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心交給草原人民
他是牧民口中的“包青天”,又是他們的好安達(蒙語,意為摯友);他默默奉獻,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又廉潔自律,把心交給了草原人民。他就是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潘志榮。
“蒙漢活字典”
潘志榮今年53歲,是達茂旗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派駐滿都拉鎮口岸檢察室兼石寶鎮檢察室主任、一級檢察官。在達茂旗檢察院,他被稱為“蒙漢活字典”。
達茂旗檢察院是包頭市蒙語訴訟基地。由於內蒙古各地的蒙語有許多不同之處,在和當事人交流時,一些年輕法官常感覺溝通有障礙;而在寫法律文書時,也常會遇到不知某個法律概念如何翻譯成蒙文的情況。每當這時,他們就會向潘志榮請教。
曾在滿都拉鎮口岸檢察室當過內勤的蘇德莫日根,對於牧民和牧區所知甚少,跟潘志榮到牧區工作時,蘇德莫日根不知道該幹什麼,牧民説的又是夾雜著方言的蒙語,他聽不懂,因而時常出錯。“潘老師總是耐心給我解釋錯在哪兒,下次要注意什麼。最讓我佩服的是,無論把專業術語翻譯成蒙文,還是把蒙語中的民俗詞語翻譯成漢語,在字典裏都找不到的,去問潘老師,他總能給出準確答案。”蘇德莫日根説。
潘志榮到達茂旗檢察院工作後,發現原來會的蒙語無法準確表達法律術語,解釋法律內涵和邏輯關係。於是,他開始自學法律方面的蒙語書籍。一本出版于1985年的《蒙漢字典》被他翻得卷了邊,沒了書皮。字典翻爛了,他也成了“活字典”。
貼心的“一叫通”
村裏新建房屋的品質過不過關;嘎查裏的那口井今天打出水了沒,不行的話還得再聯繫下水利部門;牧民朝克圖家還有幾天能搬進新房……這些事情,潘志榮無時無刻不記在心裏,並一件一件地去落實。
草原上的岔路多,牧民住得又分散,稍微走錯個岔路,可能就偏差十幾甚至幾十公里。潘志榮方向感並不好,“很多人不論到哪兒,走一遍就能記住路,我腦子裏沒有那麼好的‘羅盤’,很多時候走過三兩遍的路也記不住,只能找個大概方向”。可就是這個不認路的潘志榮,30年來走遍了達茂旗1.8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個蘇木、鄉、鎮,77個嘎查和行政村,巡訪牧場牧點廠礦企業980多個,走訪3400多戶農牧民,並在長達8.4萬餘字的《民情日記》裏,一條一條地記下農牧民的意願。
潘志榮的檢民聯繫卡正反面分別印有漢語和蒙語兩個版本。這張跟名片差不多大小的卡片,雖然製作簡單,卻與農牧民建立起緊密的聯繫。“我保證24小時開機,他們只要有事,隨時可以聯繫到我。”潘志榮説,他手機裏存有300多個農牧民電話,每年接到農牧民的各類訴求電話將近200次,被稱為貼心的“一叫通”。
一天,潘志榮正要出門時,電話響了。這個電話是嘎查牧民巴特爾打來的,説是懷疑新村住房工程品質有問題。潘志榮馬上聯繫監理公司技術人員,並迅速趕到施工現場。發現施工過程中確實存在問題後,他讓監理立即解決問題,保障工程品質。
這些年來,潘志榮共承辦613起案件,其中,辦理審查批准逮捕案件412件,公訴案件149件,參與辦理反貪案件11件,參與辦理反瀆案件7件,立案監督案件27件,審判監督案件7件。
“有大家沒小家”
三次到距百靈廟鎮90公里的犯罪嫌疑人家裏釋情説理,為每月僅有500元收入、已經70多歲的老阿媽追回7000多元的養命錢……潘志榮化解矛盾糾紛近百起,解決了大量涉及農牧民切身利益的問題。每次到基層巡訪、辦案,他都自帶飯菜,即使在農牧民家裏吃頓家常便飯也要付費。
孝敬老人、關愛兄妹,潘志榮也盡心盡力地照顧好自己的“小家”。然而,在妻子楊淑梅眼中,潘志榮又是“有大家沒小家”的工作狂。
2007年,楊淑梅到包頭市區參加培訓期間,因突發心臟病被送往醫院搶救。她的同事撥通潘志榮的電話,可潘志榮説正在調查一個案子,去不了醫院。
住院治療兩周後,楊淑梅帶著滿腹怨言回到了家。就在開門的一瞬間,她看見丈夫正雙手抱膝蜷縮在椅子上。她意識到,丈夫的風濕病又犯了。頃刻間,淚水、怨氣都化作不忍和心疼。
包容這個詞伴隨著楊淑梅和潘志榮近30年的婚姻生活。30年前,當潘志榮告訴楊淑梅,單位分配的房子讓給了別人,要在檢察院簡陋的門房裏湊合結婚時,她默默地包容了;15年後,當他們貸款買了房子,潘志榮把償還貸款的擔子交給她時,她默默地包容了;當潘志榮一次次掏錢資助農牧民時,她也默默地包容了。
“嫁給‘工作狂’,不包容又能怎麼辦?畢竟他在大事上做得不走樣。”楊淑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