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王府
奈曼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之乘龍快婿、奈曼第十一任扎薩克德木楚克扎布于1863年派梅林由北京帶回匠人修建的,距今一百五十餘年。原有房屋140余間,為一方形院落,佔地面積二萬二千多平米,現王府倖存的主體建築佔地面積9900平方米,由串堂門、正殿、正配殿、西配殿和佛堂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全部使用青磚、青瓦,前有檐柱,內有金柱,滴水瓦當,丹青彩繪,雕梁畫棟,室內陣設華麗,各式傢具多用楠木製成,做工玲瓏纖巧,圖案浮凸生動,完美地展示出了清代北方草原獨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蒙古民族的聰明才智。現王府內館藏文物達四千八百多件,1986年被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正式對遊人開放。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曾兩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館,稱譽它為“科爾沁草原的一顆明珠”,並題寫了館名。
奈曼旗怪柳
奈曼旗怪柳,是因1949年和1962年教來河兩次洪水而形成的。是奈曼旗境內獨有的攝影資源。怪柳作為一種植物現象,它的成因有多種説法,樹種自身特徵,乾旱氣候影響,風沙侵蝕的作用和人為掠取等等,因其形態怪異,故有"沙漠怪柳"之稱,為科爾沁沙地一特有景觀。怪柳的綠色,象徵著生命,象徵著繁榮。如果您乘坐列車踏上奈曼大地,首先映入您眼簾的,不是常青的松柏,也不是偉岸的白楊,而是一棵棵形狀奇特的柳樹。這,就是被當地人稱作"柳樹怪"的沙漠怪柳。
科爾沁博物館
內蒙古科爾沁博物館的前身為哲盟博物館,創立於1975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區級綜合博物館。館址佔地面積20000余平方米,館舍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主體展廳為倣古建築,紅柱黃瓦,金碧輝煌。二十多年來,科爾沁博物館先後發掘了在國內頗有影響的庫倫1—7號遼墓、霍林河金界壕邊堡、遼陳國公主墓等、吐爾基山遼墓等,其中遼陳國公主墓被評為198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吐爾基山遼墓被評為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通過對全市文物古跡進行的兩次大普查,現已查明通遼市境內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城址約1200余處;通過普查時徵集和平時搶救性清理髮掘,使館藏文物達到了5740件(組),其中國家一級文物82余件,二級文物199余件,三級文物338件。按時代和藏品屬性分類,古代文物為4747件(套),近現代文物287件(組),自然標本28件(組)。當您走進博物館參觀或登陸博物館網站,可看到紅山勾雲玉佩、西周青銅器、秦漢銀印、鮮卑金牌飾、唐代鏨花銀盤、遼代三彩摩羯壺、遼代白瓷佛、遼代紫定碗、金代春水秋山玉、元代青花玉壺春瓶、明代琺瑯盤、清代固倫雍穆長公主銀質骨灰盒等珍貴文物。
孝莊園
孝莊皇后出生地—孝莊園是自清代中期至今二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古建築復建工程,為中國最大的親王府邸。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初為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孝莊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後於順治年間因宰桑之子滿珠習禮晉封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襲罔替十二代,且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內。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爾沁,寫下了著名的《至科爾沁部與眾蒙古宴》詩;乾隆皇帝曾兩次駐蹕王府,並在府內舉辦過三十三歲生日隆重慶典。民族英雄嘎達梅林曾擔任王府的最後一任軍務梅林。在這裡,可以解讀清朝國母孝莊皇后的精彩人生,品味達爾罕親王的神威浮動。
哈民遺址
哈民史前聚落遺址位於我市科左中旗境內,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是距今約5600年至5200年前、迄今為止在內蒙古乃至東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期大型史前聚落遺址。目前,遺址發掘清理面積已達5500多平方米,出土精美玉器、麻點紋陶器、骨角蚌器等千余件珍貴遺物,遺址規模之大、保存之好、現象之複雜奇特、出土遺物之豐富在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史前考古中都極其罕見。2011年哈民遺址被列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文物局審核並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哈民遺址的考古發掘,填補了我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烏力格爾博物館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北部的扎魯特旗,被稱作“中國烏力格爾之鄉”。2007年8月10日,扎魯特旗烏力格爾博物館正式開放,填補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烏力格爾曲藝藝術的一項空白。
烏力格爾是一種蒙古族的曲藝説書形式,約形成于明末清初,廣泛流傳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及相鄰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據稱扎魯特旗就是蒙古族曲藝文化烏力格爾和好來寶的發祥地。
扎魯特尚古博物館
扎魯特尚古博物館是我旗第一家民辦博物館。尚古博物館位於風景秀麗的魯北鎮炮臺山公園北約200米處,罕山街與國道304線交叉路口西側。
扎魯特尚古博物館展區面積約820平方米。館藏文物種類有:古生物化石、新石器時代文物、青銅時代及其後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圖片資料等文物約2000余件,均來自扎魯特旗境內和周邊地區。館藏文物具有一定的研究、學習、觀賞價值,對展示扎魯特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族文化風采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