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兩面針陷多元化泥沼

2014-1-21  第022期

曾被譽為國産牙膏第一品牌的兩面針,在鼎盛時期,佔據過全國第三的位置,但從2007年,兩面針開始走下坡路,截至2012年上半年,市場份額跌到不足1%……最近幾年,兩面針更是陷入了“雙面膠”的困境之中,一方面,牙膏等日化主業不振;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努力不僅未見成效,反而深陷泥潭。[詳細]

困境一:牙膏主業不振 市場份額下降

“一口好牙,兩面針”曾經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語。兩面針在鼎盛時期,佔據過全國第三的位置,可從2007年,兩面針開始走下坡路,截至2012年上半年,兩面針牙膏市場份額已跌至不足1%。

高端策略難挽敗局

2013年初,鐘春彬出任公司董事長,開始走高端策略,並以最高售價達59.9元/支的“兩面針中藥消腫止痛牙膏”殺入中高端牙膏市場,試圖重塑其核心産品的競爭力,但諸多跡象表明,高端路線難挽敗局。

根據此前記者獲得的資訊顯示,“兩面針中藥消腫止痛牙膏”缺乏價格優勢,其在淘寶天貓商城的月銷量僅46件,而與其類似的“雲南白藥牙膏”則達到了1060件。

另據了解,兩面針在此之前曾有走高端渠道的計劃,但最終因為競爭激烈和自身的問題導致失敗。業內人士認為,兩面針再次選擇採用高端策略,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中高端牙膏市場價格走高,利潤比普通牙膏高。雲南白藥牙膏等走高端渠道的産品毛利率高達90%左右,而兩面針此前走流通渠道的産品毛利僅40%,這還沒有除去行銷渠道費用。

昔日主業縮為事業部

在鐘春彬執掌兩面針後,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將兩面針之前的八個産業板塊,整合成了五個。

而按照之前八大業務板塊的設置,兩面針牙膏屬於口腔護理用品産業,為單獨的一個業務板塊。而整合之後,兩面針牙膏和洗滌用品産業、旅遊用品産業一道被歸入大日化板塊。

兩面針員工介紹説,在公司的管理結構上,以前的口腔護理用品産業被縮為口腔事業部。換而言之,兩面針昔日發家的主業——兩面針牙膏,已經淪為大日化板塊下的一個業務分支。

資料顯示,早在1985年,兩面針每年的牙膏銷售量就已經達到了1億支。2003年,兩面針銷售額達4.3億元左右,當年的兩面針中藥牙膏産銷量更是突破了5億支,佔國內牙膏市場規模的13%。但從2007年,兩面針開始走下坡路,截至2012年上半年,兩面針牙膏銷售收入僅有0.46億元,市場份額跌至不足1%。

在記者走訪中發現,在廣州地區的家樂福、華潤萬家等生活購物超市,難覓兩面針牙膏的蹤影,昔日國産第一的牙膏品牌,已經難以與高露潔、佳潔士、雲南白藥等牙膏品牌相抗衡。

困境二:多元化陷困局 介入領域虧損纍纍

2000年之後,在國外日化巨頭寶潔、聯合利華等的擠佔與蠶食下,兩面針已經淪為二線品牌。為了應對巨頭挑戰,該企業于2003年開始了多元化經營之路,本想通過多元化扭轉市業績頹勢,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業務大面積虧損

2007年年報中,兩面針高調宣稱:“公司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取得了有效突破,已經形成‘出口貿易、房地産、實業及資本運營四大板塊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的局面。”

2008年,新任董事長馬朝梅上任,讓兩面針的多元化向縱深推進。兩面針足足涉足了口腔護理用品、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制漿造紙和房地産八大産業。

雖然早在多元化戰略之初,就有投資者對兩面針的決策提出過質疑,但兩面針總裁林鑽煌在接受外界採訪時明確表示,“兩面針多元化經營不會拖累日化主業,相反,兩面針即將迎來反擊國際日化巨頭的最好時機。”

但業績下滑的現實,逐漸顯現出來。

2007年,兩面針涉及牙膏、藥品、家庭衛生用品洗滌用品、房地産等業務的主要控股及參股的7家公司中,有5家虧損;2008年,其主要控股及參股的8家公司中僅有2家盈利;2009年,其主要控股的9家公司中有5家虧損;2010~2012年,主要控股公司維持為9家,但是只有3家表現較為優異。

進軍紙業最失策

兩面針多元化發展路徑中,走的最為失策的一步當屬發展造紙業務。2009年3月,兩面針發佈公告稱,擬以2.2億元投資組建柳州兩面針紙品有限公司。

成立於1968年的柳州造紙廠,在收購前的2005年、2006年、2007年,凈利潤分別為-817.2萬元、-1541.92萬元、-3364.36萬元。

對於這宗資産注入,當時就有投資者公開喊話,“兩面針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廢品收購站’。”

收購後的第一年即2010年,兩面針的紙漿及紙品業務虧損高達2376萬元;2011年營業收入為2.45億元,但成本高達2.70億元,仍處在虧損狀態;2012年中報顯示,紙漿及紙品業務凈利潤為-2632萬元。

困境三:公司存在多處硬傷 各種疑團待解

1992年到1995年,高露潔與佳潔士先後進入中國,隨後聯合利華收購上海牙膏廠的“中華”品牌。之後,兩面針的市場佔有率就一直處於下跌的狀態。

品牌老化影響銷售

隨著日化市場的競爭日益舒展開來。國外品牌新穎的産品理念和密集的廣告投放,削弱了兩面針“中藥護齦”理念的江湖地位。“一口好牙兩面針”,生活氣息濃重的廣告語,拉近底層大眾的同時,卻又與新生代的消費人群劃開了鴻溝,低價、低端的兩面針品牌在慢慢地老化。

與品牌黯淡相伴隨,兩面針在渠道建設方面愈發萎靡。當前,兩面針的産品基本上被擠向了三四線市場,以中小城市及農村的銷售渠道為主。而且兩面針産品價格控制不合理,經銷商利潤過低,再加上市場熱度不高,越來越多的經銷商放棄了兩面針,選擇更暢銷的品牌。至於日化消費的主流場所商場和超市,其入場門檻越來越高,讓更多的國外品牌佔據了更有利的銷售位置。

管理體制制約發展

品牌在老化,管理層也在老化。2005年,岳江帶著在寶潔12年的經驗出任兩面針CEO,但高管盜竊、公司業績造假等亂象接踵而至,導致岳江任職三年即匆匆離任。同時退出的還有兩面針創始人梁英奇。之後接班的董事長的是馬朝梅,當前接班的則是另外一個外行鐘春彬,前者出身化工行業,後者則出身於機械行業。

在充分競爭的日化行業,國企凸顯出了對市場競爭的種種不適應,通過管理層的種種紛擾可見一斑。

事實上,兩面針的董事長等公司高管都是由政府任免,而這些高管不一定了解市場和企業經營。另外兩面針的決策比較封閉,它處於柳州,接受的資訊量少,接觸的鏈條也較少。

經營戰略屢屢失誤

兩面針內部也認為國企在完全競爭市場難有優勢,只有在資源導向型和偏壟斷性的市場上才有競爭的優勢。

所以,兩面針實現多元化戰略,從日化轉到其他行業也是很正常的,也算是理性的選擇。但日化行業專家高劍鋒認為,兩面針多元化無可厚非,可是其涉及的各行業多為週期性很強的産業,一旦經濟不景氣就很難有迴旋的餘地,這帶有很強的投機性色彩。而且遺憾的是,其投資的各産業之間幾乎沒有協同效應,不僅主業和副業之間沒有關聯,副業與副業之間也無多少關聯,這樣就等於放棄了其多年的積累,重新進入了多個自己並不甚了解的行業。把企業的實力全部打散,繼而出現集體虧損的情況,這也不就足為奇了。

發展至今,兩面針牙膏的業務收入已經被紙業、蔗糖超過。或許,兩面針的造紙、醫藥、制糖會給兩面針帶來改觀,但是沒有體制上的變動,引入産業資本和行業團隊,重整行銷策略與渠道體系,兩面針的日化産業將繼續墮落。

公司簡介

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起源於1941年成立的亞洲枧廠等5家小型私營肥皂廠;1956年經公私合營組成"柳州市肥皂廠";1963年肥皂廠更名為"柳州市日用化工廠";1978年其牙膏車間分離,單獨組建"柳州市牙膏廠";1980年新廠建成;1994年改制為股份公司;200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行業內首家上市企業。

董事長

鐘春彬生於1958年,曾在廣西首家上市公司柳工任職多年,位至柳工集團副總裁。鐘春彬曾任柳州市産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支部書記,廣西柳州銀海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2013年年初當選兩面針董事長。

其他高管
姓名 職務
林鑽煌 總裁
王為民 副總裁
莫善軍 財務總監
吳堃 副總裁
覃解生 獨立董事
覃程榮 獨立董事
何小平 獨立董事
莫瑞珖 職工董事
劉梅瓊 監事會主席
近幾年業績數據
時間 營業收入 營業利潤 牙膏營收
2013年(1-9) 8.73億 0.16億 --
2012年 12.27億 0.38億 0.77億
2011年 11.15億 -0.036億 1.05億
2010年 9.36億 -0.25億 1.01億
2009年 7.13億 0.028億 1.12億
2008年 5.66億 -0.38億 2.01億
2007年 4.3億 7.42億 1.78億
實時行情走勢
聯繫方式

策劃:雨田
電話:68735078
郵箱:zhangsl@china.org.cn
官博:http://t.qq.com/chncaijing
出品:中國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