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個人養老金大眾化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佈時間:2024-05-06 09:29:08 責任編輯:鄭偉

各上市金融機構的年報近日已披露完畢。從相關情況來看,加快發展養老金融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支援健康産業以及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成為金融業的重要著力點。養老關乎每個家庭,推進個人養老金快速發展,既需政府積極履職盡責,也要有不同行業和群眾的積極參與。

由於受到發展起步晚、國民養老金融素養參差不齊、一些金融産品收益不高、存在風險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個人養老金的普及還面臨一些挑戰。《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3)》顯示,約40%的受訪者僅聽説過個人養老金制度,但不了解。12%的受訪者通過該調查第一次了解該制度。同時,産品同質現象突出,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份,可供選擇的746隻個人養老金産品中,儲蓄類産品有465隻,佔比超62%。

推進個人養老金大眾化發展,須全面提升群眾的養老金融素養,從政策設計、産品類型、服務方式、投資工具、功能設計等各方面,構建更為開放、包容、靈活的個人養老金體系,讓不同年齡段、收入水準、投資偏好等的個人,都能在該體系中獲得價值。

一方面,強化政策設計的普惠性。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優化政策設計,如構建分層激勵機制等,增強個人養老金制度對各類、各層次人口群體參與的包容性,形成更加公平、開放、靈活和規範的個人養老金體系。面向社會各類人群,全生命週期的養老金融需要以擴大選擇空間、提升投資質效和增強體驗感為目標,採取個人定制、家庭共用意願、簡化流程、多元組合等方式,全方位豐富個人養老金産品、服務,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實現服務便利化、産品差異化。依託社保服務平臺,建設擁有養老金融教育、政策查詢、産品資訊、定制服務等多樣化功能的養老金融管理服務系統,進一步提升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資訊化、網路化和智慧化水準,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便利化個人養老金服務。在優化服務流程,降低個人養老金選擇門檻的同時,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差異化産品,提升個人養老金吸引力和靈活度。目前,個人養老金還存在投資收益率偏低的情況,由於養老目標基金投資期限相對較長,在進行大類資産配置時,金融機構需拉長投資視角,降低短線交易操作的頻率和投資風險,穩定收益水準,提高居民繳存積極性。

此外,養老金融具有混業經營特點,涉及多個金融主體和管理部門。因此,要健全養老金融法律法規,明確不同主體的職責及合作機制,確保養老金融健康有序發展。通過法規建設,加強市場監督,保護群眾的參與權利,提高群眾參與個人養老金的信心。(文 齊鵬)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