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治
一通跨越閩川的電話,解開了一名少年犯20年的心結
更新時間:2021-04-14 17:45:06 來源:中國網海峽頻道

比目(化名)一臉陰鬱望著圍墻外的藍天,天很藍,他的情緒很低落。他的身後,是一直關注著他的分管區民警陳桂偉。

圖片1.png

春節期間,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親情感恩活動,組織罪犯給家人寄照片寫家書打親情電話,當所有罪犯都沉浸在與家人互動的喜悅中,陳桂偉注意到這個四川籍彝族罪犯更沉默了。

5歲母親離家出走,12歲輟學,13歲離家出走,15歲和老鄉到福州打工,16歲因為搶劫被判9年零3個月,入監服刑以來,除了父親偶爾打個電話過來,這個彝族少年沒有人接見過,他似乎被這個世界給遺忘了……

陳桂偉知道,家庭變故、親情缺失、學業中斷、身陷囹圄,都給比目尚未成型的心理留下巨大的陰影,能否消除陰影,對比目而言,將關係到他在監獄的改造,關係到他刑滿釋放後的人生。從少年到青年這段時間,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他都在監獄度過。從長期的談話教育中,陳桂偉知道,母親離家出走後,脾氣暴躁的父親常常喝酒打孩子,比目就是因為忍受不了父親的家暴才離家出走。

“媽媽説過,她在外面掙到錢就會把我接走,如果媽媽不離開,如果媽媽回來,我肯定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對母親的念想,隨著時間的流逝,卡在比目心中,越來越痛。

在所長接待日上,他向分管改造的何榮通副所長説出藏在心裏多年的願望:能不能幫他找到母親,他想問問母親,為什麼不要他了!

或許,幫他找到母親,可以解開這個青年心中的那個結。

獄政科民警李冰根據比目提供的資訊,多次打電話與四川當地有關部門聯繫,幾經曲折,終於找到比目的母親,然而,反饋回來的消息卻讓所有人震驚:比目的母親因為販毒被判無期徒刑羈押在成都女子監獄。

考慮很久後,陳桂偉還是決定把真相告訴比目。是時候拔除他心中那根刺了,“你現在已經成年了,要學會面對生活,不要逃避。如果你想和你母親聯繫,所裏會幫助你跟成都女子監獄協調。”

在李冰多次與成都女子監獄溝通協調後,四月四日,清明節那天,比目和母親通了電話,電話裏濃重的彝族口音雖然難聽懂,但是一個母親泣不成聲的悔和痛卻無比清晰,陳桂偉能感受到比目在顫抖,他怕比目太激動,拍了拍比目的肩膀,還好,比目控制住自己,他在“客氣和冷靜”中打完了這個電話。

下一步,省未管所將在會見系統裏增加比目母親的資訊,情況允許的話,將會讓這對母子繼續撥打親情電話,或許,這對於同時服刑的母子會是一個雙向救贖。

圖片2.png

《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規定》第三條中規定,未管所貫徹“懲罰和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將未成年犯改造成為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守法公民。這個挽救,是監獄開設的各種文化教育、職業教育、心理教育;是監獄民警不厭其煩的個別談話談心教育;是監獄民警想盡各種辦法拔掉他們心中的那一根刺,力所能及幫助他們排除心魔,走上正常的改造路程。

在陳桂偉和未管所民警眼裏,這不是一個冰冷的管理規定,他們清楚地知道,大部分犯錯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失職的父母,他們中的很多人和比目一樣被不幸的生活推向犯罪的深淵,拉一把,就能夠回到正軌。

圖片3.png

比目回號房時,回頭和陳桂偉説:“警官,謝謝你,原來我的母親不是不要我。”

在陳桂偉眼裏,或許這個回頭,意味著比目和心中那個執念告別,他希望比目可以拋下心中的負擔,重新開始。也希望這個故事可以警醒更多的父母承擔起責任,遠離家暴,遠離毒品,遠離犯罪,讓他們的孩子擁有溫暖的親情和幸福的人生。(葉淑婧 葛嚴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