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有演算法更有溫情

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發佈時間:2024-04-29 15:33:31 責任編輯:鄭偉

34項“免證辦”事項實施、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面落地;動動指尖,感受雙城生活、同城體驗……一張2023年“川渝通辦”成績單,顯示出數字技術賦能城市治理的巨大潛力。

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資訊資源、統籌業務應用系統,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了首批90個智慧城市試點。2023年,40個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建成。從資訊化到智慧化再到智慧化,數據聯通、服務聯結、治理聯動的智慧城市,在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漫步城市街頭,智慧交通、智慧養老、智慧社區、智慧環保、智慧政務等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資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川渝,閱讀一卡通項目讓“四川借書、重慶還書”成為一種可能;在浙江杭州,通過“城市大腦”可以實現30秒入住酒店、20秒景點入園、10秒找空房。

城市,因數字賦能而智慧,更因人而生動。一座城市的更新,得益於數字技術的精準賦能;兩座城市的“牽手”,源於演算法邏輯背後的人文關懷。一趟等待晚點旅客的地鐵、一項網上辦理的跨省業務、一張多地通用的交通卡……龐大的數字公共服務體系,落腳點是知冷知暖的貼心舉措。將技術嵌入居民日常生活,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慶和成都,迥異的地理風貌,因智慧城市建設而緊密相連、暢聯互通。山水相依、人文相親、數字相連,期待數字中國的畫卷,涌現出更多有技術、有溫度的數字“雙城記”。

《人民日報 》(2024年04月29日 11版)(文 陳世涵)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