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
福建龍岩:“夕陽紅”變身“志願紅” “北門大媽”了不起
更新時間:2023-12-05 16:57:49 來源:中國網

她們來自福建龍岩,平均年齡65歲,卻把“夕陽紅”變成“志願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北門大媽”。她們“愛管閒事”,用一個個消防“志願紅”身影匯聚起社區“大安全”。

龍岩市新羅區“北門大媽”消防志願服務隊成立於2016年,剛成立時僅10余人,現在已發展到了160余人,她們就像“蒲公英”一樣散落在整個社區,把消防安全志願服務做到了社區的各個角落,成為了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的一張靚麗名片。她們榮獲第五屆“福建消防公益事業先進集體”稱號,“北門大媽”品牌工作法也被福建省民政廳評為優秀社區工作法。

image.png

“無業”大媽再上崗

北門社區位於龍岩中心城區繁華地段,有36個居民小組,人口近兩萬人。社區內老舊小區多,類型複雜,消防安全工作管控難度大,且大部分處於無專業物業管理狀態。同時,社區內二手房交易頻繁,人員變動性較大,而社區僅有的10余名工作人員無法滿足社區消防安全治理工作。

前些年,北門社區建立了網格化智慧管理平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社區治理的有關問題,但社區事務覆蓋難、群眾自治難等問題依舊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那麼,如何才能進一步夯實網格化管理基礎?

“可不可以號召社區裏的大媽發揮餘熱,投身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的實踐當中?”北門社區黨支部書記翁艷麗介紹説,結合社區有許多家庭主婦、退休職工等“大媽”的實際,社區探索發揮大媽們來自於群眾、社區情況熟、生活習慣熟、業餘時間多的優勢,成立起北門大媽志願服務隊,一方面可以化身消防巡查員、監督員,實時掌握社區的消防狀況,另一方面發揮宣傳員作用,通過身邊人服務身邊人,也能起到比較好的示範帶動效應。

image.png

為此,2016年3月8日,翁艷麗向社區廣大居民發出“身邊人為身邊人服務”的倡議,得到了家庭主婦、退休職工等居民踴躍報名,首批10名大媽組成了“北門大媽”志願服務隊,成為協助社區“兩委”參安全大事、做安全小事、管安全閒事、糾安全錯事的有生力量

這群大媽“管得寬”

“電動車放在樓道裏充電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這種冒險的圖方便可使不得!”12月4日,鄰居小張剛剛把電動車推進樓道裏,還沒到等拿出充電器,就被李大媽喝止。

隊伍成立後,大媽們每天在社區不間斷巡邏。她們身穿印有社區黨群服務電話的玫瑰紅志願服,走在社區大街小巷裏,到處“管閒事兒”:看到有人佔用消防車通道,她們會上前教育;看到有人違規充電,她們會及時制止;那個樓道內堆放了雜物影響安全出口、那個消防設施損壞了不能使用……她們都要“嘮叨”幾句。身邊的安全隱患、防火陋習往往就在大媽們的聲聲囑咐中得到改善。

image.png

“一開始有些人不理解覺得我們多管閒事兒。管閒事兒就管閒事兒,我們還非得管出個花樣來!”75歲的郭榮花是一名熱心居民,當時得知社區要成立志願服務隊的消息,便主動要求加入。

“我們社區自從有了‘北門大媽’,各種社區常見消防安全問題大大減少!”翁艷麗説,去年年初,轄區內一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消防安全改造,居民對此很不解,改造工程難以推進,在“北門大媽”的協調解決下,居民轉變了態度,其中有三位小區大媽也受她們影響,主動加入了“北門大媽”志願服務隊。

“才藝雙全”了不起

“火初起時撲滅易,全力撲救莫遲疑;就地取材用水澆,正確使用滅火器;有過起火別澆水,被毯浸濕覆蓋之……”近段時間,北門社區大街小巷不時傳來清脆的快板聲。

image.png

根據大媽們的專長,“北門大媽”志願服務隊成立了消防知識宣講隊、山歌隊、快板隊等特色隊伍,自創自編自演快板書,用客家話的方式傳播消防安全常識等。

轄區消防救援大隊依託“消防知識閩西行”活動,將“北門大媽”志願服務隊納入培訓對象,通過課堂講、實踐操等“面對面、零距離”的培訓方式,加深大媽們對消防安全工作的認知,提升大媽們的消防知識儲備。

“大媽們都是‘才藝雙全’,為了讓更多的大媽能參與其中,我們還根據大媽各自的特點,定期消防情景短劇、消防演講等培訓活動,讓每一位大媽都能成為一個故事。”翁艷麗介紹,這些大媽猶如一根根“神經末梢”,除了利用散步、鍛鍊、聊天等空閒時間掌握社區消防安全動態外,她們還積極宣傳消防法律法規,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引導居民“三清三關”,正確用火用電用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