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宣佈已經收購1號店餘下股權,全資控股該電商平臺,完成其在中國的電商佈局。而到9月,1號店離職人員的專屬微信群"1號人物"已經開到第3個,離職人數也突破了1000人。
據近期離開1號店的一位員工透露,1號店的流動今年以來一直都有,經歷了年初的高官離職潮後,元老級的員工盡數離開。然而,人員流失還是止不住,繼兩位創始人離開後,1號店人心動蕩,大量中層以下的員工也在收拾包裹走人。離職員工涉及的部門很廣,包括1號商城、3C産品部門、技術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行業趨於穩定,人才流動性也不再像三四年前那麼強烈,被挖走的可能性不大。
"沃爾瑪認為1號店人員冗沉,想要精減,不過還沒等到裁員的時候,大家都走了。"一位剛剛從1號店離職創業的人士向透露,"現在1號店是排隊離職。"據他介紹,人力、1號商城、團購、3C等多個部門都有員工離開。"好多高管和中層都走了,原來的項目執行不下去,也只好離職。"談及離職原因,有前1號店員工稱,"並沒有被迫離職,但工作環境已經和以前不一樣,而且很多獵頭在挖人,工資至少加三成,有的翻倍,只有加錢才能留住人。老闆都離職了,講企業文化沒人聽"。據透露,阿里巴巴、京東、本來生活、微店,甚至傳統超市也成為1號店離職員工的去向。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1號店創始人于剛離開的消息數次傳出,雖然每次都被否定,但不可忽視的是,1號店高層已經開始動蕩,隨著消息慢慢確鑿,離職員工也已經從高層向中層蔓延。在上述離職員工看來,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發展得讓人迷茫。"1號店雖然也做了其他品類,但主要的商超品類只能增加成本,流量沒有辦法貨幣化,一直在賠錢。虧損比例不會隨著規模增大而降低。"在該離職人員看來,沃爾瑪全資控股後,業務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引流的資金也變少了,"1號店的最終價值在於教育了市場"。
據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最新掛牌資訊顯示,華潤集團旗下華潤深國投投資有限公司擬以合計33.35億元的掛牌價格,轉讓其所持有的21家沃爾瑪35%的股權項目和相關債權,值得注意的是,廣東、湖南、河南、湖北、安徽、河北、重慶、瀋陽、江西等地的9家沃爾瑪35%股權掛牌價格均為1元。
記者發現其中有8家去年出現虧損;在凈資産方面,今年前5個月,這9家公司均為負,其中沃爾瑪瀋陽凈資産為-1.4億元,沃爾瑪重慶凈資産為-1.29億元。
截至5月底,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凈資産19.8億元,評估價值60.6億元,35%的股權對應價值21.21億元。該價格相對凈資産增值不到3倍,低於目前A股生鮮超市永輝超市、紅旗連鎖等估值。作為合資公司的大股東,沃爾瑪是否會受讓上述股權,對此,沃爾瑪方方面表示:"充分尊重合作夥伴的投資決策","我們合作夥伴轉讓其少數股權不會影響沃爾瑪在中國的經營發展"。
因深國投在公開市場拋售股權,沃爾瑪在華部分門店業績也遭到嚴重"走光"。就如河南沃爾瑪,其核心資産為鄭州未來路店,2009年4月成立。在深國投公告中,該店2013年、2014年、2015年5月末的銷售業績被披露,其年銷售規模在1億元左右,利潤則分別是-564萬元、-771萬元、-370萬元。與此同時,該店凈資産總額為-4148.48萬元。也就是説,它資不抵債了。
那麼,在超市業中,沃爾瑪鄭州未來店的業績數字代表何種水準呢?某外資超市河南區發展總監的解讀是,"已超過關店業績的底線"。誠然,在沃爾瑪中國400余家門店大盤裏,9個虧損項目或為九牛一毛。但值得注意的是,這9家店都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市場,如武漢、長沙、瀋陽、廈門、南昌、鄭州等。與此同時,它們之中的多數開業運營在5年以上,如瀋陽店已運營了14年。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佈的《2014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顯示,2014年沃爾瑪銷售額7,237,558萬元,增長率0.2%,排名第三;而排名的第一華潤萬家銷售額增長率12.6%,排名第二的康成投資(大潤發)銷售額增長率6.9%,排名第6和第10的本土超市永輝和物美的銷售額增長率分別達到22.6%和11.3%。沃爾瑪已出現增長乏力的跡象。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主任王耀分析認為,外資零售企業在我國的零售業消費市場影響力大幅下降,2013年進入百強的外資零售企業共有20家,數量比上年減少兩家,20家外資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516.4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比重為16.0%,較2012年下滑1.2個百分點。2014年進入百強的外資零售企業共有19家,數量比上年減少1家,19家外資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330.0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比重為12.8%,較2013年下滑3.2個百分點。
"外資零售企業在國內多少都會遭遇本土化問題,而國內零售企業、尤其是區域零售企業崛起,給外資零售企業增壓的不僅是消費市場的競爭,還有市場資源的爭奪,這方面外資不僅已經失去優勢,甚至處於劣勢。"王耀説。
在本土化方面,沃爾瑪一直做得不夠好。沃爾瑪曾經試圖在中國複製它在世界各地的每家分店採用的一貫的經營模式和文化理念,但這在中國明顯不適用。去過沃爾瑪的人都會發現,不同城市不同店舖的佈局和産品擺設基本類似,沒有根據當地的購物習慣和特色進行個性化的佈置。反觀華潤萬家或者物美等超市,在不同城市的超市都針對這個城市的消費習慣、風土人情進行個性化的配置,而且持續的打折促銷活動也吸引了更多消費者。
業內人士曾表示,"沃爾瑪在業態方面並沒有研究出來與中國市場結合比較有特色的東西,以至於在中國零售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後,業績增長乏力。其實沃爾瑪本土化表現應該引入更多在美國成熟的業態,多層次佈局中國市場不同的消費層,實現對消費者的多元化佈局。"
令沃爾瑪陷入中年危機不僅僅是本土化失敗,電商的衝擊、零售業的整體不景氣等外部原因也不容忽視。
受電商衝擊,2014年以來,中國零售業迎來了最黑暗的時期:2014年全國主要零售企業關閉201家門店,同比增長474.29%,創歷年之最,2015年上半年零售企業已關閉121家。而最大的實體零售連鎖店沃爾瑪的市值被最大的線上零售商亞馬遜超過,也説明電商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商業形態和力量。
而在另一邊,中國本土的傳統零售業也在與線上巨頭抱團取暖,比如永輝和京東,比如阿裏和蘇寧,對於這些曾今的外來巨頭無疑也是巨大的衝擊。而沃爾瑪接手1號店後,似乎並沒有出現預期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局面,中國電商領域的一席之位看起來也遙遙無期,更糟糕的是,1號店一直在燒錢。
實際上,沃爾瑪也越來越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4月末,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表示,"希望實體店和電商能夠結合起來發展。"6月5日,沃爾瑪在深圳正式推出了電商平臺"速購",包括手機APP"沃爾瑪"、門店自提的"速購服務中心"。7月23日,沃爾瑪宣佈全資控股1號店,發力電商。
問題是,雖然沃爾瑪希望將一號店打造成其電商平臺,通過1號店發力電商,但不論是1號店自身實力還是沃爾瑪的管理能力都存在諸多挑戰。首先,自2012年沃爾瑪成1號店最大股東後,就一直鉅資支援1號店。2014年,1號店銷售額200多億,行業排名第七,但規模僅相當於京東的1/6。而且,1號店近2年的核心業務——快消品受到沃爾瑪的嚴格控制,已逐漸喪失了競爭力。
其次,沃爾瑪存在物流短板,發展電商沒有強大的物流做支撐,與阿裏、京東等競爭對手相比,成本更高,優勢不明顯。此外,1號店內部的持續動蕩暴露了沃爾瑪管理方面的漏洞。沃爾瑪宣佈全資收購1號店至今,仍然尚未跟員工有過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具體交流,"只要一天不宣佈具體計劃,員工懸著的心就一天不能放下,這家公司就依然處於動蕩中。"本身競爭力就不強的1號店內部持續動蕩無疑將制約沃爾瑪的電商擴張之路。
當年逾50的中年沃爾瑪遇上20齣頭的青年電商圍城,要殺出重圍,沃爾瑪勢必將經歷一場苦戰。
(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經濟參考報、北京商報、廣州日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