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破2萬元,連續12年保持廣西第一
玉林農民“錢袋子”緣何廣西“第一鼓”?
近日,玉林市陸川縣良味食品公司接到了南寧商超0.8萬公斤的訂單,公司總經理黃超喜上眉梢,正忙著安排生産。
黃超家住陸川縣良田鎮文官村,經他家三代人傳承的扣肉臘味製作手藝“堪稱一絕”,在當地頗具名氣。但家庭加工坊一年的産量不高,利潤低,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日常生活。
2021年,已80多歲的爺爺問黃超想不想學習繼承製作扣肉臘味的手藝。黃超態度堅決地回答:“如果是做加工坊我不做,要做就做大,成立公司,把我們家的臘味手藝推出去……”
説幹就幹,為回村創辦公司,黃超毅然拿出房子、車子作抵押貸款100萬元,又向親戚朋友借了錢,共投入400多萬元,建設800多平方米廠房,引進4條現代化生産線。
剛開始,全家人都忐忑不安。但令他們驚喜的是,從註冊公司、取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到建設廠房等,都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很大的支援和指導。有關部門還經常通知其公司去參加各種陸川豬品牌展銷會,訂單也隨之增多,産品暢銷南寧、廣東、北京、上海等地。2021年公司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2022年銷售額達到400多萬元。
“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沒有陸川豬産業品牌的帶動,僅靠我們手藝人,是做不大的。”黃超介紹,現在公司每天能生産各種臘味3噸左右,請了約20位鄉親幫忙做工,每人每天工資200元左右,訂單排到了“三月三”,如今他們正籌劃到陸川縣城擴大生産線和開設公司直營專賣店。
近年來,玉林市全力打造糧食生産及加工、米粉、沙田柚、百香果、荔枝、桂圓、中藥材、蔬菜食用菌、沉香、優質家畜家禽等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推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陸川豬”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真正成為全國“三大名豬”之一。“興業茶”上榜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産品,“玉林八角”“博白楊桃”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正是在産業品牌的影響和帶動下,像黃超這樣的創業農民越來越多。
為更好支援農民工就業創業,玉林市加快建設3個農民工創業園,為5.1萬名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走進廣西華銳電器有限公司,佔地70多畝的廠區視野開闊,9棟廠房和宿舍樓排列整齊,在生産一線車間,工人正在流水線上組裝咖啡機。而創辦這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人,是北流市白馬鎮返鄉農民工李江。
李江從學校畢業後就到廣東打工,經過幾年打拼,創辦了東莞市美羽閣電器有限公司。前幾年,北流市民樂鎮到廣東招商,鎮領導多次和李江講家鄉發展規劃和返鄉創業政策,李江毅然決定將公司遷回北流市農民工創業園。2019年5月,李江正式成立廣西華銳電器有限公司,集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于一體,主要生産攪拌器、磨豆機、碎肉器、開罐器等廚房電器,産品銷往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地區。
廣西華銳電器有限公司發展起初,有一批産品已跟客戶商定交貨日期,卻沒有進出口經營許可權,李江急得團團轉。民樂鎮政府了解情況後,迅速派出專人與李江對接處理,帶著李江一起趕赴南寧找有關部門協調,一週後就順利拿到了進出口經營許可權。
“服務好,跟蹤落實到位。回來之後,我是把‘有困難,找政府’這句話實踐了無數遍。”李江説,得益於多方支援,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資超2億元、建成生産線10條,2022年完成産值1.3億元,創稅1200萬元。
公司發展穩定了,李江就想著為家鄉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公司以創業帶動就業521人,其中農民工477人,2022年被授予“就業幫扶車間”牌匾。“我想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不必背井離鄉,讓孩子們從小就能生活在父母身邊。”李江説。
“把助農增收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來,玉林市多措並舉發展富民産業,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全面提升農民財産性、工資性、經營性、轉移性“四項收入”。截至目前,玉林市有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兩萬餘家,累計建成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級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2個,自治區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2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39個。
2022年,玉林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達2.087萬元,同比增長6.3%,分別比全國及全區高739元、3439元,連續12年保持廣西第一。(韋青林)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