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1月18日(星期二)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介紹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並答記者問。

發佈人

劉國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孫國峰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鄒   瀾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

阮健弘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

主持人

邢慧娜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時間

2022年1月18日

  • 邢慧娜: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的發佈會,我們邀請到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先生,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先生,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女士。

    下面,先請劉國強先生作情況介紹。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下午的新聞發佈會。我先做一個開場白,向大家報告一下前一階段金融工作和下一步的打算。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銀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金融委統籌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助力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尤其是近幾年來,貨幣政策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效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2021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基於我國經濟增速前高後低的形勢變化,強化跨週期調節。上半年,國內經濟運作的積極因素較多,人民銀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用好再貸款和兩項直達工具,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在引導貨幣信貸增長回到常態的同時,著力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下半年,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人民銀行統籌做好跨年度政策銜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7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更好支援實體經濟,提早為下半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做好鋪墊。8月,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9月,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援地方法人銀行增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11月,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和2000億元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增加能源總體供給能力,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12月,再次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年中和年底兩次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引導金融機構跨週期做好年底和下年初信貸安排;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1年期LPR下行0.05個百分點,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將兩項直達工具轉換為支援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支援中小微企業融資;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上半年我們沒閒著,下半年也很忙,但是忙中也不亂,我們每個月都有一些動作,這些動作的目的也都很清楚,尤其是下半年,都是圍繞著穩增長,同時兼顧優化結構。

    總的看,2021年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自主性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金融指標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有力增長,金融體系運作平穩,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穩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9.95萬億元,同比多增3150億元。2021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分別同比增長9.0%和10.3%,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從兩年平均看,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9.5%和11.8%,同2020年、2021年平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2021年末,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上年末下降7.7個百分點,保持基本穩定。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比2020年下降0.1個百分點,比2019年下降0.69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最低水準。2021年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1.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0.2個百分點。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7.3%,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4400萬戶,11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98%,比2020年12月下降0.1個百分點。

    2022年,人民銀行將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來看,人民銀行將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保持信貸結構穩步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落實好支援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用好碳減排支援工具和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優化結構。精準發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援力度。

    三是保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穩定銀行負債成本,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讓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影響匯率的因素較多,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金融機構要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是目標,匯率可能在短期偏離均衡水準,但從中長期看,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會對匯率偏離進行糾正。謝謝大家。

  • 邢慧娜:

    謝謝劉國強副行長的介紹,下面大家可以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今年穩字當頭,那麼央行如何在穩的基調之下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的任務,體現貨幣政策“進”的方面?謝謝。

  • 劉國強:

    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下半年開始前瞻性發力。通過在7月前瞻性降準0.5個百分點等措施,提早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為下半年也為2022年一季度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做好鋪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2021年12月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我們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降準0.5個百分點,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引導1年期LPR下降5個基點,將兩項直達工具轉化為支援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一個是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援工具,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要求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要延期,而且要求他們應延盡延,同時我們提供一定的政策激勵。另外一個就是信用貸款支援計劃,這兩個直達工具。現在疫情常態化,經濟也常態化,所以這兩個政策轉換為市場化的政策工具,過去有點要求加上激勵,現在轉為市場化,就是自願加上激勵,就是金融機構和企業自己談,願不願延,它如果願意延,我們也提供激勵,所以這是兩個直達政策工具轉換為市場化工具。發揮跨週期調節能力,支援2022年的經濟增長。

    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在經濟下行壓力根本緩解之前,進要服務於穩,不利於穩的政策不出臺,有利於穩的政策多出臺,做到以進促穩。簡單説,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怎麼發力?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説: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二是精準發力,要致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到府,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靠前發力。現在雖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時間很短,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我們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場關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關切了,不關切就“哀莫大於心死”,後面的事就難辦了,所以我們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個方面也都在發力,我相信我們也會發現一年的時間也挺長的,過了幾個月“經濟下行壓力大”會成為“昨天的故事”。發什麼力呢?

    一是保持總量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促進結構穩步優化。創新和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好“加法”,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信貸支援。

    三是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繼續發揮LPR改革的效能,切實維護存款市場的競爭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穩定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也很重要,因為如果存款競爭無序的話,存款的利率就會特別高。比較差的銀行、經營不好的銀行,拉不到存款,就利用高利率誘惑老百姓存款,這樣就會把存款利率帶高,別的銀行不得不跟上,整個銀行存款秩序或者存款的利率水準會被比較差的銀行引領,所以存款的秩序很重要。另外,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的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所以我們現在下了大力氣,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謝謝。

  • 澎湃新聞記者:

    針對房地産市場的新情況、新變化,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採取了一些措施,請問目前效果怎麼樣?謝謝。

  •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

    去年下半年,恒大等個別房地産企業風險顯性化,受此影響,房地産各類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針對這一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金融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採取應對措施,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工作。二是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産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産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三是出臺《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産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援風險化解和行業出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産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從數據上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産貸款餘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産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産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援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謝謝。

  •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央行週一超預期同時下調了MLF和逆回購利率,請問這是否意味著開啟了新一輪的寬鬆週期,本週LPR是否也會有相應的下調?與此同時,美聯儲釋放出加速Taper和加息的信號,人民銀行是否擔憂中美貨幣政策背離所帶來的資本外流或者人民幣貶值等衝擊,在中美宏觀政策協調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安排?謝謝。

  •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跨週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也相應下行,LPR報價行報價時綜合考慮自身資金成本、風險溢價和市場供求等因素,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我們注意到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也有較強預期,我國的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週期設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穩固,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這些都有助於緩和和應對外部風險。總的看,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

    下一步,人民銀行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根據國內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引導市場主體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謝謝。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請問2021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長有哪些結構性特徵?對2022年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增量有哪些預期?謝謝。

  •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21年,社會融資規模全年的增量是31.35萬億元,比上年少3.44萬億元,但是比2019年多5.68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的力度仍然較大。2021年末,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是10.3%,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與名義的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從結構上看: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保持平穩。2021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增加20.11萬億元,與2020年基本持平,比2019年多3.36萬億元。

    二是債券融資回歸常態,股票融資多增較多。2021年政府債券融資是7.02萬億元,比上年少1.31萬億元,主要是上一年發行1萬億的抗疫特別國債,2021年回歸常態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是3.29萬億元,比上年少1.09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24萬億元,比上年多3434億元。

    三是表外融資減少較多。2021年,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三項表外融資凈減少2.67萬億元,比上年多減1.35萬億元。

    2022年,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謝謝。

  • 經濟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就在昨天人民銀行把逆回購和MLF的利率都下調了10個基點,我想問一下這次下調利率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利率下調之後會起到怎樣的效果?謝謝。

  • 孫國峰:

    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採用市場化招標方式開展操作,中標利率通過參與機構投標産生,利率水準取決於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對央行資金的需求以及市場預期等多種因素。今年以來,人民銀行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強化跨週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1月17日開展了7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增加流動性供給,提前對衝1月份稅期高峰、政府債券加快發行、春節前現金投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其中,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從2.95%下降到2.85%,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從2.20%下降到2.10%。

    此次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體現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通過LPR傳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支援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穩定經濟大盤,保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謝謝。

  • 第一財經記者:

    最近央行發佈的金融數據社融增速下降比較快,我們關注到一些券商發的研報表明,他們認為2022年應當適當刺激融資恢復增速,在您看來2022年杠桿率是不是有可能會企穩回升呢?謝謝。

  • 劉國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21年,在科學有效防疫背景下,穩杠桿促增長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2020年末低7.7個百分點,如果按照季度看的話,已經連續5個季度杠桿率下降。影響宏觀杠桿率有分子的因素,也有分母的因素,分子就是總債務,分母是國內生産總值(GDP),就是説宏觀杠桿率是總債務除以GDP。從分子看,去年總債務水準總體平穩,作為分母的GDP明顯擴大,增長比較快,特別是跟2020年比,GDP增速大幅加快,這對降杠桿作用非常突出。我國疫情防控得力,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韌性不斷增強,這些因素發揮出來,GDP增長就比較快,分母大了,宏觀杠桿率就下來了。

    預計2022年宏觀杠桿率仍然會保持基本穩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當前宏觀杠桿率持續下降,為未來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創造了空間。五個季度宏觀杠桿率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杠桿越低空間越大。從國際上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還是比較好的,經濟增長韌性比較足,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速仍然會快於主要的發達經濟體,這樣的話分母會保持比較大,這就為未來更好保持宏觀杠桿率水準創造了條件。我們將堅持系統思維、統籌協調,立足於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實施好跨週期貨幣政策。謝謝。

  • CNBC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關於購房和房貸有哪些有利的政策支援?第二,關於數字人民幣,想多了解試點和研發的進展如何,比如有什麼交易的日活資訊可以分享?數字人民幣對消費和其他場合會有什麼新的嘗試?冬奧會期間,也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到來,會不會有什麼嘗試?謝謝。

  • 鄒瀾:

    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目前,人民銀行已經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等地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基本涵蓋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東北、西北等不同地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試點有效驗證了數字人民幣業務技術設計及系統穩定性、産品易用性和場景適用性,增進了社會公眾對數字人民幣設計理念的理解。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部署,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把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落腳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上去,讓更多的企業、個人能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價值,充分激發産業各方的積極性。

    您的第一個問題,關於購房政策,房地産最核心的特徵之一是區域性,在房地産長效機制管理框架下,更多地是落實城市政府屬地責任,結合當地市場形勢,因城施策實施房地産調控。所以關於購房政策,可以向各城市政府了解。關於房貸政策,剛才我也簡單作了介紹,還是會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根據長效機制的安排,保持基本穩定。根據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總體要求,穩預期首先就是政策預期要穩。當然,剛才我也提到了,基於去年下半年市場發生的一些變化,各方面尤其是部分金融機構基於對市場形勢、風險演進的判斷,有一些應激反應,所以去年9月下旬以來,人民銀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起,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幫助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判斷市場形勢變化,更好執行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滿足房地産市場合理融資需求。謝謝。

  • 鳳凰衛視記者:

    還是想關注一下貨幣政策的問題。請問一下在昨天降息的基礎之上,央行如何看待下一步降準的空間和可能性,特別是1月份是否有可能繼續降準,一季度還有沒有降息的空間?謝謝。

  • 劉國強:

    謝謝,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關於利率,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特別是2019年LPR改革以來,我國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逐步健全。我建議下一步觀察利率要有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看實際的貸款利率變化,也就是説直接看結果,看看是什麼就可以了。2021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持續優化LPR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增強信貸市場競爭性,有效推動實際貸款利率在上年大幅度下降的基礎上繼續穩中有降,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

    另外一個角度,要看影響利率的因素有哪些,也就是説,分析原因看看為什麼?LPR是由報價行根據對最優質客戶的實際貸款利率市場化報價形成的,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都會影響LPR報價,還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以及存款利率監管等,對資金的成本也會産生影響。2021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7月和12月兩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6月,優化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12月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帶動去年12月的一年期LPR下降了5個基點,就是銀行的資金成本下降,帶動貸款利率相應下降。今年1月17日,人民銀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和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的中標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也相應下行,過兩天,就是20日,商業銀行會給出最優的貸款報價利率。商業銀行對資金成本等各種因素比較敏感,會及時考慮各種因素的最新變化,進行報價。

    借這個機會我想對LPR,也就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再做一些技術層面的補充介紹。LPR只有一個總的,沒有分行業的LPR。LPR有1年期和5年期這兩種期限品種。金融機構發放企業流動性資金貸款等利率定價一般參考1年期LPR,就是投放短期貸款一般參考1年期LPR。發放中長期貸款,比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固定資産投資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等,這些利率定價期限比較長,參考的是5年期的LPR。LPR是一個宏觀變數,它的變動不針對具體的行業。也就是説對所有行業也都有影響,不是針對某個人的,是一個總量性的、普惠性的。它不是為張三量身定做的,也不是為李四量身定做的,但是利率變化以後,對張三、李四乃至對王五都會有影響,所以它是一個普惠性的,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行業和個人。

    關於準備金率。2021年,人民銀行分別於7月與12月兩次全面降準各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長期資金優化了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降準之後,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這個水準已經不高了,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們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應該説存款準備金率的水準都不高了,下一步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作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謝謝。

  • 彭博新聞社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現在利率有比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會不會影響匯率?中方將如何應對這一情況?第二個問題是現在公司借貸的需求是不是疲軟了呢?根據12月數據,我們發現銀行間以及銀行對企業都在進行一些短期的貸款,這是否意味著公司的借貸需求正在變得疲軟呢?謝謝。

  • 孫國峰:

    我來回答這兩個問題。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受市場供求、國際市場走勢等諸多因素影響,市場供求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發揮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主要由市場決定,既可能升值,也有可能貶值,彈性增強,雙向波動,這是人民幣匯率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的體現,也有利於促進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隨著國際金融市場形勢變化,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出現一定的波動,我國作為超大型經濟體,國內經濟穩健發展,為保持內外均衡提供了良好基礎。

    總的來看,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動態均衡。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以我為主,發揮人民幣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引導企業、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關於第二個問題,2021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人民銀行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前瞻發力,通過降準、增加支小再貸款額度、推出碳減排支援工具和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等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12月以來,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做好跨年度政策銜接,再次降準0.5個百分點,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1年期LPR下降5個基點,積極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好“加法”,實施兩項直達工具的接續轉換。這些措施既有助於2021年穩定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也有助於跨週期助力2022年平穩開局。2021年全年新增貸款19.95萬億元,同比多增3150億元,在2020年新增貸款較2019年同比多增2.8萬億元基礎上,進一步同比多增,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持續加大。因為2020年貸款已經比2019年大幅度地同比多增,所以2021年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的同比多增。2021年12月當月新增貸款1.13萬億元,同比略有少增,主要是2020年應對疫情期間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力度較大,貸款基數比較高。從歷史規律來看,12月往往是貸款小月,2016年到2019年12月份平均的新增貸款不到1萬億元,所以2021年12月貸款與疫情前年份相比力度仍是增大的,體現了政策靠前發力的成效。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跨週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隨著人民銀行出臺各項政策效果的顯現和積累,金融機構將增加對實體經濟貸款投放,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強,信貸資源將更多流向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謝謝。

  • 阮健弘:

    剛才這位記者提的第二個問題,我還可以再補充一些數據。

    去年末,企事業的本外幣貸款餘額的增速是11%,比上一年是低了1.4個百分點,但比2019年末高了0.5個百分點,全年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量是12.14萬億元,與上一年增量基本持平。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9.24萬億元,同比多增了4642億元。

    我們再來看看中長期貸款的實際投向,從實際投向的情況來看,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中長期資金的支援力度仍然比較穩固。具體來看:

    第一,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快速增長。2021年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1.8%,比全部産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速要高18.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製造業貸款1.67萬億元,同比多增3005億元。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是32.8%,全年新增3643億元。

    第二,工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提升較多。2021年末,工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長是22.6%,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全年新增2.49萬億元,同比多增6503億元。

    第三,基礎設施業的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2021年末,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的增速是15.3%,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3.82萬億元,同比多增7346億元。

    第四,不含房地産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水準。2021年末,不含房地産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15.4%,比全部産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高1.7個百分點,全年新增5萬億元,同比多增2618億元。謝謝。

  • 劉國強:

    關於第一個匯率的問題,我再補充幾句,供你參考。現在觀察匯率變得越來越難了,比如原來人民幣和美元匯率關係的互動是比較有規律的,經常出現蹺蹺板,也就是美元升一點,人民幣就相對貶一點。2021年出現了幾次美元走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這好像不可理解,短期的觀察難度增大。但這又在情理之中,比如説經濟增長去年比較快,貿易順差比較大,尤其是前期大家預期都比較好,所以支撐了人民幣走強,這就導致短期出現了美元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但是,如果把這個時間拉長成一個階段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總體還是合理均衡、雙向波動,所以從更長週期來看並沒有改變什麼規律,只不過短期的測算、短期的預測就顯得更難了,長期來看還是一個比較平穩的。

    另外,中國是大國,持續的單邊升值或持續的單邊貶值,在大國很難出現,在中國更不可能出現。因為我們的宏觀調控是有度的,我們也沒有大水漫灌,還是按照經濟規律做事,微觀的市場機制也比較有效,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干擾因素,但總體上還是合理均衡、基本穩定。謝謝。

  • 邢慧娜:

    感謝幾位發佈人非常專業也非常詳盡地回應和介紹,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兒,也謝謝各位媒體朋友們。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購買圖片版權作品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