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從不缺夢想的民族。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描繪了小康社會和大同理想,讓人動容。今天,這個夢想已在我們面前,黨和國家提出了"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全國上下無不為百年小康夢即將實現感到振奮,各界人士紛紛為此加油鼓勁。
兩會期間,苗圩、楊傳堂、陳政高、姜大明、于廣洲......數十位全國人大代表攜手中國網,齊為"十三五"加油,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會專題】
歷時一年多,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宏偉構想和藍圖,"十三五"規劃綱要終於正式發佈。"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市場主體的行為導向,也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指引下,全國各族人民凝聚信心,勠力同心,共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詳情】
李克強提到,"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準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産率從每人平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品質和效率明顯提高。 【詳情】
"十三五"期間要深刻把握資訊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完成發展現代網際網路産業體系的重大任務。
將脫貧攻堅列為國土資源部"十三五"重點工作,全面深化國土領域改革,加快不動産統一登記。
"十三五"末讓90%以上人口就近享受動車出行,推進各種運輸方式"零距離"換乘。鐵路運營里程爭取達15萬公里。
"十三五"期間將計劃改造2000萬套棚戶區,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保持密切關注,想方設法穩定房地産市場。
"十三五"期間降費促出口;推進雙隨機查驗以促進外貿;好企業免收查驗費;風險小的企業出口查驗費要再降。
扶貧開發要發揮政治和制度優勢,新時期扶貧工作的著力點,應該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更好地實現精準扶貧。
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履職盡責、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著力提升政協履職能力水準。
我們是把發達國家的中低端製造業吸引和轉移進來,充分發揮了我們勞動力低成本的成本的優勢。
法院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切實提升司法服務水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一是從供給這一塊如何來明確産權,給與自主的處置權、收益權,二是要有市場體系。
痛下決心治理環境污染,組織實施工業污染源達標、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城市飲用水源地保護等環保重點工程。
開放整體在向縱深發展,從質到量提出很多新的開放思想。另外,到2018年梅州要和廣東省省同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支援"三農"政策,加快落實"一帶一路",實施品質強國戰略。
建立人才流通好機制,用企業文化激發創新人才;側結構改革需要企業家擔當;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在有條件的地區試點逐步取消紙質發票,鼓勵跨境電商O2O模式,構建便捷的實體消費場景;營造創業生態圈。
建議為製造業企業降低負擔,讓製造業輕身轉型,集中資源提升企業研發力,提其核心競爭能力。
大力發展生物質石墨烯産業,加大功能糖推廣利用,鼓勵具有國家技術中心電線電纜企業創新並實現快速發展進入市場。
唯有逐漸實現醫藥分開、引進社會資本,醫療衛生行業才會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必須立足於製造大國,再向製造強國轉變。依靠科技創新打破進口依賴,是破題"供給側"的關鍵。
推行輪作休耕試點項目,鼓勵輪作種植,並參照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補償標準,給予農民補償損失。
可適當調低經濟增速目標,可以為經濟結構的科學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十三五"期間依靠創新驅動,培育先發優勢。在高校內部體制機制上改革創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對青少年要加以引導和幫助,促進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扶貧先扶智,注重加強師資力量,要解決好老師們的後顧之憂,讓優秀老師願意來、留得住。
1957
"一五"成就:我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
1962
"二五"成就:工業産值增長一倍左右,農業總産值增長35%,鋼産量1962年達到1060萬噸到1200萬噸。
1970
"三五"成就:主要經濟指標完成計劃,其中工農業總産值超額16.2-14.1%完成了計劃。
1975
"四五"成就:工農業總産值完成計劃的101.7%,其中農業完成104.5%,工業完成100.6%。
1980
"五五"成就:社會總産值、國民收入大幅增長,主要工農業産品的産量恢復或者超過歷史最好水準。
1985
"六五"成就:國民經濟全面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産值平均每年增長11%,國民生産總值達到7780億元。
1990
"七五"成就:工農業總産值增長38%,年均增長6.7%;五年國民生産總值增長44%,年均增長7.5%。
1995
"八五"成就:中國經濟年均增長11%左右,比"七五"的年均增長高出近4個百分點,經濟波動不到5個百分點。
2000
"九五"成就: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部署,實現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
2005
"十五"成就: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為年均7%左右,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9400元。
2010
"十一五"成就: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2%,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
2015
"十二五"成就: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8%,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