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泉州故事”·返鄉記 ⑭】許就來:拓荒興田向振興
更新時間:2024-07-12 22:35:41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為更好引導廣大群眾和海內外泉籍鄉賢,投身和美海絲僑鄉建設,由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鄉村振興局聯合主辦,中國網海峽頻道執行,開展“鄉村振興泉州故事”之“返鄉記”主題宣傳,以鄉賢返鄉促進鄉村振興為主線,深入到泉州各縣市區各鎮村,講述華僑、企業家、藝術家等鄉賢群體推動鄉村建設、構築和美鄉村的“鄉村振興故事”,營造“鄉賢促振興”濃厚氛圍。

霞峰村,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洪梅鎮的西南部,因境內有霞溪和瑞峰山而得名。“霞光萬道映峰巒,峰迴路轉景常新。”描繪的正是霞峰村的瑰麗風光。盛夏來到霞峰村,只見成片農田分佈在民居周邊,田裏種植著水稻、玉米、地瓜等,四處鬱鬱蔥蔥,隨處可見大棚設施,大棚裏有辣椒、包菜等蔬菜,儼然一片片頗具規模現代農業基地。

image.png

經過整治的霞峰村農田(局部) 林錦旺 攝

霞峰村眼前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但誰又能想到,2021年之前,這裡的農田並無串連成片,而是呈碎片化,那裏幾分,這裡幾畦,它們之間不是撂荒地,就是桉樹林,村民仍是傳統的自主耕作,缺乏活力,更無效益。加上村裏人口流出務工較多,勞動力不足,不少農田逐步荒廢。看到這樣的蕭索狀況,在外創業打拼的霞峰村民許就來決定回到村裏拓荒種田。

image.png

許就來 受訪者供圖

“小田”變“大田”

今年已60齣頭的許就來,是土生土長的霞峰村人,青年時期開始出去創業,曾在廈門經營修車行,在北京等地從事海産品生意,曾任南安就來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的打拼讓自己成為了霞峰村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

2020年以後,許就來萌生了返鄉養老的想法,不時回到村裏,農田撂荒、小田零星耕作等現狀,讓從小務農的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我回來後發現田地荒蕪,雜草叢生,相當多的農田拋荒閒置,有些甚至種樹生林,我出身農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家鄉土地的感情越來越深,對此我深感痛惜。”許就來説道。

常年在外創業的許就來,練就了對國家政策的敏銳嗅覺。他關注到,從國家層面,國家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於農村土地整治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從地方層面,洪梅鎮出臺一系列符合當地實際發展的農業政策。許就來相信,在這樣的大好背景下,回鄉加入鄉村振興事業大有可為。

經過深思熟慮,在鎮村領導積極鼓勵下,許就來終於打消了“養老”念頭,決定回歸農業再創業,為家鄉和自己再“衝”一把。

許就來明白,要搞農業要先有田,而且必須擁有滿足規模種植的“大田”。為了達到許就來的要求,洪梅鎮因地制宜打破田坎地界,推廣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實施高標準農田和霞峰村千畝農田連片整治項目,合理佈局小型水源設施及排水灌溉設施,積極開展鄉村田間“路網”建設。

image.png

農田整治現場 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小田”成“大田”,許就來創新了“村委會+公司+農戶”合作發展模式,以村委會牽頭向群眾流轉土地,成立“南安市順隆種養專業合作社”。他籌集了800萬元對流轉600畝耕地進行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推行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水肥調控等先進技術,跟進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客土還田、深耕深松等土壤改良措施,建成水稻、甘薯、大棚蔬菜、大蔥、西藍花等多個農作物種植基地,形成了多樣化的農作物種植結構。

就在農田整治的時候,許就來發現,由於長久時間沒有使用,農田旁邊的溝渠擁積了大量淤泥,幾乎完全失去了灌溉功能。為此,許就來自掏腰包60萬元,組織村民清淤引水建渠。最終成功建設了5條引水渠,總長3000米,極大地提升了農田灌溉效率,惠及農田600余畝。

同時,許就來還組織了對後垅支流的清理工作,清理長度達1000米,並因此修復了農田600余畝,他還指導種植了100畝優質水稻,努力打造一幅如詩如畫的美麗田園畫卷。

image.png

福建省優質早稻新品種示範田 受訪者供圖

許就來深知,僅靠自己的力量還遠遠不夠,要想讓這片土地真正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借助更多專業的力量。

於是,許就來請來了洪梅鄉賢、廈門大學育種專家黃榮裕教授、南安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陳意民博士,南安市農業農村局領導及農技專家等專業團隊實地指導,分期規劃建設“生態水稻”、“綠色蔬菜”、“葛仙米”、“特色食材”及開展“生態研學”、“農技科普”和農産品儲銷運營中心於一體的高效生態農業産業園。

在産業園內,許就來與陳意民博士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博露(廈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創“葛仙米”人工養殖基地。“葛仙米”全過程無公害培養,品質優良,是綠色健康食品。為了讓這一特色産業能夠惠及更多的村民,將採取“公司+村委會+農戶”模式,發動本鎮村民利用房前屋後空地及屋面進行人工栽培,形成一個具有南安特色、全新的生物産業。

image.png

大棚種植蔬菜 受訪者供圖

“先富”帶“後富”

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建設家鄉的現代農業産業路上,許就來遭遇了諸多挑戰。從2021年7月開始,由於疫情的衝擊和初期的經驗不足,第一年園區虧損了 300萬元。

面對挫折,許就來越挫越勇。他不畏艱難,不懼挑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努力探索適闔家鄉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

許就來傾力發展綠色農業,積極推動智慧化、數字化融合。他聚焦于水、肥、藥等關鍵環節,推廣應用淺埋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以及水肥資源高效利用整合配套技術與水肥雙控智慧灌溉技術,成功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肥料的精準投放。

image.png

現代設施農業一角 林錦旺 攝

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産的科技含量,許就來積極運用物聯網設備、無人機及遙感衛星等先進技術,搭建起智慧數字化農場管理平臺。他還投入了100余萬集資購置農用機械設備、建設農用倉庫管理房、新建大棚等,平臺通過遠端自動灌溉和施肥系統,配合無人機、插秧機等現代農用設備,在確保農作物穩産增産的同時,大幅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實現了農業生産的智慧化和高效化。

許就來計劃打造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産業園區逐步成型,但是這集農業生産、科技、生態、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産業園如何怎麼賺到錢呢?農産品如何打開銷路呢?

這些問題,對於在外打拼多年的許就來而言並不難。他依託全國各地的“洪梅水産供銷大軍”,發揮産業、渠道、資源等優勢,整合泉州蔬菜批發市場、深圳銷售平臺和各大商超等銷售渠道,採取“線上+線下”、“分散+集中”等多元化銷售方式,將農産品以購買服務方式銷往全國各大酒店、商超及周邊農戶。

在經歷了一年的摸索和調整後,2022年,許就來再次投入100余萬元,使園區實現了基本收支平衡。到了2023年,他成功籌集了400萬元資金,推動園區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最終實現了盈利50萬以上。

image.png

停在許就來家門口的農用機 林錦旺 攝

這一步步的堅持與突破,為合作社發揮更好的帶動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據統計,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的方式,實現土地集中連片耕作、復耕復種500余畝拋荒地,幫助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80多人,就業幫扶低收入農戶8人,戶年均增收2.2萬元,土地流轉助力村集體年均增收10萬元以上。

“我堅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共同富裕。”許就來目光堅定,語氣充滿著決心。接下來,他計劃將土地流轉面積擴大到1500畝,協助政府有效減少土地拋荒現象,並以此為契機,積極發展優質設施農業,進一步釋放現代農業活力,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增收。(林婷 林錦旺 許澤龍 袁麗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