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經歷著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竣的挑戰,國家、企業、個人該如何規避風險籌劃未來?11月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迅速出臺了擴大內需十項舉措。我們應如何理解並實行這些措施?擴大內需的政策又將為中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挑戰帶來什麼影響?“中國訪談”頻道邀請經濟學領域的八大專家為您解析!
| 中國網首頁 | 網上直播 | 中國訪談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訪談 > 擴大內需與危機下的中國經濟 > 經濟危機專家訪談
中國經濟發展30年週期表
四萬億投資蛋糕怎麼分
專家解讀全球降息與金融危機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王瑞芳

隨著華爾街風暴的愈演愈烈,金融危機正以迅猛態勢席捲全球。未來金融投資市場與全世界經濟發展將如何演繹?這會給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帶來何種影響?面對當前形勢,投資風險何在,機遇何在?經濟學家王小廣為您解析全球降息影響,解讀未來經濟發展態勢與走向。

進入現場訪談:專家解讀全球降息與金融危機>>>>

第一部分 國際金融環境的背景

2008年中國經濟從前期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開始逐漸回落,週期性的調整已經開始。如果沒有美國次貸危機以及這次的金融海嘯,中國經濟也會調整,中國經濟有內在的調整要求,而不僅僅是因為外部影響。把中國問題看成是外部影響,這個思考太一般了。我們習慣於將中國的經濟問題歸結為外部,很多人説中國經濟最安全、最好,但是中國經濟高增長就是最有效嗎?中國經濟要檢討自己的不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抓住未來的機會。

一、應對世界金融海嘯

國內媒體把這次金融問題稱之為海嘯,有人把它比喻成1929年的大蕭條,或者是僅次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包括格林斯潘講是“50年一遇,這樣的災害反過來説是不是“50年一遇的機遇呢 ?最高級的投資家是最歡迎危機的,危機是他們最難得的機遇。所以把這個問題反過來看,危機後面是機遇。

1、金融海嘯的表現是什麼?股市大跌是我們最直接的感受,經濟要衰退是最直接的感受。但是這次金融海嘯是全球股市、期市,包括石油、美元、商品期貨、房市,這不是一個商品市場,而是一種資産價格投機的虛擬經濟,三個虛擬經濟的領域全面趨向大幅調整,這種調整我沒見過,歷史教科書上沒有同時三個領域都出現熊市的,一般股市熊市了,房市起來了,股市的資金流到房市,或者是期貨市場,東邊不亮西邊亮,這是一般的危機表現,像納斯達克泡沫破滅,錢流到房市,當時也是危機,但是這是一種小危機,大危機肯定是所有領域都出現問題,三個反應資産價格,反應虛擬經濟領域的遊資都出現調整,這是最典型的金融海嘯的表現。

2、全球金融體系接近崩潰,大量的銀行、投行倒閉,包括金融相關的領域,像AIG、房地産的問題,雷曼是1859年成立的公司,經歷了所有資本主義的大危機,但是這次沒有挺過去,這就説明危機的程度可想而知。

對於處理危機的能力我們還是有信心的,現在這種風險同時也産生了機遇。

3、支援虛擬經濟穩定的信心盡失。這種危機發生,解放前中國曾經出現通貨膨脹的情況,解放後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西方是資訊崩潰,金融危機一般是叫流動性危機或者是支付危機,支付危機實際上不是經濟體沒有錢,貨幣銀行發出的錢一般來説是不會消失的,錢還是有的,所有的經濟在很大意義上講是不缺錢的,只是缺少對錢的信心,對經濟的信心,所以現在西方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增強信心。

增強信心最基礎的一個是對制度的信心,美國股市為什麼比中國跌的厲害?《環球時報》上講過美國經濟,美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印度相反,現在的問題不大,但是對未來很悲觀,股市是代表未來的,所以調整就更多。中國也是這樣,新興市場的調整肯定大於全球市場的調整,因為西方對自己的制度是根深蒂固的有信心,所以對我們的波動比較大,對未來沒有信心。這就是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的差異。

二、展望中國經濟走勢

1、中央銀行不斷注資,增加流動性。注資之後不一定增加流動性,實際上注資也是為了增加信心,實際上應該説是注入信心。很多銀行缺錢嗎?大家對它不信任,借錢借不到,以前是一個口頭可以借到幾十億,現在大家都覺得你後面有一個陷井,彼此不信任。這次金融危機的特點,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引起很大影響。這次金融危機非常複雜,很多人搞不清楚,後面藏了什麼東西不清楚。

2、中央銀行、政府個別挽救金融機構,我國的中央銀行是中央政府管轄,美國中央銀行是獨立於政府的。AIG、兩房的拯救,貝爾斯登幾百億的拯救,因為這種機構對經濟影響特別大,而且是動搖信心的企業,如果倒閉會産生連鎖反應,所以採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是還是産生一連串的事件,從美國擴散到歐洲,很多經濟學家擔心中國次級債也會損失很大,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的金融體系是封閉的,我們不會産生特別大的影響,不會出現美國式的金融危機。

3、政府大規模所有救市方案(美國7000億美元),包括對儲蓄存款進行擔保等。政府全面的干預危機,歐洲中央銀行也是獨立的政策,美國的中央銀行獨立於政府,日本理論上也是獨立的,但是中國不是,這也是銀行體系的差異,先是美聯儲拯救,一般的危機美聯儲都能夠解決,但是這次美聯儲下了很大的危機還是沒有解決,還是靠政府,政府通過了7000億,這是非常重要的。有評論説美國現在把銀行收歸國有,還有説美國銀行國有化,這是危機處理,以後兩房還會歸於私有的,這是危機的處理。

4、一致性降息救股市,有人説降息也是救經濟,因為怕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美國明年肯定會經濟衰退,今年3季度還是有一些增長,4季度會下來,但是明年一、二季度會衰退,我認為,實際上衰退可能問題出在是不是允許衰退上。

中國降息了,有記者採訪我,我個人評論,美國降息是錯的,中國降息是對的。當時沒有登出來,對外國的評論還可以,但是對中國的評論沒有登。為什麼美國降息是錯的?美國這次金融海嘯引起的措施就是長期採取低利率,現在的利率水準已經很低,基本利率只有2%,再降0.5個百分點就變成了1.5%,這是很有風險的抉擇,儘管大家一片讚揚聲,我認為這是不當的。因為問題的原因就是低利率造成的房地産泡沫,還要用這個藥來拯救自己,只是把問題拖延了,所以我不認為降息是好的舉措。但是中國降息是對的,因為中國的利率相對全球還是高的,中國的股市最值得拯救,因為中國股市現在跌得最多,風險最大。全球拯救股市,中國也參與了,這是一個好事情,大家一起做。1929年美國大蕭條的時候各自為政,互相拆臺,這次全球金融的中央銀行政府一起做這個事情,對信心的恢復是會起很重要的作用的。

三、造成金融海嘯的原因

1、表面看,都是房地産泡沫惹的禍(房地産是20世紀後半年的最大經濟毒品,房地産泡沫是經濟不穩定的主要根源),日本的泡沫經濟之後的十年衰退,包括東南亞的危機,包括今天的次貸危機,有一個東西是相似的——都是與房地産泡沫相關,所以房地産泡沫是一個禍害,所以我一直説房地産是20世紀後半年最大的經濟毒品。

這次危機影響比較嚴重的是英國,這次危機爆發英國問題也很大,因為它房地産泡沫也很大。所以我一直堅持説中國不能搞房地産泡沫,一定要抑制房地産泡沫,不能這樣做,這個風險太大。另外一點需要説明,房地産為什麼會容易産生這麼大的風險?一個是房地産泡沫可以吹的很大,這是一個資産風險源泉;另外房地産與金融的關係,比任何的産業都要大,首先與銀行關聯,股市的高科技納斯達克泡沫與銀行沒有關係,投資者包括散戶跟高科技産業的關係,裏面的創新也是擴充題材,比較透明,看得真真切切,但是房地産越是和銀行相關,按揭首先發生第一層關係,這次按揭裏面有次級貸款,平時不會放,由於政府鼓勵,由於金融創新的需要,把房地産搞上去得到好處,然後把大量的次級貸款放出來,這就需要高的價格,導致高利率、高風險,打包又變成次級債券,又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裏面的價值誰也説不清楚,賣給華爾街傳到全球。風險不斷放大産生金融危機。

更深一步分析金融海嘯産生的原因是美國政府調控的理念、做法違背了金融的基本規律,美國政府、美聯儲甚至華爾街追求的目標嚴重不當,一個最基本的就是不要蕭條、不要衰退,美國現在還在避免衰退,為什麼降息?除了拯救危機還是要避免衰退。實際上避免衰退犯大錯,衰退或蕭條在西方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認為不能衰退,不能蕭條,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美國對大蕭條有一種恐怖症,當心再次出現大蕭條,但是圍繞房子的大蕭條採取過多的干預的刺激措施,反而成就了新的一個類似于1929年的大蕭條。2001年以來的不要衰退、不要蕭條,只要增長的理念,在金融上採取過渡的刺激政策,刺激了房地産泡沫,刺激了消費,本來美國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因為美國沒有儲蓄,寧願借其他的國家的錢來消費,中國是過渡投資,它是過渡消費,這是它的根本錯誤。

要評估美聯儲的成就,我很欽佩美聯儲調控的程度,也很欣賞格林斯潘,但是格林斯潘要分兩個時期來看,2001年以前是完全正確的,2001年以後是完全錯誤的,現在問題的根源就是當時犯下的錯誤。當時有一段時間美國為了反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導致的蕭條,為了防止911的衝擊産生的衰退,採取了刺激的政策。美國1991年、1992年之後到現在為止,美國還沒有經歷過一次衰退,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衰退但是有了今天的金融危機,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得出美聯儲現在的政策是犯錯誤的,利率已經2%還要降,降到1%就很可怕了。下一個不穩定,把危機又進一步向後推,本來是50年一遇,再這樣下去,有可能100年一遇。

通過世界經濟史可以看到幾個大蕭條:最早的是1873年的大蕭條;1929年的大蕭條;日本的一次10年的衰退、蕭條,但不是全球性的,只是日本這一個國家。本來是比1873年、1929年的蕭條小一點幅度的,畢竟政府的干預提高了,市場制度完善了,蕭條的級別應該在前面兩個級別之下,但是如果繼續這樣犯錯誤,還是按原來的方式治理蕭條,關鍵是避免衰退,美國要解決美國的金融危機,解決美國的前期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允許美國經濟蕭條,蕭條反而能解決問題,一定要讓它蕭條、衰退,實體經濟不衰退,靠虛擬經濟調控最後可能問題更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由此講到中國經濟,中國繁榮這麼長時間需要一個調整期解決我們這些問題,衰退和蕭條是經濟的自然現象,是一個中性詞,不是一個恐怖的東西,經濟週期繁榮、減速、衰退就是這樣一個基本規律。

四、美國經濟發展趨勢及我國的應對

1、美國經濟的走勢,可能會出現兩種:一個是W型的走勢,一個是L型的走勢,W型是兩三年就結束了,美國可能2009年會走出這個谷底,經濟可能2010年開始復蘇,現在的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效果,這是比較理想的結果。還有一種可能徘徊很長一段時間,有可能45年,甚至10年,假如它繼續這樣做,可能真的會很危險,搞得8年、10年的衰退,很有可能衰退得一塌糊塗,因為現在經濟的全球化聯結程度非常大,如果造成了全球的很大程度影響就可能是真的大悲痛了。所以美國一定不要把利率降得特別的低,日本當時就是流動性見底,日本全球的份額比美國低很多,美國佔全球的GDP比重佔25—30%以上,與其他國家的關聯度非常大。

2、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將在一年後逐步區域穩定。我對美國的金融體系還是有信心的,特別是最近美國的政府的干預,以及中央銀行的干預,金融體系不成問題,至少是明年能夠穩定下來,但是經濟能否明年穩定下來打問號。會産生兩個結果:政府加強對金融體系的控制(包括監管加強),現在兩房都變成了美國政府的,受美國的財政部管,原來美聯儲管得不夠,美國經濟的控制主要部門是財政部,這裡當然還有把資産出售,國有化轉為私有化,再加強監管。另一個結果是銀行金融體系和結構將發生巨變。1929年我們是混業經營,銀行機構分為銀行和投資銀行,到大蕭條之後,世界上為了防止金融風險,出現了分業經營,業務交叉很少;到了70年代、8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調整,但是後來又發展為混業,包括金融資産垃圾、次級債。下一步可能分離,兩大投行現在變成銀行,可能會走監管更加嚴格的變化,現在美國有這樣一些設計,包括美聯儲監管上的方案,前面也做了一些。

3、我國的應對

1)宏觀調控政策的應對:我們不是要避免中國經濟的調整,不是讓中國經濟保增長10%,我個人認為中國增長底線是保8%,要避免經濟短期下滑過度,過度性調整是經濟調整的色調,不是一個全面刺激經濟的政策,因為我們的GDP增長還是10%以上,明年的增長速度有可能還會達到9%,還沒有到全面的次級增長。調整剛開始肯定要有幾年才能消化掉,我們做的應對只是一個緩衝作用,如果是針對資本市場下降過多造成的危機,我們的應對就是對的。

我提了幾個措施:人民幣實行階段性貶值,下一步我們要應對中國經濟過快下滑採取一種適當性的階段性貶值。適當的放鬆貨幣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要結構性的鬆動。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支援,最近有專家呼籲建設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我是支援的,我認為中小企業在救市增長上的問題特別大,我們要採取一些措施。假如這次調整後中小企業形成政策性的銀行,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2)對金融政策的開放,讓一些非銀行的資本,包括社會資本進入銀行,參股。我們金融的開放前期可能更側重於外開放,為什麼溫州人炒房?浙江人非常有錢,很早以前就有報導説,浙江現金遊資幾千億,那些錢産業無法升級的時候,沒有金融的投資渠道,或者讓他們發揚民間金融機構的時候,就只能炒房子。所以我覺得是沒有給它一個渠道,這是金融開放更強調的地方,我們講對外開放步伐要慢一點。

3)經過戰略性研究後可考慮對外進行金融滲透,國外的金融機構倒閉,我們可以參股,非金融的産業也可以通過參股的方式進入,但是要好好應用,包括買股票,買一些重要的行業、公司的股票。通過國家不能直接做的可以間接做。

4)實業界走出去的一種機遇,研究並推出戰略性的界入,羅傑斯的一生中主要是等金融危機的來臨,衰退的來臨,他認為這是機會,巴菲特把這些東西變成現金,買得很便宜,一些戰略性國家都是喜歡危機的,繁榮的危機是害怕的,就變現。金融危機一開始發生的時候,或者是繁榮期的最後階段都要變成現金的,現金流是最安全的。凱恩斯講流動性偏好,最好的辦法就是有現金,現金是做什麼的?現金資産貶值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等資産貶值過度時你去收購,那就是成功者。

有一本《大泡沫》的書,在經濟剛剛調整或剛剛發生危機的時候,儘管有些公司的資産會大幅下跌,甚至跌一倍,但是這時趨勢並購不是錯的,因為它可能還要跌一倍,甚至跌的沒有價值,所以什麼時候並購?這本書建議是一般應該在危機尾聲,經濟調整一段時間,那時真的是所有人都挺不住的時候,現金就變成了資産升值了,中間剛下來的時候搞一些並購。包括最近中國經濟下來了,説深圳的房子跌了70%了,又有了投資價值,後面可能有50%的利潤。危機開始的時候一定是拿現金,現金是最有保障的。這是一個機遇,我們可以研究一下,做一個戰略性的投資。

石油漲到147美元,我預測要跌,因為國際的需求沒有了,中國經濟也放慢了,世界的石油價格為什麼炒那麼高,因為中國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發現中國的政策不是要保10%,還要保持高增長,還是允許調整的,所以全球的油價都跌了,跌到今天70美元,預計還要跌,4050美元政府就可以做石油儲備了,中國人什麼不缺,就是不缺錢,政府很多錢,民間也有很多錢,這時石油就可以變成儲備。同樣我是拯救全球的油價,名份就非常好了。中國的經濟調整不是一個壞事,那些許多的礦藏,短缺的資源最後我們會得利,會求我們多買些,求我們的長期合同。但是在經濟高增長的時候,會勒索你,我們買什麼漲什麼,賣什麼跌什麼。所以中國經濟調整與世界經濟危機結合起來,我們認為是一個機遇,增加石油儲備,甚至像石油開採公司有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適當通過民營資本買一些,礦藏資源買一些,這都是我們要好好儲備的。很多東西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你做什麼?第一條拿著錢;第二條好好研究下一步該輪到誰了?做一個先期的投入,不要異想天開,要好好的研究,3年、5年以後哪些是我們下一個機會,這樣就可以賺大錢。

第二部分 2008年宏觀經濟形勢及未來走勢

一、2008年宏觀經濟增長的特點

2008年的形勢已經很明朗,增長速度10%,有可能比10%低一點,有可能是9.8%—10.2%之間。這也是很高的,但是一定要承認我們這次是一個週期性的調整,必然增長速度有一個不斷放慢的過程,否認這個是沒有道理的,中國經濟需要一個調整,這個調整純粹是為了應對危機,在危機中挖掘機會都是非常好的帶有機遇性的,不要把增長下滑當成一個壞事兒,應該是個好事兒。當然我們要做好準備,有些房地産大佬們預測中國房價會下跌,9月份見底,到四季度就回升,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房地産繁榮10年,不可能兩個季度調整完,這裡房地産商過渡的投資造成了太多不良資産,太多的問題,三個季度怎麼可能見底?這樣的預測是很荒唐的,房地産沒有三年肯定過不去,五年都有可能。建那麼多房子是房地産的産能過剩,供大與求,不是像一些房地産商講的供不應求、房價上漲,投資就是供給。調整才剛剛開始,明、後年才會更大的顯現,這個週期不是幾個季度可以調整的,這是一個持續性的下跌,看現在房子的持續下跌,已經持續下跌3個季度,價格下跌也有兩個季度,從原來漲的趨勢變成了跌的趨勢,而且這是剛剛開始,我警告一些企業要準備好過冬,明年還要繼續調整。

調整的根本原因,一個是出口,中國的出口從高增長到現在的下滑,實際出口10%左右,出口是下降趨勢,而且是一個中期趨勢,投資可以重復,高增長之後可能還有20%的增長,但是出口的高峰期應該是過去了,基本很難再出現連續幾年2%以上的增長,不光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出口的黃金時期基本上過去了。有可能還有一個小黃金期的出現。這是導致我們今年增長放慢的最根本原因。從去年的11.9%降到今年的10%,主要是出口增長下滑以及順差減少引起的。我們調整的主力不是出口,出口只是一方面,明年、後年導致中國經濟繼續調整的是房地産的調整,房地産的調整才剛剛開始,明、後年會加大,現在價格增長髮生了好的變化,通貨膨脹的壓力明顯減輕,未來的趨勢也要向好了。企業效益下降,虧損擴大,就業壓力增大,這都是調整必然的代價。

二、全球經濟未來的趨勢變化

1、調整期到底有多長?至少要三年,這輪高增長的繁榮期持續了6年,至少要調整3年,到2010年才見頂,美國是09年見頂,大概早了一年,從理想化的角度分析,大概三年,有可能更長時間,更長時間就決定於我們自己的調整是不是充分,另外美國的調整是不是得當,如果是十年衰退,中國也沒有辦法獨善其身。

09GDP增長9%,通脹3%2010GDP增長8%,通脹1—2%(我對通脹還是很擔心的,我認為未來兩年很可能産能過剩問題非常突出,會産生通貨緊縮的壓力,但是我經常説中國表面上看是通貨膨脹,裏面的是通貨緊縮,中期的通貨緊縮壓力很大,現在基本何應的預測是一致的)。

2、中期風險釋放(主要是房地産泡沫風險的釋放),主要是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很幸運的是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是沒有導致金融風險。中國經濟調整和美國經濟調整重疊之後會産生新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明年、後年可能是一個投資大幅下降,消費不足,産能過剩問題會突出,房地産應該調整,至少三年,如果三年下降止住,再有兩年的徘徊,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大。重化工業可能出現深幅調整。

3、政策取向的變化,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做了一些微調,現在整體還是穩定的基調,沒有做大幅度的刺激重新啟動,但是明年可能政策調整力度會比較大,包括宏觀政策的提法都有了變化,我理解中央下個月的會議怎麼表達我不清楚,我講的意思有可能是雙穩健下結構性放鬆,中性偏松,而不是全面的放鬆。全面放鬆也不是不可能,主要看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的程度,如果明年放慢,可能持續9%以下,那麼概率可能會加大。但是宏觀經濟的加碼全面放鬆概率是8%,達到8%可以全面放鬆,採取積極財政政策,擴張型金融政策,但是利率空間還不是很大。

三、對國家未來經濟政策調整的建議

1、財政政策,既要考慮短增長,又要考慮長期的結構性調整,應該增加環保、節能降耗方面的支出,增加對戰略性産業的自主創新方面的財政支援。包括煤電運輸等。

2、貨幣政策,改變匯率偏好,重利率調整,輕匯率調整。主要是讓利率市場化,讓商業銀行自主的決定利率,這個市場化前期是一個好的機會,但是未來中國資金比較重組的情況下,利率市場化應該邁更大的步伐。另外嚴格的執行抑制第二套住房的信貸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放慢人民幣升值步伐。

3、近期不可全面鬆動對投資的調控,特別是不能大幅鬆動對房地産的調控。房地産是這次金融問題的源頭。對第二套住房一定要採取抑制性政策,永遠不鼓勵第二套住房。

4、調整期政府調控的暫態與逆勢的合理選擇

宏觀調控有一個基本理念,美國的調控有問題,目標不是圍繞衰退、蕭條,這是一個措施,因為蕭條和衰退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的含義,市場優勝劣汰,為什麼現在巴菲特優勝?因為危機時看出他是優勝了,但是繁榮的時候説巴菲特投資策略是錯誤的,賺錢比別人少,但是當危機出現的時候還是巴菲特勝。我們現在也是這樣,我們國內的研究者也是有一個理念,中國經濟要永遠保持10%左右,沒有波動,永遠是10%,這是很低效率的。有效率的應該是有時要高於10%,有時低於10%,是週期性的波動,這就是市場,市場是呈波動型前進。房價不會永遠上漲,什麼價格都不會永遠上漲,資産價格高估一段時間會回來,回來之後還會往下,從圖表上看,長期來説是上升趨勢,每一個大的波動有多少企業、多少投資者會犧牲。一定要尊重市場。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病者生存》,講生病的人反而長壽,我們講很多病是屬於父母給我們的,是遺傳給我們的,這個病往往是好東西。病有兩種,一種病是好病,一種病是壞病,大部分病不需要治。我把它對應市場中的衰退和蕭條。你白天要工作,晚上要休息,如果不休息最後要生大病,那是壞的方面。病是一種調整,好的病是恢復健康的基礎,生了病就健康了,不生病就會繼續第三種狀態,如果保持第三種狀態導致最後一頁之間生了一場大病就不好了。好病有哪些?很多慢性病都是好病,舉例來説:口腔潰瘍,最是週期性的犯病,我小時候因為口腔潰瘍吃不好飯,但是我現在營養很好,但是還是週期性的犯。這可能是調節我健康的機制。很多週期性犯的病絕對是你的健康的重要調節機制,如果治是錯誤的,如果不治是最好的,因為生病是健康的過程,經濟要衰退、蕭條,蕭條就是要治病。

所以有一個很值得尊敬的經濟學家研究美國大蕭條,寫了一本書《美國大蕭條》,他説到蕭條和衰退是個好東西,是創造效益的過程,衰退和蕭條實際上是解決繁榮期犯的投資過熱的錯誤的一種必要的過程。你不能消滅衰退,不能消滅蕭條,消滅蕭條實際上就是犯更大的錯誤,有可能導致大危機的根源,我為什麼對前兩天美國降息持批評態度?我國的經濟調整階段來了,應該緩衝,不要降的太多,太猛。(中國網 王瑞芳)

中國網獨家稿件,轉載、整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