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經歷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竣的挑戰,國家、企業、個人該如何規避風險籌劃未來?1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迅速出臺了擴大內需十項舉措。我們應如何理解並實行這些措施?擴大內需的政策又將為中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挑戰帶來什麼影響?“中國訪談”頻道邀請經濟學領域的八大專家為您解析!
| 中國網首頁 | 網上直播 | 中國訪談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訪談 > 擴大內需與危機下的中國經濟 > 經濟危機專家訪談
中國經濟發展30年週期表
四萬億投資蛋糕怎麼分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鍵詞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汪洋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8日-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為2009年的經濟工作最終定調。在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和國內經濟急劇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長、促發展”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題。會議還透露出哪些信號?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做進一步解讀。

進入現場訪談:張曉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鍵詞>>>>

五大亮點引人關注

中國網: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亮點,最吸引您的是哪部分內容?

張曉晶: 第一個亮點,要把困難估計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雷曼兄弟倒閉之前,我們對於整個經濟形勢的判斷可能相對來説沒有那麼悲觀。但是現在形勢的演變,特別是11月份數據的出臺,使我們對於整個形勢的判斷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二個亮點,要全方位關注就業問題,並採取積極的措施全方位地擴大就業。實際上就是把經濟上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因此帶來的就業困難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關注民生首先就要關注民眾能否就業。

第三個亮點,對於農民工以及農民持續增收的問題特別關注。會議裏提到了一句話,“要高度重視農民工就業和促進農民增收出現的新情況。”這個新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經濟下滑、企業倒閉,大批農民工返鄉,我們要關注這個群體。第二,農民增收有問題了。因為現在所有的能源、原材料、糧食等各方面的價格都在下跌,所以農民的增收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如果很多農民工返鄉,農民所能獲得的非農收入也大幅下降。這部分群體為什麼受到了那麼高的關注?是因為在經濟困難時期,經濟不好的時候,這部分低收入人群是受衝擊最大的人群。

第四個亮點,我們辯證地看待這次金融危機和國內的金融發展。我們強調,即便有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不會改變中國現在所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現在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期,金融危機出現後,我們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會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答案是沒有,這是很重要的判斷。 第二點,別人因為金融危機出問題了,我們還要不要金融?我們仍然要積極地發展金融,當然金融監管也要跟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們要從一個積極的層面來總結這次危機的教訓,而不是説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都扔掉。

第五個亮點,人民幣的幣值問題。會議提出要保持幣值的穩定,而不是像外界傳的要通過大幅貶值刺激出口,或者通過大幅升值來刺激內需。幣值保持穩定,對中國、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好處,這是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積累的重要經驗。當然,幣值基本穩定,並不意味著它不動了,而是説我們可能會有這樣那樣上下的波動,這是很正常的。但是,給大家一個幣值穩定的基本信心。

人民幣幣值在合理波動範圍

中國網:會議上説,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怎麼理解“合理均衡”?

張曉晶:這給我們的幣值穩定提供了較大空間。因為合理均衡的事情由很多因素決定著,除了市場因素,還有非市場因素。應該説,我們解讀現在的匯率波動時,有更多的空間來解釋。比如最近大家看到,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有所貶值,這也是很正常的,它是在合理的正常水準範圍內的波動。我的理解就是基本穩定,不要太多談合理、均衡。因為這是有太多因素決定的,模型也解決不了。

4萬億屬於財政赤字安全範圍

中國網:會議提到,我國的“金融體系總體穩健,財政赤字規模較小,外匯儲備充足,國內儲蓄率較高。”現在國家拿出鉅額資金拉動內需,銀行降息,這些舉措會不會影響我國金融體系現狀?

張曉晶:應該説沒有太矛盾的地方。我們的金融體系要在動蕩時期保持穩定,除了儲蓄率相對較高,還有其他的因素。現在的降息措施,會不會導致儲蓄分流?大家是不是不把錢存在銀行了?這種擔心沒有太大必要,畢竟在一個經濟金融動蕩的時期,現金為王,大家知道拿了錢比什麼都好。所以在這個時候,即便利率有所下降,實際上不會在很大程度深衝擊我們的儲蓄,應該沒有太大的影響。

當然,財政方面我們採取了這樣的措施,4萬億也好,地方政府18萬億也好,當然會使得財政赤字有所上升。但總體來講,中國的財政赤字的比例相對還是比較低的,財政部也説了,大概在明後年我們都不會超過2%、3%,這是一個安全的區域。所以這方面也不需要過度擔心。

擴大內需應是中國發展長久之計

中國網:現在提出要把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要相結合。您對這一點怎麼看?

張曉晶:這個當然很重要。前段時間我們一直不斷地講擴大內需,其實我們在促進外需方面仍然在做工作。比如我們提高了3000多種産品的出口退稅率,現在我們還有進一步的措施來支援出口。這個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實一個經濟的發展,GDP的增長需要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顯然,投資和消費作為內需,出口作為外需,都是很重要的,只不過目前我們的重點是放在了內需上,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外部受到了重大衝擊,我們的外需要擴張的話,遇到的障礙會更大,所以我們現在要把重點放在擴大內需上。

另外一個層面,作為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過去三十年我們的經濟增長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有很多問題。這裡的問題在於,我們的GDP增長和老百姓的福利提高是不是直接相關的?老百姓的福利要提高,直接體現的就是消費增長。我舉個數字,中國的消費佔GDP的比重只有40%左右,美國佔70%左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人家的增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但是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很好。所以回到中國的情況,我認為我們擴大內需和消費需求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而不僅僅是這幾年我們要擺脫危機,要走出這樣的困境才採取的措施,這應該是一個長久之計。從這個角度,我認為外需和內需還是要以內需為主的,而內需要以消費為主。

2009年金融市場發展困難

中國網:這次會議會對明年的股市、樓市有什麼可以預期的影響?

張曉晶:我個人認為,明年整個的經濟發展態勢相對來説可能是比較困難的,甚至是最近幾年最困難的一年。這是一個大的形勢。當然,這個大的形勢也會決定我們的股票市場、房地産市場,以及相關的金融市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背景。目前來看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好,房地産市場的尷尬狀態也好,都和大的形勢有關係。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現在的經濟發展前景不太確定的,所以大家會存在心理上的波動。總體來講,很難説有太好的行情。

名詞解讀:在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涌現出了很多新的名詞,應如何理解?這些新名詞具有怎樣的含義?

結構性減稅

張曉晶:結構性減稅肯定不是統一的,不是所有的方面都減,是在某些方面。比如在生産者方面,我們減少增值稅,從生産型到消費型的轉換,實際上這方面的減稅會達到1200億,這是總體的測算。這就是一個結構性的減稅。

第二,對於消費者來講,作為居民個人,很可能現在也還在醞釀個人收入調節稅方面應該怎麼考慮。比如個稅起徵點是不是有所提高,累計稅率是不是有些變化,這就是結構性減稅。當然,我們再擴展一下,可能也包括稅,也包括費。有些費我們可能也不收了,那麼可能都是集中在一起。實際上,就是為了減輕企業的負擔,以及減輕居民的負擔。

最終消費與中間需求

張曉晶:最終消費需求就是最終能用的東西,比如看電影、買電腦這些消費都是最終消費需求。中間需求,比如生産汽車,要購買鋼材,這就是中間需求。修路需要水泥,水泥就是中間需求。不能進行直接消費的需求就叫中間需求。

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生産了很多汽車,需要很多鋼材,是不是就可以説鋼鐵業很繁榮了?如果沒有最終需求,汽車賣不出去怎麼樣?中間需求就沒有意義了。實際上就是這樣一種邏輯關係,只有有了最終的消費需求,才有可能帶動中間需求。

貨幣政策反週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

張曉晶:所謂“反週期”就是説我的日子不好的時候,你要多給我一點;日子好的時候,少給點也行。但是金融政策更多的時候是順週期的,這是金融市場的特點。為什麼説銀行嫌貧愛富?這就是順週期。我越是有錢,比如我的企業在困難的時候沒有錢,但是我的企業資産品質好,銀行就不斷地給你貸款,這叫做“愛富”。我沒錢,我想做個企業,銀行一看你這麼糟糕,不會給你錢,這叫“嫌貧”。這就是順週期,你不行了,我就不給你。

反週期是中小企業遇到大困難了,但是我並沒有好的信用記錄,因為是中小企業,你蒐集不到那麼多的資訊,但是中小企業要技術創新,要給他們一些信貸支援,儘管他們連抵押也沒有,也要給予他們信貸支援。這叫反週期。

保障流動性供給就是説我們企業的流動資金也好,市場的流動性也好需要有一個寬鬆的貨幣環境,能保障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