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扶貧繪就富民樣本 把絕對貧困攔在"十三五"門外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6-01-04 責任編輯: 李艷娜 |
|
位列中國經濟增長第一方陣,浙江還要扶貧嗎?連續30年浙江省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蟬聯全國省區之首,成為“創富狀元”,浙江還需扶貧嗎? “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貫穿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語氣堅定。 多年來,從著眼全省到聚焦浙西南山區,從消除貧困縣到消除貧困鄉鎮,從扶持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到扶持低收入農戶奔小康,浙江扶貧重心不斷下移,層層深入,精準發力,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扶貧富民之路。 到12月月末,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夏寶龍在早前承諾的“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已兌現。 高標準脫貧 浙江農民喜迎創富高潮 浙江這片經濟熱土,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的美譽,但崎嶇的山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徵,給位於浙中、浙西、浙南貧困山區的農民帶來不便和落後,跟上浙江整體發展步伐顯得十分艱難。 可是現在,山區農民反而成為了創富的生力軍。 位於浙中的金華市武義縣是《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後裔的隱居處,堪稱桃花源中的桃花源。然而上世紀90年代,武義高山深山區的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僅418元,長期積貧給山民帶來了生活貧窮、經濟落後。 如今,武義縣柳城畬族鎮江下村下山搬遷後,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從業農戶平均年增純收入8萬餘元。同時,通過售賣農家土特産,戶均增收1萬餘元。隨著扶貧之路的日漸清晰,到2014年村裏4600元以下低收入農戶已全部脫貧致富。 不僅僅在武義,陣陣脫貧風勁吹浙江大地。夏寶龍表示,確保兌現向浙江全省人民的承諾,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 縱觀浙江扶貧歷程,浙江扶貧工作一直高標準走在全國前列:1997年率先實現貧困縣摘帽;2002年率先實現貧困鄉鎮摘帽,解決了吃飽穿暖這些事;2012年,浙江新確立省級扶貧標準——4600元,比國家標準的2300元高出整整一倍。 4600元,無論是在絕對數額上還是相對比例上,都是全國最高,充分顯示出浙江脫貧的實力和底氣,彰顯出浙江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的地位。 與此同時,高標準為浙江提出高要求,農民脫貧不能囿于解決溫飽問題,創富能力更需被激發。在敢為天下先上,探索新思路上,浙江農民並未落後,在“奔富”路上緊緊抓住了網際網路+等新機遇。 在浙西北的臨安白牛村,淘寶網店“文文山核桃”老闆許興,把自己和國務院副總理汪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合影發在了微信上,頓時引來一堆點讚羨慕。合影就是在許興家漂亮的二層樓小洋房裏。 許興回憶到,汪洋還走上二樓參觀:“他當時評價,你家‘條件蠻好的’。” 現在,通過淘寶平臺,許興一家的年收入從三、五萬猛增到100多萬元,遠遠超過城市“金領”,成功實現家門口的創富:“政府的政策這麼好,父母官都很支援我們,讓我們致富夢想成真。”許興十分興奮。 臨安的特産是山核桃,白牛村抓住當地特色,發展電子商務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浙江,豐富的山水資源,也成為了農民脫貧創富的獨特優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6個縣的集中摘帽。 今年2月,浙江省發佈了“淳安等26個縣正式摘掉‘欠發達縣’帽子,取消GDP總量考核,轉為重點考核生態保護等”的消息。26縣脫貧之路從經濟追趕型轉為功能發展型,依託青山秀水發展的路子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 “要努力開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境界。”夏寶龍如是説。 天臺是26個縣之一。在過去,當地人提起縣裏的金滿坑村第一反應就是路遠和貧窮,讓人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年時間,金滿坑村卻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塗鴉村,遊客蜂擁而至,只為一睹斑斕的鄉村塗鴉。通過打造互動式的鄉村特色旅遊,金滿坑村用文創的力量一舉脫貧,這個曾經貧困落後的小山村因此人氣興旺。 “如果不是好玩,像我們村這麼偏僻,誰願意來呢?”村裏農家樂老闆蔡曉珠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塗鴉引來成批的遊客、驢友後,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看到家鄉的人氣愈發紅火,當地的鄉賢和企業家也紛紛投資建設。300余萬元的社會資本投入美麗鄉村建設中,金滿坑村變得真正“金滿坑”。 26個縣依託青山秀水發展的熱情正如春潮般涌動,成功“摘帽”,好山好水變成了滾滾財源。 農村電商、鄉村旅遊,雖方式不同,平臺各異,卻都深深改變了浙江農民的命運,打開了美麗經濟的新通道,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浙江農民掀起了創富浪潮。 據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發佈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省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373元,又一次位居全國各省區之首,連續30年蟬聯“創富狀元”。 12月月末,記者從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當天,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在全國率先高標準完成這一脫貧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