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姜傑

    姜傑

    1965年生於北京,1984年7月畢業于北京市工藝美校特種工藝專業,1991年7月自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畢業後就職于本院雕塑創作室,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結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作品公共收藏包括:日本福岡美術館、丹麥婦女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廣東美術館、北京東方廣場,中國中央芭蕾舞團,深圳華僑城等。其他作品也曾被美國、法國、德國等地的私人所收藏。

“雕塑給了我觀察世界的角度,雕塑給了我世界觀。一個立體的世界,物體、陰影、生命穿梭其中,動與靜相互映襯。還記得我第一次走進雕塑工作室.便被雕塑所吸引。一群學生正圍著模特兒做練習,他們一邊從不同的角度仔細觀看模特兒,一邊捏弄著手中的泥巴。泥巴從無形到有形,好像獲得了情感的聲音。雕塑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行為。我第一次拿起雕塑刀,面對泥土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忽然參與到一種創造的秘密當中。這種創造的秘密一定曾經為多納泰羅、羅丹、馬約爾、馬利諾•馬利尼、曼祖、亨利•摩爾等許多藝術大師所擁有。我感到自己正和他們相貼近,我感到自己在分享他們創造的秘密。"

                                                                                  ——姜傑

作為當代傑出的雕塑藝術家,姜傑在用女性視角審視世界的同時,亦能超越性別;她的作品既流露出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感,也能直指生命本真的脆弱與無奈、矛盾與張力。從早期以嬰孩或兒童為創作題材的作品,到近期被稱為“海明威式的強悍之作”的《大於一噸半》,她不斷打破外界對於女性藝術家、對於雕塑美學的界定與認知,以一種極具震撼的方式,呈現出生命中最為脆弱、衰敗和易逝的一面。

在當代藝術家中,姜傑作品數量不算多,但是跨越極大,也很少重復。“嬰兒”或“孩童”形象經常出現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她在作品《在》中創造的人物形象稚嫩可愛,乍看是一孩童,細看卻更像是一個老人,眉目之間流露出略顯疲憊的憂鬱與無奈。這一形象來源於她的生活經歷,將剛畢業由學生向社會人轉變過程中,對於自我認知、社會身份與人生思考中的不解、迷茫與無奈,以巨大體量、面容複雜的“嬰兒”形象呈現出來;帶有紀念碑性的雕塑體量與嬰兒本應作為柔軟、懵懂的弱小存在形成反差,其中表現出來的心理、情感與外在身份的割裂、錯位、糾結與無奈,實際也是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人“成長”經歷的映射。


《在》2001

《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姜傑2006年完成的一件作品,作品中人、牛、馬、豬等哺乳動物是剛出生的狀態,在生命之初的混沌階段相互堆擠著鋪散在稻草上。姜傑認為稻草和生命有一定的關聯,在這裡卻被用來呈現一種生命脆弱、易碎、卑微與依賴的一面。在闡述這件作品時,姜傑運用了波蘭女詩人申博爾斯卡的詩句:“他們卑微的靈魂並不會在夜裏來恐嚇我們,他們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這件作品在帶來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激發了觀者內心深處的悲憫,對人與人、人與動物、生命與生命,以及生命與死亡産生更多的思考。


《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 2006

    雕塑對於姜傑來説,不僅僅是被觀看的作品,而是一種媒介,是一個注入了情感與體驗的開放空間。《大於一噸半》既是姜傑一次極具顛覆性的轉型,同時也來自於她所有經歷的集合和對現實的領悟。這件長達48米,近兩噸重,耗時九個月完成的作品,以一種具象卻又超現實的方式,避免了極易落入的符號性指涉,將性器、慾望、暴力、生命、衰老與死亡等種種話語融入其中,開創了一個巨大的語義空間。在體量龐大的造型、儀式化的光影效果與軟性材料的複雜對峙與共生中,藝術家對於“慾望”作為一種生理、神話、歷史、權力符號的悖繆本質做了視覺性的考察,由此創造的景觀則令人深為震撼。評論家與藝術家同行在震驚之餘對作品做出了不同的揣測與解讀。“這是一個觀念形成的思想活體,還有一個巨大的顛覆,是一個割禮,是閹割”,詩人歐陽江河説。“那天有人説這個好像蛇,但不是有活力的蛇,屬於生命後期。它跟一種腐敗非常有關,可能是某種政治、性交易或強姦的東西,它可能跟一種愛情有關,諸如此類。”藝術批評家尹吉男説。藝術家展望則從材料的異質感角度,認為用蕾絲、細紗布等一層層包裹起鋼架樹脂合成的厚重之物,呈現了一種自然流動的美學,而鐵鉤吊起柔軟脫骨的表皮的形態,卻有一種觸動神經的質感。

《大於一噸半》2014

從1994年參加“雕塑五人展”起,姜傑即萌生了讓雕塑不再僅是架上雕塑,而應與自我、社會發生直接關聯的想法。《平行男女》(1996)、《長征•肖淑嫻》(2002)、2004年前後開始用“瓦當”創作的系列裝置作品等,皆延續了這一探索。對於個人經驗中的過往記憶、對經驗的篩選、對生命的領悟,都是貫穿其作品的線索。她同樣擅長從歷史中尋找創作資源,以個體的經驗與命運,喚起時代所構建的公共記憶。

此次將於“紐約國際藝術與創意博覽會•公共藝術展”中展出的《向前進•向前進》即是這樣一件作品。這件作品源於姜傑要為中央芭蕾舞團創作一件雕塑,因而對演員們丟棄的大量的舞鞋發生興趣,並在徵得允許後將1000余雙舞鞋搬回工作室,卻遲遲沒有想好如何將之用於創作。在另一個機緣下,她得知某小區的芭蕾舞俱樂部中,有一群40至70多歲的女性,每天身著全套芭蕾舞服,跟隨空政歌舞團專業老師認真練習的事情。姜傑被這群特殊的舞者打動,她更感興趣于芭蕾舞在特殊年代給人們留下的集體記憶,和這一藝術形式與時代的關聯。


姜傑,《向前進•向前進》,視頻截圖,2012年
    當年中央芭蕾舞團的《紅色娘子軍》造就了中國芭蕾史上的里程碑,同時也在一代人心中種下了芭蕾情結。在這群舞者年輕的時代,芭蕾更像是一個難以觸及的夢想;而從意識形態回歸日常足尖上的軌跡,承載的是一個時代的變遷與公共記憶。姜傑多次前往現場採訪錄製,最後創作出集裝置與影像一體的大型作品。在歷史影像片段與中老年舞者紀錄片的穿插中,在舞鞋敲打地板的迴響中,由1000余雙舊芭蕾舞鞋扎建的高達6米的圓錐體,像一個受傷無數的舞者的足尖,在重荷下依然努力地保持“前進”的姿態;而圓錐體上每一雙破損的舞鞋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個體的努力與嚮往,還有其背後大時代下個體與社會的獨特故事。


《向前進•向前進》(局部)


 姜傑,《向前進•向前進》,裝置,2012年

首屆“藝術中國匯•紐約國際藝術與創意博覽會”(2016 Fatastic Art China - Internatinoal Creative Festival)將於2016年2月5日-10日期間于紐約賈維茨國際會展中心(Javits Center)舉辦。作為“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的新增亮點,該博覽會旨在通過視覺藝術與視覺文化的形式,呈現當代中國藝術、文化與社會發展狀態,為中美兩國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搭建全新平臺。此次博覽會將由一系列主題展區與藝術活動組成,其中包括:由譚盾、潘公凱兩位藝術家跨界合作項目所領銜的“公共藝術展”;由北京、紐約兩地重要藝術高校共同參展,反映兩國年輕一代藝術家創作視角與探索模式的“中美藝術高校聯盟展”;聚焦于中美兩國中青年藝術家創作現狀的“新青年藝術展”、“美國青年藝術家展”、“中國水墨藝術展”和“湘籍藝術家專題展”;為藝術創意與設計機構及城市代表設立的“創意設計館”和“城市主題館”,以及圍繞藝術、文化及公共議題開設的“公共論壇”等。

“公共藝術展”是此次博覽會的核心板塊之一。展覽特邀譚盾、潘公凱、姜傑、段海康四位知名當代藝術家參展。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皆以具有開拓性的藝術實踐,創造性地將傳統與現代間的斷裂與延續、東方與西方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個體與社會的互動轉換為可以共用的藝術資源;在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的同時,為觀眾帶來更為多元而豐富的藝術體驗,促進著不同文化間的對話與理解。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為您帶來此次參展藝術家的系列介紹。

 

2016年參展藝術家 姜傑:雕塑創作中的公共性

來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5-10-13 17:10:20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
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2016年參展藝術家 蘇新平上一頁2016年參展藝術家 潘公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