格拉”,後來跟老師黎紀年深造,逐漸成為當地跳“勤澤格拉”的名人。近年來,他應邀到國內外表演數十場,把從祭祀走來的南丹“勤澤格拉”帶上國際舞臺。

“勤澤格拉”及各種非遺民俗表演活動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當前,我們正全力發展全域旅遊,通過旅遊景區與非遺文化的融合,帶動旅遊繁榮,推動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南丹縣非遺傳承中心工作人員韋浩介紹。近年來,南丹縣重點依託非遺項目、傳承人及保護平臺,凸顯旅遊開發的文化氣息與本土特色,通過與旅遊融合發展,開展活態保護,形成了民間自發組織、政府企業大力支援的新型模式,重新煥發非遺文化的活力生機,有力促進鄉村振興。

今年,依託獨特非遺文化以及與貴州荔波等地的旅遊合作,南丹當地政府提出了力爭2023年遊客人數超60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60億元的目標。(記者 卿要林 通訊員 莫夢姜)

(責任編輯:曹洋)
文化旅遊 Cultural Tourism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