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只見草原多綠色—內蒙古環保世紀行活動紀實

2015-11-17 10:00:31 | 來源: 中國礦業報 | 作者: 王亞楠 伍松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敖漢旗副旗長趙國華直言,在南方看到成片綠色很正常,但在內蒙古,一草一木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與傳統的水泥磚、粘土磚不同,仁創公司運用科技手段將沙漠裏沙子製作成透氣透水的滲水磚。

一路向東,迎著初升的太陽,汽車在省際大通道上飛馳,雖是仲秋,車窗外仍是滿眼的翠綠,偶爾大片的向日葵、馬鈴薯鑲嵌在綠海之間,似一幅幅流動的油畫,快速閃現又漸漸消失在身後。見多了世面的記者禁不住拿出手機,不停抓拍著沿途的風景。

錫林郭勒 草原深處綠意濃

四個小時的行程,車在白旗稍作停留。正在白旗檢查工作的盟外宣辦劉晉主任聽説環保世紀行採訪團在白旗駐足,風塵僕僕地從幾十公里外的農村趕來。“人努力,天幫忙。”他用簡短的六個字概括了錫林浩特近年來的生態環境建設。錫盟80%的國土面積均被劃為生態紅線,世界級的銅礦也不得不停産,企業給環保讓路成為內蒙古發展的鐵律。

行進了600多公里,採訪團坐在了正蘭旗政府大樓的會議室。從人大主任、副旗長到環保局、草監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都急於向記者介紹蘭旗的生態變化。身處渾善達克沙漠腹地的正蘭旗,過去曾是風起沙飛的不毛之地,植被覆蓋率不足20%,而今經過正蘭旗人民的努力,植被覆蓋率提高到65%以上。環保局局長那仁朝克圖自豪地吿訴大家,2014年,正蘭旗一級優良天氣也從過去年均80天猛增至200多天。

渾善達克生態公園過去曾是一座廢棄的沙坑,周圍的村民把這裡當作天然垃圾場,各種生活垃圾、建築垃圾隨意傾倒,夏天臭氣四溢,冬天颳風垃圾袋灰塵到處飄散。正蘭旗林業局副局長胡文介紹,該旗從2008年開始對廢沙坑及其周邊進行規劃,經過7年的建設改造,一座佔地3500畝的生態公園呈現在世人面前。在河北做天然氣的李先生説,自己每次回蘭旗都會帶外地的朋友來生態公園參觀。

在縣城東約10公里的飛播、人工林綜合治理生態區,白音烏拉嘎查的瑪尼成了記者追逐採訪的對象。生態移民後生活來源怎麼樣?黃柳為什麼要平茬?牧民去年年收入有多少?瑪尼用生硬的漢語笑著一遍又一遍介紹。《內蒙古日報》蒙語記者珠那靜靜地等其他記者問完了,才用蒙語採訪他所需的素材,惹得那些不懂蒙語的記者一臉羨慕。

2000年5月1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多倫縣沙區,做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緩,綠色屏障勢在必行”的重要指示。同被灤河水滋潤的多倫縣,面對沙患動員一切力量,硬是將“豬上樹、狗上墻、孩子坐在房樑上”的沙丘披滿了綠裝。

正是這種戰天鬥地的精神,全縣200多萬畝的林木才能從“紙上”落實到地上。5年人工造林106萬畝,林木覆蓋面積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一半。山變綠、草滿坡,肆虐的黃沙被降服在多倫人民腳下;林下種草、藥材、養殖,百姓正感受沙漠裏“綠色銀行”帶來的生態紅利!

在多倫諾爾鎮勝利村的陽光大棚裏,雖然還沒到采收的季節,但楊立新的沙地葡萄已經售罄,每斤最高時能賣到30元,葡萄採摘每年帶來3萬元的收入。面對記者,楊立新一臉的滿足。

赤峰 萬里沙海披綠裝

沙漠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15年,3000萬畝,沉甸甸的數字背後,赤峰人靠肩扛手提,連續三年在浩瀚的沙海創造出年均植樹300萬畝的神話。

站在那林高勒的治沙項目區,眼前的景象只能用“震撼”兩個字形容。連片的網格化沙障鋪滿起伏的沙丘,每一個網格中間樟子松、黃柳倔強的吐出綠色。

要治沙,先鋪路。路是伸向沙漠的血脈,樹苗、工具只有通過道路才能運送進去。翁牛特旗林業局總工程師付廣軍指著腳下的沙石公路動情的回憶那段艱難的歲月:“一夜的大風過去,剛剛推平的‘道路’就不見了蹤跡,淹沒在茫茫黃沙裏。”鋪設一段沙障,推平一段道路……就這樣,一條20公里的簡易公路伸向了沙海腹地,13家造林公司僅用一年的時間,就給24.5萬畝沙漠披上了綠裝。

“以前去阿什罕蘇木摩托車都會陷進沙子裏,現在路通了,沙子不跑了,檸條沙柳滿山滿坡,野兔野雞到處跑。”烏蘭敖都嘎查六家村村民那孫向記者講述家鄉的變化。

翻開敖漢旗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初,一條通遼連接北京的鐵路從敖漢旗穿境而過,敖漢人民還沉浸在通車便捷的喜悅中,然而,三天的大風將鐵路掩埋,兩米厚的沙子把進京的“鐵龍”逼停了72小時。治沙也是治窮。1982年春季後,旗政府發動1萬餘人,沿京通鐵路造林3萬多畝,建成了名副其實的綠色通道;1989年,建設了亞洲最大、聞名中外的黃羊洼草牧場防護林工程,使100萬畝農田、150萬畝草牧場置於林網保護下。

再次踏進敖漢的土地,昔日的黃沙已經難覓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春天花滿坡,夏秋果飄香。“全國治沙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等眾多榮譽給予敖漢旗人民生態建設的充分肯定。

敖漢旗副旗長趙國華直言,在南方看到成片綠色很正常,但在內蒙古,一草一木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

靜靜流淌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滋潤著赤峰富饒的大地。達裏湖、翁牛特沙湖等十余座湖泊、水庫鑲嵌在赤峰廣袤的山水之間,青山秀水、山水相依,赤峰成了候鳥遷徙的驛站,春秋時節,數以十萬的天鵝雲集各湖泊水域,每年棲息時間達120天。人鳥共處、自然和諧,赤峰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天鵝之鄉”稱號。

《中國環境報》記者楊愛群感嘆:“材料上的數字雖能反映內蒙古生態的發展變化,但這種影響更真切的體現在工人的臉上、農民的笑容上、沙漠深處每一個角落的變化上。”

行進在玉龍大地,所到之處皆是蒼松翠柏、綠樹成蔭,一座現代化的生態之城正向世人展示著她的獨特魅力。

通遼北緯42度的江南水鄉

奈曼旗身處科爾沁沙漠腹地,沙漠與生態,這兩個原本矛盾主題卻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和諧體現。白音他拉蘇木的新中農沙漠水稻研發基地裏稻浪陣陣,5000畝沙漠水稻煥發出勃勃生機,新中農董事長滕飛將沙漠種植引向一個全新的領域。走進新中農的水稻基地,從公司董事長到辦公室工作人員都被記者們團團圍住,就連新中農的司機也不放過。“沙漠裏怎麼種水稻?”“水從哪來?”“産量怎麼樣,銷路怎麼樣?”“會不會浪費水資源?”……

滕飛不厭其煩地從降水量、蒸發量、沙漠襯膜技術給記者“普及”水稻知識:晝夜溫差決定水稻的品質,未被工業污染的沙漠是有機稻米的核心所在。水稻的生長環境與濕地一樣,沙漠裏每一片水稻都是一片濕地,如今的沙漠水稻也能發揮出濕地的功能與作用。

茫汗蘇木是庫倫旗沙漠水稻種植歷史最悠久的鄉,蘇木達(鄉長)寶文蘭介紹,為改善庫倫的生態環境,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庫倫人就開始嘗試種植沙漠水稻,歷經近20年的實踐,沙漠水稻已成為當地特色農業。如今,富裕起來的庫倫人正計劃與“天貓商城”合作,不久的將來,庫倫沙漠大米將借助電商平臺走進千家萬戶。

從奈曼旗到庫倫旗,沿途成片的水稻恰似一片片綠洲裝點著這片富饒的土地。採訪團記者們不由感嘆,這哪是沙漠,分明就是北緯42度線上的“江南水鄉”。

點沙成金 “馴化”沙子的人

相比新中農,仁創科技公司對沙子的利用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就在許多地方面對“沙害”一籌莫展時,仁創科技公司董事長秦昇益放眼沙漠,他眼裏看到的卻是滿地的黃金,從“會呼吸的花盆”到“海綿城市”中的滲水磚;從建築用柔性石材到石油開採的孚盛砂,在仁創公司的車間,沙子成為可被“馴化”的原材料。

採訪時,記者偶遇自治區統戰部長布小林一行在仁創公司視察工作。只見工作人員拿起半杯不起眼的細沙,先往裏面倒水,再將石油倒進去,接著傾斜杯子,浮在水面的石油一接觸沙子就很快滲到底部,最後杯中只剩下清澈的水和沙子。對此,布小林充分肯定仁創的創新成果,並勉勵他們研發更多的新産品。

這種高科技加工製造透油不透水的“孚盛砂”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石油開採領域,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中石化等數千口油井都在使用,平均可提高15%的産油量。“孚盛砂”的推廣應用,也被專家稱為“石油支撐劑領域的一場革命”。

與傳統的水泥磚、粘土磚不同,仁創公司運用科技手段將沙漠裏沙子製作成透氣透水的滲水磚。通過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來透水,滲透的雨水經收集、過濾、凈化處理後可重復利用,對乾旱地區和海綿城市中發揮著示範作用。據介紹,在水立方、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中南海辦公區等高規格建築中,都出現了仁創滲水磚的身影;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之際,仁創的“生態磚”鋪到長安街。

在通遼,能夠“點沙成金“的企業還有很多,比如,東昇玻璃製品廠就利用沙子生産各種玻璃製品。近年來,用沙子生産玻璃、水泥、加工藝術圍欄的企業相繼落戶通遼,沙産業逐漸成為通遼市新的經濟引擎。

通遼市人大主任富瑞恒自豪地告訴記者:“通遼市的沙子現在都是值錢寶貝,走在通遼的土地上到處都是鬱鬱蔥蔥,想看沙漠只能去保護性開發的沙漠旅遊景區啦!”

自西向東,9天的行程近5000公里,日均行進400多公里。採訪的每一天,也是見證內蒙古生態變化的每一天。採訪團每天要跑七八個採訪點,每個採訪點停留的時間有限,聽了介紹仍不“解渴”的記者們紛紛表示有機會一定還來這裡,進行深入報道,各地也向記者們發出了再次牽手草原的熱情邀請。

這麼美的草原,不想來看看麼?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