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相關企業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于中國天津市,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産和銷售速食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産業的經營。

    康師傅公司1996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目前最大股東為頂新控股有限公司,佔有股份達33.27%,其次是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佔股33.18%。

統一速食麵半年虧1億:遭康師傅市場狙擊

     統一企業中國近日發佈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儘管其上半年營業額同比略有上漲,但凈利潤卻大跌38.2%。其中,速食麵業務在被康師傅“隔空喊話”宣戰下,虧損擴大至上億元。[詳細]

統一企業半年虧損過億 虧損或持續到2015年

    統一速食麵業務的持續並擴大虧損,也顯示出價格“血戰”更加血雨腥風。康師傅展示了要搶奪市場份額的野心,統一需要促銷以應戰,速食麵的虧損甚至有可能要持續到2015年。[詳細]

涉事公司

    1967年7月1日,統一企業正式成立於台南市永康區,1992年開始在大陸投資設廠。公司産品主要有飲料和速食麵。

統一創始人

    高清願(1929年5月24日至今),台灣企業家,祖籍福建漳州,統一企業的董事長,國立中山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創立台灣“統一”集團。

公司業務全面下滑

①速食麵業務虧損加速

統一企業上週末發佈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儘管其上半年營業額同比微有上漲,但是凈利潤卻大跌,其中速食麵業務在與康師傅隔空點名宣戰下,虧損額擴大到超過1億元。

統一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123.67億元,同比上升1.33%;凈利潤3.5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8.2%。其中,速食麵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虧損額為1.1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1.42億的虧損額。[詳細]

②奶茶産品增速放緩

在速食麵業務虧損之外,統一在另一個創新産品奶茶上也面臨增長匱乏的困境。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一方面從整體飲料市場而言,飲料市場本身常規性增長就比較平淡,今年市場飲料品類增長較快的是涼茶、主打健康的養生茶等,奶茶吸引力在下降;更為關鍵的因素則主要是阿薩姆奶茶已經推出三年時間,在産品週期上它過了成熟期高峰開始緩慢回落。”[詳細]

③礦物質水業務被逼出市場

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內地速食麵整體市場銷量首現下滑,統一速食麵業務虧損加劇,未來將聚焦中高價位的速食麵和包裝水,並計劃在退出礦物質水市場。

據悉,國家衛計委公佈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徵求意見稿,根據該意見,"飲用礦物質水"這一稱謂或將不得再使用。業內分析認為,若意見稿最終實施,相關企業將面臨更改産品包裝。 [詳細]

産品屢曝品質問題

面碗外層用廢紙

     調查報告顯示,市場上很多速食麵碗外層使用了非食品級用紙,統一、辛拉麵、康師傅、今麥郎等主流品牌全部中招。統一稱其符合標準。[詳細]

包裝暗藏塑化劑

   統一、味全等乳品被曝含抗憂鬱劑、塑化劑等。台灣媒體報道稱,根據調查檢測,台灣6成鮮奶都殘留抗生素等來自乳牛的治療用藥,涉及的品牌包括統一、味全和光泉。[詳細]

泡麵超保質期

    據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消息,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今日發佈《2013年10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粧品資訊》的公告,顯示統一生産的多類産品因超過保質期被銷毀。[詳細]

油包被曝含重金屬

    各泡麵的油包都含銅、鉛、砷、汞等重金屬。包括“康師傅香辣牛肉湯麵”、“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等,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醬包的含銅及鉛量最高。[詳細]

統一的虧損之迷

銷售成本大漲

    統一在財報中表示,速食麵業務虧損主要由於銷售成本上升。而行業數據顯示,近年速食麵整體市場增速也在放緩。儘管統一旗下老壇酸菜牛肉麵市場份額在增加,但由於居高不下的銷售成本使其整體速食麵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詳細]

産品創新能力不足

    統一方面表示,與速食麵的第一消費大國南韓相比,前者每人平均消費量為70包,而我國還不足30包,因此,速食麵在我國還具有很大的潛力。對於行業整體下滑的原因,統一方面表示,是因為行業近幾年來的創新不夠。[詳細]

企業內部管理不力

    對於統一速食麵業務虧損的原因,業內曾推測可能與其新推出的業務獎金掛鉤有關。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稱,業內認為,“聽説他們一線業務調整了獎金機制,希望以此驅動業績,但是不排除可能是獎金制度設計失當,使得公司業績成長和獎金髮放支出不匹配。”[詳細]

速食麵市場面臨萎縮

    依靠老壇酸菜面,統一企業在競爭激烈的速食麵“紅海”大戰中突圍,然而如今老壇酸菜的味道似乎開始消退了,與此同時,統一企業的速食麵業務也陷入了一場危機之中。[詳細]

速食麵老大之爭

一、不惜虧本搶地盤

經過激烈的爭奪,統一速食麵的市場佔有率比前幾年有所提升。根據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統一企業速食麵的市場佔有率是13.3%;隨後的2012年,借助老壇酸菜牛肉麵的崛起,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5.8%,增加了2.5個百分點。

此外,據統一企業上半年財報顯示,統一速食麵的市場佔有率從2012年上半年的15.1%上升到2013年上半年的16.9%,提高1.8個百分點。不過,該企業的速食麵業務卻出現了6031萬元的虧損。[詳細]

二、“互黑”降低商品認同度

一場“零和遊戲”,令兩個大佬之爭愈演愈烈。先是統一董事長羅智先以“那位同學”暗指康師傅,提出批評;隨後引來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老二不聽話”的反擊。兩位掌門人的公開喊話,讓外界猜測新一輪的“康統大戰”可能隨時引爆。

康師傅、統一兩家企業之間的戰火蔓延到了各個領域,以至於如果哪一年沒有聽到康統開戰的消息,市場上都會覺得少點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這兩家同根于台灣的企業纏鬥不息?[詳細]

圖解“康”“統”大戰

出品:中國網産經頻道 日期:2014年8月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