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社會責任
誰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7-17  責任編輯: 李艷娜

  留守兒童是現代化發展之殤

  留守農村問題重重,城鄉流動壁壘凸顯

  葉敬忠教授自2004年起就開始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他介紹,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生活、學習和心理三個方面。具體來説,“父母缺席”成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常態,留守兒童長期面臨親情關懷缺失和家庭教育缺位;農村學校上移、鄉村教育衰落,留守兒童的教育生態愈發惡劣;空心化的凋敝鄉村難以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社區支援;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心理性格問題和價值觀念偏差;部分留守兒童監護缺失、生活無保,成為亟待救助的“困境留守兒童”。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發展與研究所研究員呂開宇看來,除了家庭教育,學校對於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也至關重要。“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這些都會對其人格發展形成消極影響。”

  李行健覺得,如今在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家庭將很多責任轉嫁到學校,但撤點並校以後,學校規模太大,照顧學生也力不從心。“我所帶班級的班主任老師每天從早上6點半忙到晚上10點半,週六也不能放鬆,反而自己的孩子經常成為沒人陪伴的‘留守兒童’。”

  隨著青年人的外流和村莊活力的漸失,愛幼敬老等傳統互助倫理逐漸衰落,留守兒童難以獲得社區支援,成長風險加劇。這些留守兒童長大後幾乎都將流入城市,有些將成為難以融入城市社會的邊緣人,這將給社會穩定帶來風險。

  留在農村,孩子的成長狀況堪憂,可城鄉二元結構下,進城務工農民將子女帶在身邊也是難題。

  去年夏天,武漢某高校附近生意紅火的複印店突然停業了,複印店老闆霍祥提起他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搖頭嘆氣, “我們不在身邊,爺爺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在學校總是打架,老師的管教也不頂用。雖然我沒有文化,可我知道孩子教育是大事,店舖附近的學校都很難就學,為了孩子只能關店回鄉。”可今年3月,這間複印店又開張了,“在家鄉掙不到錢,出來了又沒人管孩子。”老霍説自己左右為難。

  葉敬忠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中國現代化發展與快速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而非農村家庭的個體問題。正是現代化建設和城市化發展的需要,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才離開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城市打工謀生。而城市並不能為農民工子女到城市求學和生活提供公平的機會和保障,導致外出務工農民子女成為留守兒童。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農村留守家庭的産生的原因,是以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和商品化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擠壓了農村和農民的生存空間,這是以農村家庭幸福為代價來汲取鄉村資源、實現現代化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留守兒童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是現代化發展之殤。”葉敬忠説。

  親情與富裕如何兼得

  就地消化農村勞動力,改革勞動力轉移配套政策

  在葉敬忠看來,這些年來政府、學校、社會各個方面其實都在努力,但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好轉,原因在於以經濟增長為主導目標、以城市繁榮為主要方向的發展模式一直沒有實質性改變。“留守兒童問題的徹底化解,從長遠來看有賴於建立城鄉協同、權利平等、和諧交融且以‘人’的福祉為終極關懷的發展模式。”

  葉敬忠認為,對於留守兒童因父母外出務工而造成的監護缺少,要慎言監護補位或監護轉移。本質上,監護就是對留守兒童的監督和照顧。這不是簡單的權利問題,而是涉及情感投入的父子、母子互動問題,並非可以簡單補位或轉移的。幾年前有的地方推廣的“代理家長”做法,把孩子成長中的監護工作轉移給政府或其他人,只是實現了形式上的補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今年過年時,打拼多年的劉晉軍夫婦靠小店的收入買了輛車。“這兩年家裏通了直達北京的動車,我和妻子都儘量保證輪換著兩個月回一次家。現在自己有了車,有空的時候就爭取開車回家多陪陪孩子。”劉晉軍説。

  讓孩子們不再留守,或許還有其他破解之道。

  來自貴州遵義的何莊磊在深圳打工3年,如今家鄉的有機茶産業如火如荼,他便決定返鄉創業。“有龍頭企業帶動,還成立了合作社,掙錢也不比外頭少。”據了解,何莊磊的女兒剛剛中考結束,“孩子小時候在家不小心打翻暖壺燙傷了腳,我心裏一直有陰影,最近貴州發生的幾起留守兒童悲劇,也堅定了我在家鄉踏踏實實做事的想法。不能只為了錢活著。”

  呂開宇認為,從深層次上,解決留守兒童一方面需要就地消化農村勞動力,減少不合理的區域轉移;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政策聯動,改革勞動力轉移配套政策;此外,還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全社會的兒童權益保護意識。

  如何提高本地勞動力消化水準?呂開宇認為,在全國層面上,需要基於資源、環境和生態等條件優化産業佈局,均衡地區人口分佈,減少不合理的區域間勞動力大遷移。而在地區層面上,各地應基於勞動力稟賦選擇産業和技術,制定支援具體政策,充分發揮豐裕勞動資源的優勢。

  完善哪些勞動力轉移配套政策?“首先是修改不利於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其次是出臺新的政策治理好流動人口。”呂開宇説。“給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首先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戶籍制度,打破制度性壁壘,推動流動人口市民化。其次要改革教育、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讓公共資源更好地服務於流動人口市民化。”

  “對現有的涉及留守兒童保護的法律法規應該進一步修訂完善。”呂開宇説,目前《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內容只是原則性規定,太過籠統,可執行性差,政府職責並不明確,在法律層面上無法為留守兒童提供有力的保護。“應制定行之有效的對策,推動形成重視兒童權益保護、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的社會輿論和管理規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   2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