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鄉村旅遊典型案例】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閩臺文旅融合 打響海峽名村

來源:中國網 | 2024-06-21 10:21:02

泉州市晉江金井圍頭村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圍頭半島突出部,面積3平方公里,海岸線綿延6500米,是祖國大陸距離大金門島最近的漁村。有著1300多年曆史的圍頭村,其地理位置特殊、英雄人物輩出、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全國文明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福建省金牌旅遊村等榮譽稱號。

昔日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最前線,今日是兩岸民間交流最前沿。地緣、商緣、姻緣、民緣、水緣生成了“閩臺五緣村”。遊圍頭、看金門、探炮洞、泡海水、吃海鮮、抓鮑魚、住民宿、聽故事等八大旅遊元素吸引著八方遊客,被譽為“海峽第一村”。從戰地走來的圍頭村,正在探索新的“生態環境+鄉村文化+産業融合”漁村綜合體。

image.png

晉江圍頭月亮灣

經驗做法

堅持黨建引領,科學謀劃佈局

圍頭村發揚“愛黨、愛國、愛軍、愛民”的八二三炮戰精神,著眼于未來,精心策劃“振興圍頭、二次創業”發展藍圖,按照確定的方向標、路線圖和時間表,持續推進“一年一變化、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實現宜居宜業宜遊、二十年打造海峽名村”的發展戰略。立足濱海資源、紅色資源,認真做好在保護中合理開發,精心劃分東線濱海休閒帶與西線戰地觀光帶。東線濱海休閒帶,有古渡觀光漁港、海角露營地生態公園、東線和平公園、金沙灣、月亮灣、東海灣,形成“一港二園三海灣”;西線戰地觀光帶,有“八·二三”戰地園區、毓秀樓、達屋樓、戰地文化廣場、永平古城廣場、濱海休閒廣場,形成“一區二樓三廣場”。

整合優勢資源,發展鄉村旅遊

依託特有的戰地、濱海資源,圍頭村以“保護生態、保護文化、發展鄉村旅遊”為主線,整合資源,保護八·二三炮戰十二大遺址和全國第三批不可移位登記文物14處。突出“圍頭戰地文化漁村”特色,整合“圍頭十八景”,于2009年成功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催生出“小漁村·大景區”。近年來,圍頭村繼續整合資源優勢,補齊民生短板,推出“美麗鄉村”升級版,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整合“濱海、戰地、漁村、僑臺、海絲”五大文化到構築“紅色黨建、綠色漁村、藍色海灣、白色沙灘、金色産業”五色圍頭,打造“閩臺鄉村旅遊文化節”和“海峽兩岸七夕返親節”兩個文化節慶品牌,成功推出“看金門、探炮洞、逛古街、泡海水、抓鮑魚、吃海鮮、住民宿、聽故事”等鄉村旅遊特色産品,吸引著八方遊客。線上“帶貨、帶景、帶故事”,線下“帶人、帶遊、帶美食”,探索出一條“從圍頭出發、立足泉州晉江、走出福建、面向全國、橫跨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倡導旅遊惠民,豐富鄉村産業

圍頭村鄉村旅遊發展的總目標是 “旅遊讓生活更美好”。通過“黨委引領、村裏搭臺、村民唱戲”,鼓勵群眾發展鄉村旅遊配套産業。目前全村經營漁家樂、農家樂30多家,村民真正從鄉村旅遊發展中得到實惠,激發了群眾參與開發和保護的積極性,不斷豐富鄉村旅遊産業的規模和業態。據統計,2023年全村經濟總值達3.5億元,村財收入280多萬元,每人平均收入3.5萬元。

村企合作對接,吸引項目落地

這些年,圍頭村積極主動對接優質項目,不斷提升景區旅遊項目配套。2018年,圍頭村乘著晉江市農村“三塊地”改革(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宅基地)的東風,騰出3宗閒置宅基地,加上周邊部分集體建設用地,面積共計5.243畝,成功推動首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引進七匹狼七栩圍頭礁石酒店項目,不僅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82萬元,還有效帶動村民就地就業,成功入選“晉江經驗”典型案例,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

image.png

圍頭海灘

啟示

善借社會之力,助推圍頭髮展。找準自身定位,不斷發揮圍頭“黨建+”名村、名企、名校、名人、名媒體、名作家品牌效應,致力構建“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引進七匹狼周永偉鄉賢的圍頭村恒禾文旅工程,打造成閩南最美文旅新地標和一站式濱海度假勝地。不斷深化與吳金營鄉賢創辦的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的合作,成立泉州市首個“鄉村振興學院”。2022年,圍頭村入選文旅部與央視總臺聯合推出的《山水間的家》,撒貝南等名人走進“海峽第一村”推介圍頭宜居宜業宜遊的和美鄉村,引起全國熱烈反響。

image.png

日落圍頭灣

image.png

夏日金沙灣

巧用網際網路思維,線上線下齊宣傳。酒香也怕巷子深,圍頭村通過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廣泛推介、宣傳,“線上宣傳+線下引流”雙管齊下,把人引進來,把貨賣出去,探索出一條圍頭特色的“網際網路+鄉村旅遊”多元融合發展“新路”,線上“帶貨、帶景、帶故事”,線下“帶人、帶遊、帶美食”。

做優做強文旅産業,開闢強村富民新路。以“保護生態、保護文化、發展鄉村旅遊”為主線,積極倡導“咱村是景區”的新概念,激發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文明素質的提升,突出“圍頭戰地文化漁村”特色,打造集革命傳統教育、休閒觀光、旅遊度假等活動一體的海峽旅遊名村。(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推薦閱讀
惠安縣輞川村: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觀,串點成線扮靚振興路
泉州市文旅局開展“藝心向黨 非遺獻禮”戲曲品鑒活動月
【泉州市鄉村旅遊典型案例】石獅市永寧鎮:全鎮推進 共富共贏 繪就鄉村旅遊新畫卷
探千年文脈 品萬種風華
絲路同源 山海交響 “南木一家親·詩書畫影行” 作協與攝協赴木壘采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