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餐桌”進商圈的啟示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時間:2024-04-18 13:43:28 責任編輯:鄭偉

為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痛點,東城區前門街道大江社區近日推出新招——將“老年餐桌”搬進前門商圈,只要出示街道發的養老卡即可。

新招試水一月有餘,從記者現場探訪來看,“老年餐桌”人氣很旺。這些年,北京已推出1000余家養老助餐點,許多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物美價廉的三餐。而相較于社區驛站的“基礎套餐”,前門商圈裏的老年餐更像是“升級版”。不僅菜品多樣,選擇豐富,就餐環境更好,還支援線下配送。更貼心的是,餐食也做了適老化改造,麵條“多煮一分鐘”更軟爛,宮保雞丁中的花生米換成了易嚼的黃瓜丁……好吃不貴,適老度高,無疑為老年人改善伙食提供了好去處。

興辦“老年餐桌”是好事,而開得久、辦得好又不是易事。養老助餐點具有公益屬性,本身就不是個賺大錢的買賣,一旦客流量跟不上,很容易陷入困境。就本市來説,即便有政府補貼“減負”,許多社區驛站也反映“微利運作”。那麼,熱門商圈裏市場化運營的餐廳,如何願意參與惠老助餐?又如何做到可持續供應?通過報道來看,街道抻頭張羅,各方坦誠溝通是一大秘訣。邀請有意向企業座談進行摸底,挨家走訪轄區老年人聽取意見,然後多次溝通、反覆協商,最後達成共識。于企業來説,服務半徑清晰,就餐人數明確,也意味著老年餐的成本可控。在保證社會餐飲正常的同時,稍作讓利“開個小灶”,承擔社會責任之餘亦可共用社區資源,也樂得其成。

“民商融合”的“老年餐桌”,也啟示我們惠老助餐可以有更多打開方式。誠如相關負責人所言,不管是吃飯還是寄宿等養老服務,多方攜手破局是必行之路。在政府引導的基礎上,盡可能發動市場機構入局出力,充分整合社區資源,想方設法向組織借力,方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具體到每個社區,情況不一,條件不同,如何在實踐中針對本社區人口特點與實際需求探索出好辦法,也考驗著相關方面的智慧。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探索更多打開方式,讓“老年餐桌”做得香、開得久,我們的城市也會更便利更溫馨。(雨馨)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