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鴻通過心靈幫扶“對話”留守兒童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11-15 責任編輯: 張雨荷 |
|
發起鴻基金之前,陳偉鴻即知道這是個不能丈量得失的工作。但是,“它是我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他説,“所以不用去在乎別人衡量我做了多少,我用自己的尺子來量。” 作為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的主持人,他面對的都是商界精英,而鴻基金幫扶的主要人群,是留守在一些叫不上名的村裏的孩子。這個群體,在中國據稱有6100萬,且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這種反差沒讓你覺得,算了,我幫不了這些孩子,反而會讓你覺得存在一種可能,成為連接這兩極的力量。” 鴻基金開始運作時,重慶力帆的董事長尹明善見到陳偉鴻,問他賬上有多少錢。“我們都是小打小鬧,自己拿點錢。”陳偉鴻被問得不好意思,自己放大了一些,“可能有十幾萬吧。” “這怎麼能夠?”尹明善説,“你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明天我就讓秘書給你們打五十萬。”第二天,鴻基金收到了第一筆大額捐贈。此前陳偉鴻一直不好意思開口找人要錢,覺得做慈善,發自內心就好,不要難為別人,“錢到賬那刻就覺得,幸福感爆棚。”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企業家和留守兒童之間牽起的一條線,“我可以借助企業家的力量來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 5年來,愛的背包、微笑1+1助學、愛的夏令營、公益學院—鴻基金以多種方式關懷著留守兒童,並號召更多社會力量關注、幫助這個群體。陳偉鴻充分利用了主持人或者説公眾人物擁有的優勢—注意力效應,卻亦在同時受困於時間之限。 從鴻基金的第一個項目“愛的背包”開始,“幾乎全天候待命”,陳偉鴻無法很好地計劃哪一天工作哪一天休息。“本來計劃好明天去安徽,突然間可能就來了一個錄影,而另一邊下鄉的所有準備工作又全都做好了。” 他惟有付出更多別人看不到的努力,“有時也會為時間不夠用而抓狂。” 所幸家人從未有所抱怨。幾年下來,全家人都成了鴻基金的志願者。 每月7萬封鴻基金家書,陳偉鴻通過心靈幫扶“對話”留守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