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公益慈善家
李寧成立公益組織 堅持15年關注退役運動員轉型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8-24  責任編輯: 李艷娜

    英語好一點,發言權會更大

    作為80年代中國體操界的標誌性人物,李寧在退役後進入國際體操聯合會,任職技術委員會委員。“賽而優則仕”的李寧在國際體聯感受到了甚至比比賽更大的壓力。

    體操聯合會內歐洲國家的委員往往協同作戰,在規則的制定和解釋上作出有利於歐洲選手的決定,裁判亦是如此。雖然此前有國家體委的行政官員出任過國際體聯的副主席和理事,但受制于語言等問題,對中國體操的助益甚小。李寧同時也遇到諸多此類的問題,深刻地意識到:如果英語好一點,發言權會更大,運動員會更好。

    要在國際場合爭取民族和國家利益,自己首先就要更國際化,而語言是國內體育界人士進入國際性體育組織爭奪話語權最大的障礙,背後的癥結是運動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卸任國際體聯職務的李寧在從商多年後,于2001年捐資10萬美元在香港成立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在大陸主要以“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的主體來開展項目。

    6000多名運動員接受英語培訓

    2004年5月,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為中國國家隊4名運動員(李小鵬、羅雪娟、滕海濱、張怡寧)實施運動員學習計劃。2005年1月,英語項目推廣到國家隊,但實施的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未形成體系的英語課程、對英語項目知之甚少的運動員等問題,成為現任秘書長關心怡所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

    出身於香港、成長于多倫多的關心怡一直是從事教育培訓,在2005年受李寧的邀請來北京開展這一項目。起初,她完全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為很多運動員的第一印象:“這是李寧公司的一個廣告項目”或“你需要運動員做什麼”。為了能夠順利地開展項目,她開始從各隊總教練下手,為他們上英語課,進而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動。

    關心怡記得,有次去找射擊隊總教練王義夫上課,30分鐘的課程,工作繁忙的王義夫打了20分鐘的電話。即便是這樣的效率,但面對全新知識的攝入,上過兩節課後的王義夫果斷接受了英語培訓,並且要求成為射擊隊的必修課。在幾乎給所有大項目的總教練上過一輪課後,才有大批運動員開始參加英語課程培訓。

    根據運動員的需求,基金的英語課程偏向於日常的交流,會安排教練員和運動員參加英國聖三一(Trinity College London)考試,以評核運動員的英語水準。至今,已有約1000名運動員考過一級至九級不等的成績。

    “基金成立的最初目標是為那些頂尖的運動員(約200名國家級運動員)服務的。在08年的時候,我們發現不僅是國家隊,很多其他的運動員很喜歡學習,也有學習的能力。”關心怡表示在北京奧運會之後,基金會為運動員進行免費英語培訓的地區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因英語培訓項目受惠的運動員已累計達6000多名,他們分別來自國內20個省市地區,109支隊伍。

    做培訓多年,關心悅也會問自己:為什麼還在堅持做這個項目?“很多人看到運動員最輝煌的一面,最好的一面。但很多年輕運動員是沒有人支援的。”她説。

    在這裡,老師猶如這些年輕運動員的父母或朋友,平日會和他們進行交流。“正是這樣一份普通的愛,起碼讓他們覺得有人關注他們。”關心怡表示。

    為退役運動員提早做職業規劃

    英語培訓並不是唯一的培訓內容,因為對於運動員來説,一旦退役就必須面對新職業的挑戰。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00多名運動員面臨退役,大多數都沒有奧運冠軍或世界冠軍的光環。做什麼才適合?對運動員來説這是個關乎生存的重大問題。

    2006年有媒體發現我國前舉重冠軍鄒春蘭在大眾浴池為顧客搓澡,每月收入不到500元;曾獲得世界長跑冠軍的艾冬梅,退役後一家三口租住在北京一個10多平米的小屋裏,2007年她聲稱要變賣金牌,以緩解家庭生活困難;曾獲得兩枚大運會金牌的體操運動員張尚武,由於得了跟劉翔差不多的傷病--跟腱斷裂,在2005年無奈退役。幾年後,有網友發現他在北京的地鐵裏賣藝,生活窘迫他還把自己的金牌以150元的價格賣掉。

    “平日裏看到的運動員大都是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但他們背後有很多與其年齡相倣的運動員。他們20多歲,早就是省隊的冠軍,或者拿過很多獎牌。但可惜卻沒有參與世界比賽的機會。”關心怡説。

    因此,基金也專門開展了一系列針對退役運動員的課程。基金致力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學府合作,並提供獎學金名額,幫助更多運動員完成學業。應運動員的學習需求,基金為即將升讀大學的運動員提供綜合培訓課程,增強他們的學習技能,以便及早適應今後的大學生活。

    退役運動員運動體能康復訓練職業培訓計劃主要聘請國內外資深專家授課,培訓退役運動員及教練員成為專業的體能康復培訓師。

    為了促進教練員和運動員全面發展,基金還開辦專題知識講座,包括“愛週末”活動和媒體應對策略課程,幫助備戰奧運的體操隊、羽毛球隊、舉重隊、跳水隊等,正確的面對媒體以及輿論。“愛週末”活動曾舉辦了“與人溝通”、“情感心理”等講座,以及“日本文化”、“印度尼西亞文化”、“中國服裝文化”、“傳統工藝”等文化活動。

    現服務於浙江游泳隊,原全國蹦床錦標賽冠軍韓臣表示:“作為一名退役運動員,我們對運動損傷有著更切身的體會,看著那些現役的運動員,猶如看到曾經運動場上的我。我要去幫助那些運動員從傷病中走出來。”

    曾經接受過韓臣幫助的2008年北京奧運女子蹦床金牌何雯娜及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蹦床冠軍董棟都表示,韓導(韓臣)的幫助延長了他們的職業生涯,才讓他們有機會參加這屆裏約奧運會。

    沒有站到世界最高領獎臺的運動員雖然很多,但那些曾經站上過世界最高領獎臺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後也會陷入迷茫。

    據媒體報道,前奧運冠軍程菲在退役後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起初程菲出差回來後不知道有報銷一説。曾經出門吃飯,她只帶著銀行卡,遇到刷不了卡的地方,只能餓著肚子。要出國,連辦個護照都不知道去找誰。之前在國家隊封閉的環境下,運動員的衣食住行都被包辦了。然而退役後想融入社會,卻又是另一種挑戰。

    程菲説,之前國家隊為短期內快速達到爭金奪銀目的,從地方隊囤積了大量人才,優中選優,而囤積起來的這些人,大部分要麼被老隊員壓制,沒有比賽出頭的機會,要麼因年齡、傷病等問題最終離開,進入國家隊時的那份榮耀變成了苦澀,念及此,程菲感慨,國家隊才是浪費人才的地方。

    面對這種情況,關心怡表示:“來我們這邊上課的運動員會比那些沒有來上課的運動員,更早打算自己退役之後的路,是去上學,還是做體育産業,或者做教練,或者準備去培訓。”因此,基金近年也增加了財商管理培訓,目的是幫助運動員掌握個人理財知識,促進金融知識的普及。

    她回憶道,有段時間孫楊在經歷人生的最低潮,他的父母來北京陪他。這時他找到我説:“您幫我找些課程吧,我想學習。”

    “運動員不會在最輝煌的時候找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他們往往會在最低谷的時候過來。這也是基金的抱負,為運動員提供教育培訓的服務和機會,與他們一起同行。”關心怡説。

    來源:公益時報

     1   2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