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財經
創新打造“泉行微貸” 紮實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更新時間:2024-04-29 12:00:17 來源:中國網

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與滿意度,作為根處“晉江經驗”發源地、深耕八閩沃土的地方金融主力軍,泉州銀行始終秉承金融為民使命,創新打造“泉行微貸”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探索實踐中小銀行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風險可管控、特色化經營的小微金融發展新路。

描繪普惠金融服務“同心圓”。泉州銀行依託支行物理網點,牢牢抓住社區、街道、行業等主要陣地,全面推行網格化行銷。引入電子地圖、商圈分析等多維度數據,嵌入智慧行銷管理平臺,精準構建服務網路,綜合運用客戶畫像、智慧定位、移動設備等數字化功能,做深做實網格金融服務。通過定期、定時、定點的“三定”原則開展金融知識宣講、融資理財等綜合行銷,零距離滿足轄內群眾的小微金融服務需求。至2023年末,細分社區服務網格350多個,推進落地整村(商/協會)授信190個,覆蓋客戶近2萬戶。 

image.png

圖為泉州銀行在晉江市東石鎮埔頭村召開“整村授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構建小微信貸産品“新矩陣”。通過聚焦普惠重點領域,深耕普惠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市民等重點群體,形成了“通用産品+專屬産品”的特色化服務體系。結合八閩各地的區域産業特色,孵化“一縣一品”“一村一品”等差異化信貸模式,同時打造了“大棚貸”“海牧貸”“黃魚貸”“鮑魚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信貸産品。通過金融科技賦能,顯著提升客戶的申貸體驗,做到普惠金融“足不出村、足不出戶”。至2023年末,轄內各機構共申報20個創新項目,貸款餘額超3億元。

打造小微信貸領域“新工廠”。貼合小微信貸業務實際,將貸款流程節點進行標準化、模組化拆分,在“現場盡調”“交叉檢驗”“軟資訊”等傳統IPC信貸技術核心功能基礎上,搭建融合大數據、規則引擎、電子合同等數字技術在內的統一信貸工廠,並整合OCR識別技術、MPC模型預測控制,以及介面預留支援平臺功能擴容和快速迭代升級,2023年度小微“信貸工廠”累計審核放款2.7萬餘筆,攔截1700多筆黑名單,大幅提升小微信貸的服務效率和風控水準,顯著節約小微信貸作業的人力和運營成本。

image.png

泉州銀行工作人員使用Pad金融移動服務站為養殖客戶辦理貸款

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找準金融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文旅産業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著力點,助推鄉村産業興旺、富民強村。至2023年末,泉州銀行普惠涉農貸款規模超139億元,較年初增加超20億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規模1.72億元,較年初增加0.38億元;累計投放支援鄉村文旅産業貸款金額3.35億元,惠及230戶企業。在2023年度泉州市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泉州銀行獲評“優秀”等次。 

image.png

泉州銀行以金融“活水”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下階段,泉州銀行將堅持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發揮地方金融服務主力軍的堅定力量,聚焦小微經營主體,延伸服務觸角,不斷鍛造“泉行微貸”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