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擘畫生態文化新藍圖①】上杭白砂國有林場:踐行“科技興林” 書寫“生態富民”答卷
更新時間:2023-11-28 18:15:46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創建林業生態文明實踐基地,是推進福建林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充分展現福建在推動林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中的積極作為和林業生態文明實踐基地的示範帶動作用,由福建省林業局指導,中國網海峽頻道策劃推出“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擘畫生態文化新藍圖”主題活動,對2023年度“第三批福建林業生態文明實踐基地”進行實地采風,呈現福建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中的新擔當、新作為、新氣象。

青山嫋嫋,林海茫茫。在福建龍岩雙髻山腳下,生長著一片全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集中連片杉木大徑材人工林。這片歸屬於上杭白砂國有林場的杉木林,猶如一顆綠色明珠鑲嵌在紅色蘇區大地上。

image.png

福建省上杭白砂國有林場場長鄒秉章  張曉玲 攝

萬木蔥蘢有迴響,綠水青山是答卷。2018年,鄒秉章初到白砂林場擔任場長一職,樹種結構單一、經濟總量偏小是該林場所無法回避的現狀。短短五年間,鄒秉章通過科學培育森林資源、引進高端人才開展林業科技研究、大力發展立體林業等方式,創造了跨越式科學式發展的奇跡。而今,白砂林場綠色森林達11萬畝,森林蓄積量9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5.3%,擁有國家級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全國森林經營試點單位、中國林業産業突出貢獻獎單位、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等多項國家級品牌,成為推進福建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

資源培育 邁向“綠富同興”

森林資源培育是國有林場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探索經營模式、打造示範樣板,做好統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白砂林場就開展了大面積杉木人工大徑材經營試驗,採取科學間伐、延長輪伐期、促進林下植被發育等方式,培養出目前全國已知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杉木大徑材人工林。

“當時的白砂林場,造林以馬尾松、油茶為主,森林資源總量小,經濟底子薄,每年砍伐木材獲得的收益都只能保證發放七成職工的工資,營造杉木等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林成為了解決林場發展問題的當務之急。”鄒秉章介紹,大徑級優質木材以特種材進行銷售,是普通木材售價的5倍以上。

image.png

福建省上杭白砂國有林場杉木林  張曉玲 攝

人工大徑材經營是白砂林場的寶貴財富。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森林可持續經營,助力林場綠色生態建設,白砂林場通過立地控制、遺傳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施肥控制五大措施,讓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龍岩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曾對經營措施做過這般總結:“開通一條路,砍掉干擾樹,調整鬱閉度,留下目的樹,套種珍稀樹,封山加管護”。

探索適應新時代林業發展的森林經營新模式,讓森林增值是林場當下的頭等大事。白砂林場通過受讓經營、合作造林、租賃造林、合作經營,推進森林資源數量、品質精準提升。2016年以來,白砂林場增加林地面積1.2萬畝,增加森林蓄積量約25萬立方米,建成集休閒、娛樂、體驗、養生於一體的森林旅遊勝地、森林康養基地、生態教育基地,促進林場從“採伐林木”為主向“利用森林生態資源、促進森林資源共用”為主的方向轉變。

科技興林  揚起“科研之帆”

“這片試驗基地的每棵樹都有身份證,大家有發現病蟲害問題要及時報告。要讓科學家在這裡得到真實的數據,為我們的生産提供科學參考。”穿行在白砂林場,鄒秉章一邊耐心指導護林員工作,一邊介紹,因人工林的單一樹種、多代連作,造成了地力衰退。為增強森林碳匯能力,林場和福建師範大學合作共建,開展32個不同樹種的混交多樣性試驗。“每年來這裡參與實驗的科學家數不勝數,還吸引了國內外許多生態學專家的關注。”

image.png

白砂國有林場科技示範園區  張曉玲 攝

科技創新是引領現代林業發展的關鍵。2019年5月,國家林草局批准設立福建龍岩國家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區。白砂林場作為示範園區的核心區,堅持“科技興林”戰略,採取“走出去、引進來”方式,與國內外10余所科研院校開展合作共建,吸引1位院士、2位傑青和25位教授的30多個林業科研項目落戶林場,打造60個科技示範點。

立足科研一線,白砂林場建成了研究樹種多樣性的全球頂尖平臺即“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樹種多樣性、功能特性與生態系統功能試驗平臺”,全球第五家、中國第一家研究樹種菌根類型的“樹種菌根類型與森林生態過程長期試驗平臺”,世界首創的“通量—大氣—遙感觀測平臺”“森林經營碳匯試驗平臺”等四個平臺;打造國土綠化、集中連片杉木大徑材示範林、松林改造提升、“兩馬一杉一金”等四大亮點項目,還精選林場杉木、米老排種子參與“神舟十四號”太空誘變育種試驗。

如今,依託這些林業科技創新成果,白砂林場已成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對內示範、對外交流合作平臺,林業示範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林下生金  共用“綠色紅利”

走進白砂林場科技示範園區的中藥材(骨碎補)産業林下種植示範基地,只見一排排骨碎補苗木整齊擺放,一盆一木皆是風景。這裡每年可培育骨碎補苗木3萬株,生産骨碎補1000萬盆,並將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生産力,讓越來越多的林農成為林場科技創新的受益者。

image.png

中藥材(骨碎補)産業林下種植示範基地  張曉玲 攝

據悉,為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錢袋子”,白砂林場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與福建和康藥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林下中草藥種植基地,現已建成林下藥用植物高效栽培精品示範園260余畝、骨碎補培育種植示範基地500畝、種植金花茶2.6萬株,吸引帶動林農種植林下經濟作物,多渠道增加林農收入。

林下經濟“點綠成金”。2018年以來,白砂林場通過開展林業科技下鄉和“百場帶千村”等項目,建立林農、村集體、林場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國有林場改革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建設林區道路200多公里,每年為周邊林農贈送苗木1萬株,提供就業崗位不少於1000個、支付勞務費用2000多萬元,平均每年為經營區內鄉鎮提供公益贊助40萬元,每年林價款支出不少於50萬元,並通過打造示範林、建設森林步道和遊憩設施等,直接或間接為經營區村民創造3000多萬元經濟收入,實現林業生態共用,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新時代林業高品質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白砂樣板”。

根植紅土,不負青山。“一代又一代林業人紮根林場,持續綠色接力,鑄就了‘艱苦奮鬥、默默奉獻、敢為人先、久久為功’的務林精神。”鄒秉章表示,白砂林場所打造的這片廣大林農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模式林,具有可複製可推廣價值。未來,林場將打造“兩山”理論、場圃融合發展、碳匯試驗、産教融合、森林經營、生態司法、科普示範、紅色林業、蕨類藥用植物、幹部教育培訓等十大基地,持續深化現代國有林場建設,擦亮生態文明實踐基地品牌,奏響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強音。(張曉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