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福州晉安: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遊集鎮“嶺頭樣板”
更新時間:2023-12-21 15:22:21 來源:中國網

壽山鄉地處福州城北,號稱小北嶺,自古就是重要通津要道、進京古道。其所産的壽山石,名聞遐邇,享譽千年。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的嶺頭村是集鎮所在,位於北峰山區的門戶位置。1958年北峰公社開始到現在均是小北嶺地區的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上世紀在壽山、嶺頭星羅棋佈的知青點留下了深深的時代印記……

山川能語,草木有聲;天道不息,仁人無停。然壽山鄉歷史人文之絢爛,亙古亙今,非一紙短書所能道盡。近年來,晉安區立足現代生活,融入北峰鄉韻,著力重塑山區集鎮樣板,探索出集鎮建設“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發展模式,加快推進“環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産業美、治理美”的美麗集鎮建設,從多方面打造城鄉融合、全域美麗新格局。在不斷努力下,今年3月,壽山鄉嶺頭集鎮被福建省住建廳列為2023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集鎮環境整治樣板。

image.png

壽山鄉嶺頭集鎮航拍圖 池遠 攝

閩臺融合,集思廣益促建設

在晉安區委、區政府的帶領下,壽山鄉嶺頭集鎮的改建過程中,聚焦“擴大臺胞社會參與”“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要求,利用兩岸社區治理智庫、閩臺城鄉社區治理研究院、台灣專家工作室等資源,以閩臺融合的高標準規劃設計推進整體項目建設。

嶺頭一帶古稱桃枝嶺,係古時晉京孔道。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吳恒之介紹,自宋開闢福甌古道以來,行商人員由此集散,名人文士遊覽講學其間,留下200余首詩文作品,在台灣團隊採用的“認養式”運營模式等舉措下,桃枝嶺的公共空間被盤活,專屬的山門logo、屹立多年的驛站,立足於閩臺融合,桃枝嶺重新擦亮了自身文化標記,讓來往遊客感受到了福州後花園的魅力。

“我們要堅持高品質整治提升,做好系統規劃,一體推進。”在打造“嶺頭樣板”的過程種,閩臺融合的效用自然並不僅僅停留在對於古文化的挖掘活化。閩臺設計團隊與晉安區、壽山鄉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在多方面各展其才,福建省勘察設計大師嚴龍華團隊負責整體風貌和景觀塑造,台灣建築獎得獎註冊建築師吳正隆團隊負責嶺頭集鎮公共空間、標識標牌的設計,並運用台灣社區營造經驗,開展陪護式設計,探索鄉建的閩臺融合發展之路。

建形鑄魂,紮根文化顯魅力

“集鎮整治,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有面子,更要重裏子。”壽山鄉民風淳樸、文化昌盛,有著深刻的歷史底蘊,在改建過程中,晉安區、壽山鄉有關部門不僅注重其“面子靚”,更爭取讓其展露出“底子美”。在晉安區有關部門領導下,嶺頭集鎮項目團隊找尋建築與環境、人文最佳契合點,通過對外立面、人行步道、店面招牌等進行改造,形成了協調美觀、彰顯地域特色的集鎮居民區建築風貌。

秋風中兩棵樟樹相依相偎,舒展的枝葉沙沙作響,樹下設立了一圈石凳,村民們在樹下圍坐聊天,勾勒出了一幅愜意的畫面……在進行建築改造的同時,壽山鄉在改造過程中,不斷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接入周邊人文景觀資源,將文化與藝術相融合,打造了多個包括樟樹公園在內符合各類人群需求,將地域人文展示與現代文化生活完美融合的公共空間。

image.png

壽山鄉嶺頭大院航拍圖 池遠 攝

“為解決對外缺乏旅遊配套,對內缺乏村民公共生活空間的問題,我們在改造過程中整治盤活閒置空間,打造集‘食堂、學堂、醫堂’于一體的嶺頭大院。”壽山鄉在晉安區有關部門的規劃下,創新打造了嶺頭大院這一公共服務空間集群,在這裡,人們在通過便民服務驛站、鄉村少年宮、媽媽小屋、社工站、鄰里廣場等現代功能空間滿足自己各類的生活需求的同時,更能通過其中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展陳館、文化長廊等,全方位體會到本土歷史及文化魅力。

文旅融合,産業發展賦新能

“北峰山區是省會福州的後花園,有著優越的生態稟賦和深厚的歷史文脈。”晉安區城鄉建設局指出,嶺頭位於山區門戶位置,有著優越的生態稟賦和深厚的歷史文脈,是聚力農文旅融合,打造山區振興窗口的重要節點。

壽山鄉通過村莊宜居環境塑造、旅遊産品植入、文化産業鏈打造,將休閒觀光、研學藝創、避暑度假、生態康養、鄉村體驗融為一體,推進古驛道文化、紅色文化、供銷文化、農耕文化的産業載體建設,積極謀劃推進當地各類特色文化與旅遊産業相結合。作為壽山文化的發源地,壽山鄉大力推進壽山石藝創基地、雕刻學院建設,激活中國壽山石館、壽山石古礦洞等文旅資源,建設了福建壽山國家礦山公園、中國壽山石館、壽山石文化村、壽山石文化主題小鎮和廣應寺五處與壽山石文化相關的景點。除此之外,人們還能在與知青文化緊密結合的嶺頭環湖公園,在微風的包圍下感受休閒散步的樂趣。步入八一七公園,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我們也能深深感受到壽山鄉的紅色底蘊……

“我們當地鄉賢看到了嶺頭集鎮的發展前景,返鄉創辦雜草叢生這一綜合性娛樂空間,現在生意越來越好了。”晉安區基於自身文明實踐經驗,在加強壽山鄉特色文化吸引力的同時,也將餐吧、咖啡館、露營地、民宿等民營新興業態陸續引進,建設“吃、住、行、遊、購、娛”全域旅遊項目,完善了壽山鄉的服務空間建設,除了自身的獨特文化,各項娛樂性功能也不斷吸引著人們前來,繁華的壽山鄉“東街口”漸漸重現。

共建共管,創新機制護髮展

改善集鎮環境,提升宜居宜業品質,是助力鄉村産業興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晉安區發揮各方資源和力量,探索出了“本地村民自治+專業社工管理+台灣團隊運營+志願者服務”的運維機制,讓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用”。

通過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制定嶺頭村村規民約,加強村民自治,規範集鎮管理,讓垃圾分類、門前三包、文明交通、保護生態等成為村民日常行為準則。依託專業隊伍加強日常管理,以壽山鄉社工服務站為平臺,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方法和技巧,協調解決基層社會治理問題,積極服務本地村民;引入台灣團隊共建共創,堅持閩臺鄉建鄉創工作模式,打造“海峽兩岸閩臺鄉建鄉創文化交流壽山驛站----唸唸工坊”,讓台灣團隊常駐運營,並認養桃枝嶺公園等公共空間,創新服務形態。發動城鄉志願者共同助力。鞏固提升晉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創建成果,依託壽山鄉文明實踐所,積極培育本土志願者,聚合導入全區各領域志願服務資源,嫁接省市區各級共建單位,以城鄉融合志願服務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image.png

遊客在壽山鄉小憩 池遠 攝

晉安區壽山鄉嶺頭集鎮環境整治樣板本著以人為本、實事求是、文脈承載的整治原則,從多方面入手,依託嶺頭集鎮環境整治項目,聚力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持續打造有深度、有底蘊、有情懷的“愛在壽山”品牌,從“食”“宿”“遊”“禮”四個方面打造壽山鄉特色“精品示範帶”,助推旅遊景區提檔升級,民宿、餐飲等服務行業發展壯大,讓更多市民遊客“愛在壽山”。

同時,晉安區以嶺頭集鎮門戶提升為帶動,加快建設壽山國石小鎮,打造集壽山石原産地創作、體驗、休閒、觀光、文化創意于一體的文化産業鏈聚集地,創建“工藝+旅遊”的5A級景區,以文彰旅、以旅興鄉,助力農民增收、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林思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