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潘公凱
潘公凱
潘公凱,1947年出生於浙江寧海,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之子。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術教育家。曾出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潘公凱先生自幼受父親潘天壽的熏陶,耳濡目染與言傳身教之下,將對藝術的探索與傳統文化中的修身之道相結合,以兼具理性與理想主義情懷的探索精神和不懈努力,對中國傳統水墨藝術進行了創造性的轉化。然而,狹義的“藝術家”定義並不足以概括潘公凱涉獵廣泛的藝術生涯,他在中國美術史的現代性研究、西方當代藝術理論研究及觀念作品創作,以及當代建築設計三大領域中豐富而深入的實驗性創作和研究成果,足以使他成為當今中國最獨特的藝術家個案之一。這些學科領域間雖然存在不小的跨度,但對潘公凱來説並不是各自割裂孤立的嘗試,而是在人生際遇下踐行其藝術理想的延伸與探索;這一探索反過來又為其藝術研究與創作的深入提供了滋養。
潘公凱先生在創作現場
在自由寬鬆的家庭氛圍影響下,潘公凱先生最初的興趣並不在藝術。他年輕時醉心於研究理工學科,熱衷動手製作,甚至經常自己拼裝機械錶、電子管收音機、飛機模型等複雜的玩意兒。直到初中畢業,美術老師覺得他有畫畫的天分,自作主張幫他報名參加浙江美術學院附中的入學考試,並取得第一名的成績,才正式開始了美術訓練,真正開始學習國畫則是在“文革”結束之後。潘先生早年學習寫意人物,後專注于水墨花卉;早期作品多以“蓮”、“荷”為表現主題,並開始有意識地與其父的繪畫圖式拉開距離。他在傳統“文人氣濃厚又有力度”的筆墨之上,融入具有現代構成意味的形式語言,在追求筆墨精神內涵的同時,將筆墨自身特有的韻味和其作為形式語言的豐富表現力近乎發揮到極致。這種在傳統水墨精神基礎上所做的新的探索,也使其作品在形式與語言風格上自成一體。
潘公凱,《新放》,180cm x 180cm,2007
自十九世紀中期開始,伴隨中國社會一系列突變與轉型,以及二十世紀西方現代藝術的大量涌入,中國畫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其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與文化語境遭到顛覆,自律性的演進也因此被阻斷。以潘天壽、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為代表的一批知識精英,面對時代變革主動承擔起了文化傳承的責任,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對中國畫的筆墨程式與審美意趣做出了不同面向的突破與改革,為這一處於時代危局中的古老傳統創造了新的生機。對於當時出現的以西畫改造中國畫、中西融合的思潮,潘天壽先生提出了“拉開距離,兩端深入”的主張,即中西繪畫各自都應有深入的研究,但應保持距離;“……個人風格,要有獨創性。時代思潮可以有世界性,但表現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形式風格還是越多樣越好。”其對於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主張也深深影響了潘公凱先生,他提出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路”課題,即源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對中國畫改革路徑的思考。該研究將知識精英對中國美術變革圖強進行的自覺的探索實踐歸納為“傳統主義”、“融合主義”、“大眾主義”和“西方主義”四條線索,為梳理和認識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形態提供了新的框架與結構。該課題成果已出版為藝術史專著《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和文獻圖集《中國現代美術之路圖鑒》。
潘公凱,《君子風雅圖》,69cm x 420cm,2015
在“兩端深入”這一藝術與學術發展策略的影響下,潘公凱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往美國考察西方現當代藝術,對其發展脈絡、存在形態、內部結構與本質、藝術與生活的邊界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與思考。這一經歷不僅促進了他對如何構建中國美術現代形態問題的解答,同時也為其藝術創作中的跨界實踐提供了諸多探索的方向。近年來,潘公凱先生進行了一系列跨媒體、多形式的藝術嘗試。2010年10月,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個展“錯構•轉念——穿越杜尚”,即源於他對藝術的本質與邊界問題,以及現代藝術體制與現實之間關係的反思。2013年,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的個展“彌散與生成”中,潘公凱全面展示了他的水墨創作、史論研究、裝置藝術與建築設計等多個維度的藝術探索,以個體的實踐探討在當今文化解構化、碎片化、扁平化的全球化時代,新的文化結構生成的可能性。
潘公凱,《坐忘之舟》,裝置,2013
2015年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邊的本博宮(Plazzo Bembo)舉辦的展覽“氣韻非師”(Learn From Masters)中,借助影像、聲音、器物與氣味等元素所構建的“跨時空”的並置空間,呈現了中西藝術傳承方式的差異,探討中國傳統文脈下藝術的內涵,以及其對未來文化發展可能存在的啟示。
“氣韻非師”展覽現場
立足於藝術領域,潘公凱先生一直在多方探索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出路,上述嘗試只是其中路徑之一。在這一探索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開闊的視野,推動中西藝術間的相互觀照,並在文化的交織互動中,多層面地實踐著其藝術與人生理念。
在此次“公共藝術展”中,潘公凱先生將展出其裝置作品《融》,同時還將與知名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先生完成首次跨界合作。《融》曾于2011年在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出,它以潘公凱先生創作的巨幅水墨荷塘為背景,投射在水墨之上的是其所寫的《論西方現代藝術的邊界》英文版。動態的英文文本如雪花一般落入水墨荷塘之中,逐漸堆積後又隨之消融。譚盾先生則將為此次博覽會的開幕音樂會擔任指揮,由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演奏其近期創作的曲目,現場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參與到作品演奏之中。《融》將以全新的展示方案呈現,與交響樂作品形成獨特互動。這次視覺與表演藝術領域兩大藝術家的合作,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最終呈現效果如何,讓人十分期待。
作品《融》在“彌散與生成”及“威尼斯雙年展”現場
“2016藝術中國匯:紐約國際藝術與創意博覽會”主題為“用藝術理解中國”(Understanding China in Art),旨在以藝術的形式呈現當代中國社會文化發展面貌,同時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公共藝術展”是此次博覽會的核心板塊之一。展覽特邀譚盾、潘公凱、姜傑、段海康四位知名當代藝術家參展。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皆以具有開拓性的藝術實踐,創造性地將傳統與現代間的斷裂與延續、東方與西方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個體與社會的互動轉換為可以共用的藝術資源;在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的同時,為觀眾帶來更為深刻和豐富的藝術體驗,並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對話與理解。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為您帶來此次參展藝術家的系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