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資訊
江西理工大學只爭朝“稀”團隊:引領稀土綠色開採,助力資源可持續開發
更新時間:2024-05-23 17:51:42    來源:中國網

世界科技水的快速發展,使得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應用範圍廣泛的離子型稀土資源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珍貴原料。然而,對於離子型稀土的開採,往往面臨著廢水生産和廢渣堆積的環境痛點,礦區修復成本也逐日上升。為解決這一難題,江西理工大學只爭朝“稀”團隊于綠色開採為切入口,歷時數年,期終於研發出尾礦淋洗和尾水凈化兩項核心技術,從源頭上解決了稀土開採回收不充分的問題,同時大幅降低廢液氨氮濃度,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圖1 龍博士實地調研稀土礦山

在這兩項核心技術的背後,離不開團隊七年磨一劍的堅持與奮進,也離不開對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概念的深刻理解。江西理工大學龍博士説:“我之所以有做綠色稀土技術研發的想法,就是因為我看到目前稀土開採所存在的問題,我是在想,有沒有技術可以切實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一來環境得到了保護,二來幫助稀土企業轉型升級,帶動村民就業。”

圖2 團隊成員田路洋研究關鍵技術

就這樣,龍博士與其他相關專業、懷揣同樣理想抱負的同學一拍即合,有了研發技術的想法,就開始查閱資料、走訪調研、反覆實驗。通過第一代研究數值模擬浸礦,他們發現目前浸礦存在不足,在實驗室裏使用各種材料,用模擬數值一遍遍演算。到第二代開始使用硫酸鎂作為浸礦劑,已經初有成效。到了第三代,尾礦淋洗和尾水凈化技術的設想和最終研發使團隊每個人都興奮了起來。“以廢治廢,雙重防護”的全國首創綠色採礦方案迴圈利用採礦廢渣,下降開採成本,解決廢渣未利用難題。全國首創的尾水凈化技術及相關吸附材料使氨氮殘留量大幅降低,提高了尾水處理效率。

兩項核心技術一經研發推行,只爭朝“稀“團隊就得到機會在國家重大研發計劃試驗礦塊得到應用,減少144噸稀土流失,減少證硫酸銨用量3600噸,帶動百人返鄉就業,證明了技術的可行。同時,該項目的首款離子型稀土開採方案涉及軟體在廈門鎢業中坊礦區得到應用,在應用中,周邊尾水氨氮濃度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助力350余人返鄉就業,提高礦區工人年均增收和企業增收,為稀土老區帶來明艷未來。

團隊大學生不斷打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試驗礦區不斷重復地進行實驗和演算,在創新的道路上奮發進取,最終取得寶貴的成果,為綠色發展注入青春活力。這一成果,不僅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效益上大有裨益,也大大推進了農工複業。(肖杜奇、薛新凱、陳思凱)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