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閩南
廈門公安經偵: 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 增添企業群眾“幸福亮色”
更新時間:2024-06-01 16:22:54 來源:中國網

位於廈門集美區的軟體園三期,是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也是福建省目前最大的科技園區,現入駐企業8500余家,園區從業人員約5.6萬人,每年營收超過200億元。活躍發達的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既是帶動園區企業飛速發展的“推進劑”,也可能是涉企金融詐騙、新型涉稅犯罪和“洗錢”黑灰産業鏈等問題風險滋生蔓延的“助燃劑”。

不讓不法分子鑽了空,不讓百姓錢袋失了空,這是廈門經偵最樸素的職責情懷所繫,而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則是最好的良方。今年以來,廈門市公安局經偵部門加快建立“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作模式,聯合集美分局建成廈門軟體園三期經偵警務聯絡站,創新打造園區警務管理服務平臺,持續探索園區企業風險數智協同監管模式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業化、法治化路徑,為服務企業群眾樂業安商,護航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image.png

廈門公安在集美軟體園三期建設智慧警務中心

近日,在福建省公安經偵警務聯絡站建設現場會和警企座談會上,廈門軟體園三期經偵警務聯絡站被評為全省星級警務聯絡站,《廈門集美創新園區企業風險數智協同監管模式 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被評為護企安商“親清八閩”為企服務優秀實踐案例,進一步擦亮廈門公安護企安商“親清八閩·益鷺同行”為企服務品牌。

image.png

福建省公安經偵警務聯絡站建設現場會和警企座談會現場

立足“預防警務” 風險預警靈敏又精確

向科技要警力、向數據要戰鬥力。大數據已成為推動公安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鬥力生成新的增長點。

“平臺巡查發現一個網路安全漏洞,得快點告訴公司,不然財務數據就要被竊取了!”

今年2月27日的深夜,值守在廈門軟體園三期經偵警務聯絡站內的集美經偵大隊民警程志華收到平臺預警,緊急向相關上市企業負責人徐先生作了提醒。徐先生驚出一身冷汗,當即組織技術員工修補了漏洞,及時阻斷風險,還挽回損失114萬元。事後,徐先生告訴記者:“財務數據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最高商業秘密,更是決定企業興衰的‘命根子’。集美經偵民警的‘貼身守護’暖到了我們心坎裏”。

截至今年5月,廈門經偵部門通過平臺預警發現、協同處置各類風險企業12家,快速穩妥處置涉穩、涉企等風險隱患79個,為集美軟體園三期近千家企業築起一道日夜守護的“數字安全護欄”。

image.png

經偵民警應用園區警務管理平臺管控園區風險隱患

做強“主動警務”,打擊犯罪快速又有力

園區警務管理服務平臺根據園區基礎要素的採集和智慧分析,動態追蹤園區風險人員、異常企業、風險事項,綜合評估涉企犯罪風險“冒煙”指數,對“冒煙”指數高的企業進一步開展線索研判,實現對園區治安態勢“一眼看園”,對違法犯罪“一網打擊”。

今年3月,平臺推送一家企業異常經營預警線索。“這家企業規模小、登記員工僅5人,納稅金額也不多,但每月開具發票的數額卻很大,這是很典型的虛開嫌疑企業”。憑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敏銳的直覺,經偵民警作出了專業判斷。僅兩周就偵查收網打掉這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窩點,查獲的虛開發票票面金額達到2.1億元。

一些犯罪分子即使以正規運營為掩護,披著科技偽裝的外衣,也難逃它的“法眼”。園區內入駐過一家網路公司,面上是從事公司網路數據維護服務。但今年1月管理平臺自動預警剝掉偽裝“外衣”後,經進一步偵查,一個涉嫌刷單炒信,專門為他人批量刷點讚和關注非法獲利的團夥窩點被成功摧毀。

今年以來,通過數據賦能,持續釋放新質戰鬥力,集美軟體園三期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8.6%,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400萬元。

做優“公親警務”,化解矛盾專業又公正

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在閩南地區被鄉親們親切地叫作“公親”。形象體現了群眾對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公正性、權威性的價值追求。而廈門公安經偵部門又給“公親警務”增添了一抹“專業”色彩。

經偵、派出所、園區、企業管理人員夯實基礎摸排,對園區內發生的各類隱患詳實採集登記,全量錄入園區警務管理服務平臺。經偵民警梳理平臺全量登記數據,從時間、空間、類型等核心要素維度,準確把脈發現糾紛矛盾,創新探索出了園區涉企矛盾糾紛化解做“公親”的數字化、專業化、法治化路徑。

廈門軟體園三期經偵警務聯絡站與集美新城警務站場所融建、合署辦公,兼具警企懇談、公證調解功能。以該站點為陣地支撐,公安經偵部門拓展與檢察院、市場監督、稅務、行業協會等共建共治協作單位28家,構建了工作聯動、問題聯治、矛盾聯調、風險聯控、平安聯創的“五聯”機制。

“這兩家企業因合同履約問題已經鬧了好幾年,一方説對方是合同詐騙,一方一直拖欠貨款,該好好調解了。”經偵民警初步核實排除合同詐騙嫌疑後,將矛盾糾紛雙方公司負責人請到經偵警務聯絡站,協同市場監督、工商聯、律師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細心查閱了雙方的合同條款、付款憑證、物流單據,詢問了合同履行情況,從法律角度作了耐心指導,最終幫雙方達成了調解方案。

今年以來,廈門公安經偵部門深入園區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糾紛38起,化解率達到100%,促和經濟糾紛交付貨款3000余萬元,惠及經營戶近百家。園區營商環境更加和諧、更講法治,企業經營發展就更有秩序、更具活力。種棵好梧桐,引得鳳凰來。法治化營商環境,産生了明顯的集聚效應,去年下半年以來園區新增入駐企業1000余家。(王秀華 廈公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