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各民族的民間舞蹈被公認為超乎語言和文字的直接感情表達方式,除了已經在現代文明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安代舞、筷子舞等舞蹈以外,草原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熟悉的舞蹈,猶如散落在草原的鑽石,熠熠光輝。
盅子舞
哲仁嘿 哲仁嘿是流傳在巴爾虎蒙古族人民中間的傳統舞蹈,是巴爾虎人視黃羊為吉祥之物並由喜愛和模倣黃羊而産生的舞蹈。
哲仁嘿是一種群眾自娛自樂的集體舞,多在盛大集會和婚禮等喜慶節日中表演。參加者多則百人以上,少則幾十人,有著鮮明的遊戲性質。哲仁嘿舞的隊形呈半圓形,具有快速奔跑能力和能歌善舞的三人為領舞,分別站在隊列的中間和兩邊,由他們帶領唱起調哲仁嘿曲,其他人隨著歌聲起舞。舞蹈動作較為簡單,眾人攜手走便步,依次從兩位舞者高舉的臂下鑽過,意在追趕領舞者,領舞者疾速奔跑,眾人呼喊著歡笑著,直至將領舞者抓住。
額日莫徹
額日莫徹産生於布裏亞特蒙古氏族部落時期,是最具代表性的集體舞蹈之一,流傳在呼倫貝爾市錫尼河草原。
額日莫徹通常在每年農曆五月接羔保育後喜慶豐收或舉行婚禮時跳。後來,在布裏亞特蒙古族的各項社交活動中,以跳額日莫徹的為最多,參加者最踴躍,不分男女老幼都能下場表達自己的歡樂之情。額日莫徹早先的舞蹈動作只有一種,即眾人圍著圓圈做“吸腿小跳步”,以後在此基礎上,增添了兩人雙手在腹前交叉及兩人右手高舉、左手經交叉搭在對方又跨前和鑽洞的動作及隊形,使舞蹈更加活潑和完善,深受牧民的喜愛。
博舞
“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而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即跳神)。“博舞”,是指博時所跳的舞蹈。
博舞,主要流傳在科爾沁草原。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祭祀求福和驅沒治病。祭祀求福一般在室外大場地進行,驅魔治病則于夜間在患者家中進行。以歌舞為神,治病驅魔,其程式都要經過準備、請神、神附體和送神4個階段。歌舞貫串于行博德全過程,其中最精彩、最豐富的是在“神附體”階段,有的博所跳的各種精靈舞形式多樣,形象逼真。博舞離不開鼓。鼓技表演,動作輕巧自如,鼓點豐富多變。
科爾沁草原上的博舞沒有完全脫離博而獨立存在,但其歌舞、鼓技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技巧,已被蒙古族新的舞蹈藝術廣泛應用和發展。
公駝與駝羔
在巴爾虎牧區流傳著一種遊藝性的舞蹈稱“公駝與駝羔”,是牧民群眾自發組織、自娛自樂的活動。每一場舞開始,首先由一男子主跳,主跳人慓悍有力量,舞姿優美。之後他在中間跳,在場的男女老幼紛紛下場,七八個人圍成一個圈,嬉戲玩耍,多在茶余飯後進行,上個世紀50年代較為興盛。
額濟納民間舞蹈
戰旗舞是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歡送出征將士舞。表演形式是:由三勇士騎戰馬,高舉天神、地神和全日享圖案旗,頭戴面具隨樂節和舞旗變化而變化隊形,表現出即將出征將士的雄壯、激昂和英武不屈的民族精神。
陶布秀日舞是陶布秀日歡樂聲中進行的舞蹈。有徒手、帶道具和單人、多人等表演形式。單人頭頂數碗,兩手各拿一雙筷子隨著奏樂、掌聲起舞,也有手拿“陶布秀日”邊彈邊跳者。多人表演,其動作隨奏樂節拍在不求一致的基礎上,每個人可即興發揮出千姿百態的優美動作。而該舞蹈的整個過程,圍繞著雙膝微微顫動、硬肩、聳肩、壓提腕、抖手、繞臂等典型動作,使觀者有美不勝收之感。
查幹毛德遊戲舞是牧人們辛勤勞作一天,在月明風靜的傍晚,與孩童們聚集在樹林間或河邊,以拋木棒尋目標的遊戲舞蹈。表演場面歡快、輕鬆、熱烈,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十二屬相舞是將“蒙古查瑪”和舞蹈動作融為一體,以單人或多日組合穿插表演的舞蹈,多出現在喇嘛宗教活動廟會上。當大鼓、偏鼓、大鑼、長筒、大小號、海螺、單布爾等器樂聲起,頭戴十二屬相面具的舞者按干支、年序、屬相排列出場,隨音節變化而變換舞姿隊形。以其古樸、粗獷、風趣、詼諧、明快、歡樂的風格與傳説喜劇為一體,表現出祈求天降祥瑞、風調雨順、草豐蓄壯、國強民富願望。
達斡爾族舞蹈
“路日給勒”:是達斡爾族傳統的民間舞蹈,“路日給”意為“火旺”或“把火燒旺”。一般在春節或在勞動之餘,聚集在一起,在室內、庭院或野外,縱歌歡舞。主要是婦女參加。解放前,達斡爾族男子一般不跳舞。“路日給勒”多取材于現實生活,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如雄鷹翱翔、布穀鳥盤旋、小雞鬥架等,伴以鳥獸的鳴、叫,發出“格庫”、“達齊”(倣布穀鳥叫)、“哈瑪”、“嘿嘿”(倣熊、野豬吼叫)的聲音。“路日給勒”舞蹈動作還藝術地再現了生産勞動的情景,如擠奶、採野菜、掰煙葉、擔水、縫紉等。舞會開始,先是兩人對舞,開始時以唱為主,伴曲柔和悠揚,舞姿緩慢平和,舞者邊唱邊舞,圍觀者伴唱助興。繼而,歌曲漸轉歡快,以舞為主,眾人紛紛上場,場面逐漸熱烈,舞姿、動作由慢到快,由柔到剛,雄健剛勁,熱烈奔放,達到高潮時,場上場下呼應,如醉如狂,盡情盡歡。達斡爾族的“路日給勒”上身舞姿多達20多種,以鷹飛、拳擊和單蓋手為典型動作。下姿以滑步和滑踏步為主要特點。有些專家將其概括為“左右頂胯輕擺動,腳步拖地滑著行。雙手壓腕胸前舞,一呼一應聲不停”。
該民間舞蹈一直流傳至今,大多數自發組織在家庭跳,節日閒暇時集體組織跳。開始只是婦女跳,發展到後來男女老少一起跳。動作簡單自然,不重復,隨著音樂節拍,不曾跳的人也可下場,一學便會。1987年以來,莫旗文化館在此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創編出民間集體舞6套,有固定的音樂曲調、節奏和動作。通過廣泛的普及與輔導活動,該旗城鄉職工、幹部、普通群眾都經常跳。
鄂溫克、鄂倫春族舞蹈
鄂溫克族人民喜愛歌舞,不論居住在山上還是山下的人們,在勞動之餘或節日之時,用歌舞形式抒發情感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生活在農牧區的鄂溫克族中,有著專供婦女們自娛的遊戲性舞蹈《奴該裏》。舞蹈時一人為領舞,以一腳腳跟著地,緊接腳掌拍打地面的同時,另一腳踏地跟隨的步伐貫穿于全舞,並不斷即興地變換各種模擬生活的姿態。如一手在額前搭涼棚,另一手反叉腰的瞭望姿態;全蹲雙腳蹦跳,兩手交替做一手叉腰一手揪自己耳垂,模擬戴耳環等舞姿和動作,然後由其他人邊歌唱邊模倣。為了加強舞蹈的歡快氣氛和節奏感,領舞者還不時地帶領大家呼喊“阿罕拜”、“得輝達”“罕達、罕達”等口號,使舞蹈更加剛健有力和富有情趣。動作速度的遞增和模擬姿態難度的加大,定會有人逐漸跟不上領舞者的動作而敗陣下來,受到事先規定好的懲罰。 篝火舞是居住在山上鄂溫克人的自娛性舞蹈,參加舞蹈的人數不限,男女間隔地圍篝火組成圓圈載歌載舞。篝火舞據説在過去步伐十分豐富,但現在只留下了舞速從慢到快的3種舞步。舞蹈的人們在歌聲中沿順時針方向緩步行走並作出向後扭身姿態,隨後女子用雙臂撐在男子下垂的手掌上,男子以兩腳輪流踏跳前進的步伐攜帶女子圍圓圈運轉。在這歡樂的舞動之後,舞蹈進入高潮。人們緊緊靠攏密集的圓圈隊形,兩腳輪換向前踢出。每當踢右腳時,人們拉緊的手臂向後擺,頭部向前聚攏;而踢左腳時,身體後仰、手臂前擺。這種動作隨著伴唱歌曲的逐漸加快而越發睏難,直至不能再繼續進行為止。
鄂倫春民族是個性格爽朗、豁達,喜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歌多為自編自唱的即興歌曲,而舞蹈內容和動態也因生活地域及方式的特殊,形成了以模擬動物姿態和生活動作為主的特點。老幼皆知並都能參與的鄂倫春族熊鬥舞,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遊戲舞蹈之一。熊鬥舞一般由3人一組進行,動作十分簡單,參與者雙手拄在略彎曲的雙膝上,口中不斷發出 “哼姆!哼姆!”模倣熊的吼叫聲。舞蹈開始先由兩人扮作熊態,邊搖晃著頭和肩部邊向對方發起進攻。然後,另一隻“熊”也以同樣姿態進入舞蹈,企圖阻止和勸解開兩隻正在以嘴相咬、交戰正酣的“熊”。但由一隻以同樣動態的“熊”來阻止和隔離開另兩隻“熊”的搏鬥,也並非易事。
鄂倫春族的另一個樹雞舞,也是充滿無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兒童參與的競賽類遊戲舞蹈。此外,鄂倫春族在慶祝狩獵豐收時,一定要跳模擬狩獵過程的依哈嫩舞。這個舞蹈可由雙人或多人進行,動作的前半段由參與者,模擬狩獵過程中的牽馬、揚鞭策馬賓士、瞭望、下馬、射擊、揀拾獵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動作。然後,所有在場的人們伴著優美的歌聲,圍成圓圈做沿逆時針方向的側步行進舞蹈,以此來表達人們的和諧生活與歡暢心情。
倒喇舞
倒喇舞是元代蒙古族所創造的一種綜合性歌舞表演形式。其特點是將歌曲、舞蹈、器樂、插科打諢乃至雜技熔于一爐,為觀眾進行多方面的藝術表演。所謂“倒喇”,蒙古語為歌唱之意。
倒喇舞是在蒙古民歌的基礎上産生的,是以歌唱為主的歌舞形式。但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長處,變成一種內容豐富、靈活多樣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從有關資料記載來看,倒喇舞對演員的要求是很高的,真正熟練地掌握它的表演技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倒喇舞是否發展成為戲劇形式,或者是民間歌舞小戲呢?從總體上説,倒喇舞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戲劇。它並不具備構成戲劇藝術的核心因素;戲劇情節和不同性格的人物。但是,倒喇舞中確實有一定的戲劇因素。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由歌舞向戲劇藝術發展的過渡形態。
元代蒙古族倒喇舞的內容是很豐富的。除了輕盈曼妙的倒喇之舞、生動風趣的插科打諢、歌唱舞蹈間歇時的器樂獨奏之外,它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講述完整故事的長篇“倒喇胡歌”。倒喇舞也是室內表演的高雅歌舞形式之一。
育呼爾舞
育呼爾舞是流行于生活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鄂溫克旗錫泥河流域的布裏亞特蒙古族中的一種民間集體歌舞形式。育呼爾舞在傳統節日或喜慶的場合以群舞的形式錶演。舞時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橫排或圓形,載歌載舞。主要動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體動作自然和諧,時而左右搖擺,時而前俯。並隨著歌聲和“育呼爾”的呼號聲逐步推向高潮。該舞爽朗、流暢,有著自由、舒展的特色。
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在200多年前由遼寧彰武、朝陽等地傳入內蒙古哲裏木盟地區(今通遼市)。太平鼓係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涂繪山、水、花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係有小鐵環。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錶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
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等。顧名思義,這些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嫺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迴旋,帶有雜技色彩。
達力根巴雅爾
在鄂爾多斯草原,自古流傳著一種招福致祥的民間祭祀儀式——達力根巴雅爾。多於豐年或戰爭凱旋時舉行,以示對神感恩,祈求康樂太平。祭祀完畢,所有參加者便開始在草原上盡興歡歌起舞,往往跳至夜深。主要動作有甩臂擊鼓、跪蹲請安、擰身跺足、橫擺漫步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真摯地表現了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人民歡樂的情感和豪邁的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