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收看本期的中國訪談,我是主持人李丹。食品為我們人體提供健康,保證我們的營養,那目前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了很大的一個問題,它也是全球都在關注的一個問題了,隨著我們國民生産水準的不斷地提高,我們經濟水準不斷提高,對於食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了。本期我們也榮幸邀請到中國安全食品孵化辦公室,這個辦公室是在2015年成立的,是一直貫徹落實國家食品安全為己任,以普及食品安全品質知識,提高中國的食品品質安全意識為目的,促進食品行業的誠信建設,引導食品行業的經營者、生産者依法生産以此來提高食品的品質為目的,建立一個公眾的安全的管理體系。那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安全食品孵化辦公室主任劉海陽先生。
劉海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以及中國政法大學資深教授、北京明園大學食品安全學院院長,中國食品安全普法辦公室主任張觀法教授
張觀發: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中國安全食品孵化工程辦公室高級顧問,中國肉類研究所名譽所長,前美國國家食品安全技術中心工業顧問,林汝吉博士。
林汝吉: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謝三位來到中國訪談的演播室,那推進中國健康的建設是黨對人民的一個承諾,那咱們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的規劃綱要都明確提出了食品藥品産業和監管的相對政策,要求要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那由此政策可以看出來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對它的重視性程度,那麼對於相關政策的提出,請問三位有什麼切身的感受,先從劉主任開始。
劉海陽:食品安全是個關係國際民生的一個大問題。這屆政府把食品安全放在了一個重中之重了。而且習大大這次呢,在幾次的講話當中呢,每次的會議當中呢都提到了食品安全。而且也説過,第一個呢,他這四年來吧,在食品安全法新法的起草的實施的這四年來,親力親為也關係到了這個人民群眾的餐桌。而且也曾經説過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人民群眾的餐桌是最重要的,加了兩個最。所以説這次的食品安全的整個國家的從領導、從部門的這個高度上面非常重視。而且現在從國家的食安一直到省市縣,一直到街道,都設立了這個一把手負責制,來監管監督咱們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就是説這一次應該是舉國上下全力以赴要改變咱們現在一個食品安全的一個現狀。也是關係到每個人的責任問題。
主持人:剛剛劉主任發表了他對於國家頒布這個食品法政策的一個看法,那想請問張教授,您怎麼去看呢?
張觀發:這個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性呢,這個劉主任剛才説了。現在要補充一點就是關於怎麼把我們這個健康中國,大健康這樣的一個概念。這個方針政策和食品安全這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因為這個食品安全,當然涉及到人民健康,宗旨就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完全跟大健康也是一致的。我們應該在這個指導思想下。當然大健康不僅僅是食品安全,大健康不完全指食品安全。比如説醫藥,要發揮中醫藥的文化,這些東西等等內容,健康産業、營養治療等等好多,太多太多。但是食品安全是它其中之一。我的想法是,怎麼把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而且我們這食品安全服從於大健康。在大健康的理念和方針指導下,開展我們食品安全這種活動、這種工作。這樣的話,我們的方向是明確的,效果肯定也顯現出來了。而不要單純就食品安全講食品安全。就食品安全講食品安全這個檔次就有點低了。
主持人:不要單獨只看食品安全這一塊。它應該算作大健康産業的一部分。
張觀發:對。
主持人:但大健康産業其實也是全世界都在展望的一個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張觀發:對對對,對。
主持人:那想請問林博士,您怎麼看待國家頒布的這個政策呢?
林汝吉:我覺得國家頒布這個法令是對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還是得不斷的做這個法令的這個修整,或者與時俱進這樣。我覺得另外一方面事情要做的就是説如何教育我們的國民,他本身是消費者,能夠理解食品安全。什麼叫食品安全?大部分的消費者不懂。包括一個産品的標簽,他也看不懂。但這些必須要很大的工作,這樣。另外一件事情我也覺得就是説,即使我們一直很希望,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出了一件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就説監管單位沒有做好。並不是這麼回事。實際上監管不可能24小時在那個工廠看;也不可能在每一個工廠都派人,因為那成本是非常的高。但是這個成本到最後是轉嫁是給消費者,那廠商也受不了。其實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説,讓消費者來提供監管單位,哪些産品沒有做好,沒有按照規定來做。讓他們去做這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説用高科技的方法,賦予他們這個權力他們的能力。即使,我有一次買肉買回到家裏。在肉攤那邊看到肉是非常的漂亮,因為他用紅色的燈光照著,你以為很新鮮。可是你一拿到家裏以後發覺説,一個豬肉開一個車子回來,水全部跑出來了。
張觀發:注水了。
林汝吉:對對,這個注水肉你拿到家裏怎麼辦?那就是上百塊錢的肉,因為你一個禮拜去買一次肉,你只能丟掉,可是丟掉造成廢水處理的問題。可是你吃的時候,那個注水肉絕對不是乾淨的水,絕對不是純凈的水,你也不敢吃。像這個問題就是讓消費者有能力來判斷,甚至有檢測的方法,然後協助監管單位來做這些事情。這樣廠商就不會胡來了,這樣。我覺得這食品安全,就是説法律得制定,監管單位得做,但是我們要理解是有限的,只有部分做的能力。其他必須要靠消費者自覺,這方面的知識,而且他參與,來防止這個做假的或者做不安全的食品的廠商這樣的。甚至把這些事情能夠通過現在科技的手段,比如説發佈在網路上面,有大數據可以去查。這些問題廠商自然規範不敢再做了。一次以後他就不敢,為什麼?因為記錄永遠留在那個歷史上面,去都去不掉。
主持人:其實林博士説的不僅僅是對於政府頒布這個食品安全法的整個的一個看法。他還給予了一些如何解決現在面臨的這個食品安全的一些建議了。那説起來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是所有老百姓面臨一個非常頭痛的一個問題。
林汝吉:對。
主持人:我們現在吃的水果也好、肉也好、蔬菜也好,似乎都會有問題。更多的我們感覺到説雞蛋沒有雞蛋味了,蔬菜也沒有該有的味道了。那麼食品安全問題它産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劉海陽:食品安全它是一個時代的一個積累。而且通過咱們漫長的從改革開放一直到經濟繁榮,一直到當下的一個過程。我們其實這個辦公室最初的時候呢,一直在做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調研工作。走到了很多的地方,走到了很多的這個城市裏面,也去了一些其他一些國家去學習去考察去看。發現了一些問題,也感受到了這個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是現在的一個社會現象,是怎麼産生的。從通過我們的理解,實際上它不僅僅剛才像林博士所講,不僅僅是咱們的監管,不僅僅是監管單位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咱們的法律不夠健全,也不是這方面的原因。實際上呢咱們在這個食品安全的這個,從消費者的這個需求上,包括從這個農民的種植上面,這個産業鏈之間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問題。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行業自律和一個監管就能改變的,不僅僅是這樣的。
當然了咱們國家的這個人口基數眾大,而且國土面積也大。其他的一些國家的一些方法一些辦法,不能照法來搬是吧,不能完完全全的複製過來。但是咱們現在老百姓呢,一個呢是知情權增加了。二呢,資訊,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量也增加了。發現了,而且經濟收入又提高了。就發現了我們要吃的好,我們想吃的好,我們想,而且我們知道了這些産品裏面呢,有一些是農藥過剩的,包括這個是有激素的。然後逐逐漸漸的這些問題表露出來了。實際上不是從一開始種植上面就出現了問題,它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一個過程。現在國家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實際上呢也是解決的是一個,也就是説我們現在説食品安全的一個難點。
現在我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在不管從,在社區裏面,還是在超市裏面,像有的超市放的很好,放了這個産品從它的源頭到它的後期的追溯的電視影像,放的很漂亮。但是現在我們發現了這個問題是老百姓現在稍微有些懷疑、稍微有些質疑?稍微有些分不清楚,現在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辨別不了,我們分不清楚,這是一方面的原因。
還有一方面,現在咱們這個資訊量加大,網際網路的發達,然後需要正確的引導。像食品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年兩年能把全國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部解決掉的,也不太現實,需要一個長期的。但是我們現在我們感覺能做的,我們現在能見到成效的,一個可能是食品安全的科普,老百姓知道,食品安全的科普、食譜安全的普法,做的更多的就是食品安全的這項工作的倡議行為,讓更多的廠家、農民、消費者共同參與進來,做很多參與的工作。這樣的話能形成一個市場機制和市場的氛圍。然後我們著手用試點工作去做,逐步改變食品安全問題。
主持人:對於這個食品的這個安全與否,缺少一些一定的辨別力。
劉海陽:對。
主持人:這個確實是,像最基本的,咱們老百姓的辨別力就是根據價格。目前為止就是最直觀的一個辨別法就是價格高一點的,可能就是它稍微好一點,農藥殘留藥少;或者説是有機呀,或者是純天然的這樣。但是普遍咱們大眾能夠買到的,其實更多還是有一些農藥殘留過多的一些食品在的。
劉海陽:對。
主持人:這是劉主任對於這個問題出現在哪的理解。那想請問張教授,您怎麼去理解?
張觀發:食品安全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不是光我們國家老百姓碰到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很無奈。不是的,因為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但是你怎麼做到安全?不是我説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工程是個鏈很長很長,我們真正做到萬無一失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也很複雜,我們工作也可以從許多方面去做。
比如説剛才講的科普的問題,這是一方面。現在老百姓一般呢辨別食品安全,他的能力很低,這個林教授可能也有體會,這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要進行科普。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科普,科普怎麼樣做寬了去了。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我講這個角度就是剛才。法律説到底是四個字,權利跟義務,權利和義務。我們現在的國家目前由於社會發展很快,就像食品安全我們有法律。法律就講權利義務。現在到什麼情況呢,要我個人分析。有的權利該有的他沒拿到。那倒過來,該有的他不幹,他沒做。因此現在社會上面造假的很多。尤其我們是個小農國家過去。人們的水準還比較低,包括法律意識,要我講就是法律意識不強。這個法律意識要真正的注入到人們的血液裏面去。
林汝吉:我覺得這個法律,是這個整個社會最後的一道關,公正的平臺。如果這件事情防護不了,這個社會就亂套了。這個食品安全,從食品的供應鏈來講。從田間到餐桌,這個鏈條是很長的。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從事的人,有些是不該做這個行業,他也去做的。這塊土地不應該種的,因為已經污染了,可是他也去做了。有兩種可能性,一個利,賺錢。第二個,他做他都不曉得不應該做,因為這塊地已經污染了。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小的可能性,他的底限已經沒有了。這個凡是不是我吃的,是別人吃的,我不吃我自己種的。這個整個鏈條在每一個環節都碰到這三種情況。不該做的做了,做了不曉得,也不知道説不能做,不該做,因為他沒有這個專業知識。第三個是底限的問題。
監管是一定要做的,可是從更高的層次來講,我們建立了比較公正的平臺底限。你造假你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主持人:其實食品安全不是現在才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在很多年前,很早就出現了這個問題了。那麼國家也會出臺相應的一些政策給予治理。那三位都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領域的非常有建樹的專家了。那麼可否結合咱們實際在工作當中,遇到了實際問題,來談一談現階段咱們國家的這個食品安全已經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了?
劉海陽:咱們這個辦公室,就是依託國家這個政策,現在國家的食品安全政策,咱們在逐步的在一點一點的在完善。首先也是提到了,你要想做食品安全,第一你要有食品安全的基地,你要有保障。食品安全的基地呢,首先你就要食品安全的檢測方法、檢測設備,要有食品安全的檢測標準,這是一個。第二個呢,要有什麼呢?國家咱們現在也正待大力提倡的就是溯源系統。
主持人:什麼叫溯源系統?
劉海陽:也就是説這款産品,從它的農田,從它的種子,從它的種子開始到它的種植、養殖,到了。
張觀發:大數據嘛。簡單來講就是大數據。
劉海陽:對,到了加工,到了包裝,甚至到了流通。一直到餐桌,一直到入嘴的時候,都知道整個這個産業鏈都會知道。當你這個産品發生問題的時候,當你産品在某一個區域的時候,它可以直接追蹤到。
主持人:國家對於像您這種專門做食品安全的這個工程的部門。給予了就是會有一些條條框框的限制。就是你要做這件事情,可能需要經過國家的一些審核的標準,才可以去做,是這樣嗎?
劉海陽:實際上講,它是一個系統工程,真的是一個蠻複雜的。而且是一個長線,不可能幹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能幹得完的。但是呢我們在這麼樣的一個環境下,我們自己辦公室到底是怎麼去做的。也就是説你做了哪些事情。那麼到底這個辦公室的職能和為老百姓,包括食品安全事業上面,你們做了哪些吧。我就講一講,因為實際上呢,我們也了解到了,也了解到了現在這個食品的現狀。但是我們不能一直搞調研,不能一直在理論上面去做事情。要對接市場,真正的要做下去。所以説呢,我們從當初的食品安全加了很多管理。相當於真的做了個食品安全加的一個工作。食品安全加了法律,食品安全加了科普,食品安全加了檢測檢疫,食品安全加了這種普遍性社區,加了很多工作。
但是現在反過頭來,實際上我們想了半天,我們實際上做兩件事情,兩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以這兩件事情為主。其中一個呢就是食品安全基地,就是食品安全基地,食品安全源頭,食品安全源頭的保證。一定這個源頭呢,你有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你才能去説食品安全。我們這個中安食辦,中國安全食品辦公室,你不能光是個牌子,你後面一定要有十家企業、一百家企業或者一千家企業,好的産品在你那個辦公室,是吧。不管是得到你的認可,還是國家的認可,你要有這個源頭的保障才行。
但是呢,光有了源頭還不行。如果這個菜很好,很棒,不但符合了國家的標準,還符合了歐盟標準,符合了國際標準。但是它賣不出去,農民一定不種。它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管從它的追溯系統、溯源系統上面。還是從它的這個體系保障上面,它都下了功夫,但是成本很貴,老百姓買不起,而且沒有市場。它可能從前期的政府補貼或者融資上面,它只能做到了前端。但是在市場上面,就是咱們的第二個重心了。就是安全食品市場的培育。其實咱們這兩件事情,相對來説是比較重要的。也就是剛才我講,我説辦公室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是實際上最突出的,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源頭建設,食品安全的市場端的建設。也就是國家現在也在提倡一個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這個訂單農民到底如何去跟企業。我們走了那麼多的企業,到的地方政府也是一樣。跟我們談的最多的就是能不能幫我們把我們的産品賣出去。
主持人:賣出去,這是很多商家最最關心的問題。
劉海陽:對,最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像您剛才也介紹説您,咱們前期做了很多的調研,那麼調研一定會有一個結果,和到一線了解到市場的一個真實的情況。能不能給我們説一些反饋到的一些情況。
劉海陽:可以舉,也可以舉一些案例。我們到了縣城。通過朋友的介紹看到這兩三個企業,做得非常棒,真的非常好。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在那個大深山山裏面種。但是呢,實際上呢,從我進它這個城市,一進城市就感受到了,應該做不起來,做不好。
主持人:為什麼?
劉海陽:一進入城市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全部都是化工廠,都是洗橘子的、打蠟的。這一類的這樣,大量的橘子在這裡處理。然後它這種確實很好,但是價格下不來。周圍這片幾個村莊全部都是種橘子的,全部都是種類似的産品的。品類也有跟多,但是生意很紅火,他們堅持不住。我説的現象是什麼呢?不是一個企業,兩個企業能夠改變的是吧。但是呢,他的口袋不好管。經銷商給他的訂單就要,橘子就要這麼大的,就要這麼光線亮麗的。
主持人:並且我的資金給你的錢就是這麼多。
劉海陽:對,就是讓你生産這樣的橘子我才要。等於是它的整個的市場的氛圍決定了。
主持人:對。
劉海陽:整個市場,它一個企業兩個企業它改變不了這種現象。
主持人:對。
劉海陽:所以説我們看到之後也蠻痛心的。實際上又去了其他一些村莊去看。人家的橘子跟那個好的企業差得很遠,確實差得很遠。但是他們家賣不出去,人家賣很得很好。物美價廉呀,所謂的物美價廉。經銷商的訂單,它絕對是跟著訂單走,我説的這種現象其實有很多,是吧,很多這樣的現象。
主持人:您介紹咱們的這個辦公室,更多對接的是企業是吧。那您來具體為我們介紹一下,咱們這個食品安全孵化的辦公室。它具體的職責都做些什麼?
劉海陽:剛才其實我講到了,咱們辦公室這邊實際上做了兩件重要的事。一個是食品安全源頭建設,一個是食品安全市場的培育。實際上就是在做什麼呢?一個在做食品安全的認證,認證體系的建設。食品安全的這個市場的推廣,食品安全這個企業基地的孵化,我們在做孵化工作。然後更重要的呢,是我們培育和打造一個食品安全的品牌。現在大家能不能講出一個,就是電商現在很火,有沒有一個網叫食品安全網。就是大家一買東西就知道,那的産品非常安全,我100%放心,就買他們家的東西。很少有人回答的上來。連鎖店面也非常多,上千家、上萬家的大企業,搞的連鎖店面也非常多。有沒有人知道哪家連鎖店面賣的所有産品,安全食品,專打安全食品這個招牌的?也講不出來。我們想打造這樣一個食品安全的一個真正的一個誠信的、公信力的這個平臺。但是這個公信力的平臺和誠信的平臺一定不是哪個國家部門是吧,哪個機構發一個牌子,説你們家就是公信力的,你們家就是誠信的,不是這樣的。一定是老百姓認可。那句話怎麼講叫?
主持人:金盃銀盃。
劉海陽:不如口碑,老百姓的口碑。
主持人:沒錯沒錯。
劉海陽:真的是這樣。
主持人:那兩位專家,從各自的這個職位的角度,來看待劉主任的這樣一個食品安全孵化的這個辦公室。我覺得也像一個食品安全一個聚集的平臺。您覺得怎麼去看待這樣一個平臺?
張觀發:這個食品安全,我剛才説總的來説形勢還可以。但是呢,就像林博士説,我們國家如此之大,其實問題很多。我們從法律的角度看,我剛才説了,我們法制的力度不夠。像我們黨領導就是大健康。因為沒有健康什麼都談不上。健康是個基礎,你搞個四化,現代化什麼都沒有。人不健康何況。所以比如説健康是1,其他都是0。這個1倒塌以後,就成0了。
主持人:沒錯,那其實劉主任的這個平臺,除了它雖然説是針對各大企業。它其實最終解決的問題是老百姓餐桌的問題。
張觀發:面向社會的。
主持人:那咱們這個辦公室,它是如何能夠為咱們的老百姓這個健康保駕護航的呢?咱們的平臺優勢又是什麼呢?
劉海陽:第一呢,咱們現在是建立了食品安全的認證體系。既然想做這個事情要下定決心做一個體系出來。其實也是制定了一個咱們這個一個遊戲規則。遊戲規則裏面就剛才我講,第一包含的是食品安全的標準的認證。食品安全的檢測和認證。這方面企業也經常問我們食品安全標準是怎麼制定的?食品安不安全是不是你們説了算?企業也經常會問我們。但是我想説的就是,第一呢這個標準我們依託的是國家的標準。我們基本上食品上的檢測和認證都交由國家的質監局、藥監局、農業部,由他們來檢測。我們只不過做的是政府購買的行為。幫助企業,幫助政府,幫助這些部委去監督我所這個加盟到咱們這個平臺上的這些企業。告訴他們一定要符合國家標準,這是一。
然後第二個呢,實際上呢,從國外上來講,這是國內方面。國外方面我們也是在國際上我們拿到這個聯合國食品安全監督中心這麼一個組織。叫聯合國食品安全監督中心,實際上依託的法律依據就是國際食品法典,國際食品法典。國際食品法典是186個成員國都是加盟的,也包含了中國。國外這邊實際上就是,我們發現的現象,為什麼要跟國際接軌呢?實際上咱們的中國的這個産品,我們發現一個什麼現象。比如説蘋果,中國的蘋果,同樣的蘋果,南韓的蘋果,包括美國的蘋果。你擺在世界舞臺上面。中國的蘋果如果你賣5塊錢的話,南韓的有可能賣50塊錢,就同樣品質有可能賣50,美國有可能賣60,甚至有可能賣80。但是國際市場採購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採購50和80的。中國的這個蘋果有可能就會被拿下。
主持人:原因是什麼呢?
劉海陽:原因實際上就是,一個在這個整個的經濟上面,在這個産品尤其吃的上面,這個食品上面,缺乏誠信。他不看你的國內你所頒發的這些證書,企業所得到的國內所認可的這些證書,這是一方面。第二個方面,這個品牌,品牌其實在咱們快速發展的這麼多年來。這個食品,尤其食品行業的品牌,受到了重大的誠信危機。
林汝吉:其實我覺得這個,還有一點。就是説那個食品安全的風險系數,就決定了那個價格,我們全民買單。
劉海陽:全民買單。
林汝吉:前兩年在網路上瘋傳的就是説,我們中國的食品公司到國外參展,沒有人看。大家走到那就避開了。可是你看到南韓的,看到美國的,台灣的,人都很多。這就是説你造假的後果。
劉海陽:對。
林汝吉:就是全民買單。那全民買單的意思就是你出口的産品價格就是比別人低。
劉海陽:是。
林汝吉:你賣的售價就比別人低。你就賺非常低的利潤,人家可以賺比較好的利潤。人家農民可以過比較好的日子,我們過的比較差。
劉海陽:對。
主持人:那其實這個食品安全問題,它危及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這個身體。它同時還危及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
張觀發:當然當然。
主持人:它就是,不僅中國人講究口碑。其實在整個國際市場,它也講究口碑。中國的産品在國內可能你分的是某一個省,來自哪一個省的蘋果也好、橘子也好。可是當你以出口的形式面向國際市場的時候,你所有的標牌都是中國産。那麼無論你來自哪個省份,無論你是好也是壞,你代表了國家的形象。
林汝吉:對對。
主持人:哪怕是某一個省出了食品的問題。你其他省份在出口的時候,都同樣會受到影響。
張觀發:對。
主持人:所以這也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原因。那不僅僅是影響老百姓的健康,它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這個發展了。
張觀發:對。
主持人:其實到最後自己坑了自己了。老百姓,造假的企業,其實相當於到最後反而是把自己坑掉了。
劉海陽:是的是的。
張觀發:中國這個品牌,中國製造這個品牌是非常低的。那為什麼低?因為我們本身把它砸了,我們自己造假。大家都曉得,國際上都曉得。但是這個要爬上去,是要花很大的代價。
劉海陽:對。
張觀發:破壞它是很容易,只要做幾件事情就好了。
劉海陽:是,確實。
主持人:沒錯。
劉海陽:其實剛才講的也是食品安全不簡簡單單是農殘問題了,已經提高到國家的這個戰略重要性,國家的戰略安全上的問題。其實你看最近一直講,其實中國現在強大起來了,非常強大。包括習大大講的一帶一路,在咱們這個一帶一路上面,是各個國家都是在建立一個叫共商共議,共建共用是吧。食品安全這條道路上,習大大講的也是這個道理。要講一定要共建才能共用。其實食品安全就是這個基礎設施建設當中老百姓最看得見的,而且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最剛需的東西。我們連那個食品,其實我們想做的這個辦公室想幹的事情,就是真正的讓中國的民族企業的産品,用自己的品牌賣出去。能賣到美國去、賣到加拿大去。
主持人:很多産品雖然已經出口到國際市場了。
劉海陽:對。
主持人:但是中國的食品在想打入國際市場的時候。
劉海陽:對。
主持人:因為咱們很多問題的存在,其實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劉海陽:對對,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中國的食品涉及到一個誠信的問題。您的平臺正好是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的。那您覺得如何在為了更好的能夠幫助中國的品牌,包括中國的産品,樹立一個比較好的誠信呢。
劉海陽:這就是剛才兩位教授都其實講到了這個保障的問題,一個底限的問題,從法律層面上,從整個的國家的政策上面,這兩個方向性的。實際上,我想補充一下,就是剛才張教授講的。法律上確實實施現在沒有那麼強硬。違法成本很低。
張觀發:力度不夠。
劉主任:力度不夠,但是現在國家已經看重。包括這次新食品法也是號稱是史上最嚴的食品法;而且呢力度在不斷的加大。現在尤其是最近,我發現各個省,有的重點的省份已經開始藥監局進入超市、進入菜市場下架了不少産品。甚至幾個批類的産品開始下架了,進行抽檢了,已經開始做這個動作了。然後咱們在誠信體系上面,實際上咱們也建立一個叫中國食品安全的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也在打造這樣一個系統。
主持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呢?
劉海陽:這是一個動態的,動態的系統。而且在這個,通過這個網際網路的技術。它實現的是什麼呢?實現的是一個食品安全的一個準入守則、準入原則。
主持人:那我知道咱們辦公室是在2015年成立的。
劉海陽:對2015年。
主持人:那到現在將近應該算是2年左右的時間。那麼這2年的時間,咱們的辦公室,除了您剛剛介紹的這個體系之外。咱們取得了哪些成績呢?來給我們做一下就是,2年這個做的成績的一個小總結。
劉海陽:我們做了那些工作吧。食品安全呢我講,就是我們可能一下子不能搞一刀切,一下子改變不了食品安全的現狀。但是確確實實剛才咱們一直在講的就是人文這塊,從人文入手。我們首先就是教育先行、科普先行,真的是要先做這個,先把技術做好,老百姓先有認知。我跟張教授這邊,當年的時候,咱們在2015年底、2016年初的時候,成立了這個食品安全學院是吧。
張觀發:對吧,我們有一個民辦大學,食品安全學院。
主持人:成立了第一家這個,應該説是第一家吧。
劉海陽:應該是第一家。
主持人:這個食品安全學院它的職能最主要的是什麼?
劉海陽:食品安全學院裏邊就是培養食品安全的這方面的。
張觀發:人才。
劉海陽:人才,對,簡單講。第二個呢,實際上從這個食品安全呢,有一個核心的也是科技,科技是核心,既然想改變的。我們從源頭上面實際上有一些專家,幫我們做土地改良,幫我們做水處理,也有這方面的專業技術。但是我們現在這個辦公室現在主推的,也是我們通過兩年來,然後跟這個科研,有將近七十個這個科員人員,我們成立了咱們的這個中安食科技,辦公室轄設了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呢這邊呢,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做了一個叫,往大了講叫食品安全凈化處理設備。食品安全這個農産品這個處理,然後包括食品安全的蔬菜無公害處理中心。可以在跟各個地方政府現在在做這個事情。也就是説咱們現在這個研發這個設法呢,在可以用到工業領域、可以用到商業領域,也可以用到家用,用到民用。所以咱們很多也在問我們,就劉主任,你搞食品安全,安全食品,什麼是安全食品?安全食品的標準是什麼?所以説我們研發這個設備,我們首先遵循的標準是國家的無公害標準。直接就把它的農殘,然後它的技術,然後它的這些菌全部都滅掉了。
主持人:您説的就是這是一個過濾式的一個機器。
劉海陽:對,這樣的一個機器設備。在國內也是領先的,國內技術是領先的。七十多個研發人員是碩士生佔了40%,博士生佔了50%這樣一個比例吧。然後我們在那裏面取得了也是三四十項專利,國家的專利。現在剛剛在做試點,也在做試點。然後商用上面我們也放到了一些醫院、放到了一些幼兒園裏。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跟那些批發市場,跟那些大的基地進行合作。通過我們的設備進行處理。這樣在一些執法單位在執法去檢測下架産品的時候,給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可能短期之內服務不了所有的老百姓。但是我們想能做的更多的實際上是一種參與行為。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人這個,其實就是當老百姓食品安全四個字深入人心的時候,你這個平臺在推出的時候,人家就會尋找一個食品安全公信力、誠信的這麼一個平臺了。
主持人:沒錯,那咱們在未來有著什麼樣的規劃呢?
劉海陽:一個是呢,用我們的這個成功的這個商業模式吧,也不叫成功的,要我們現有的商業模式,不已經做了試點了嘛。包括我們食品的凈化設備,包括我們的食品安全的交易平臺。我們確實是希望更多的企業。我不僅僅限于這幾十家企業,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讓我們的更多的老百姓,它有一個互動。就剛才林博士一直在講,食品安全到底好與壞,你的平臺到底有沒有誠信,不是自己去講的。一定是老百姓有一個互動,把這個權利要交給老百姓,讓他們去評論。真正的方向上來講,我們就想打造一個食品安全的一個公信力和誠信的平臺。這樣老百姓,咱們在一起再講的時候,哪買安全食品,食品安全去哪買,放心産品去哪買?會馬上想到咱們這個平臺。所以在未來的這個大規劃當中,我們也是通過這個平臺,通過我們的這個設備,通過我們的這些孵化教育,最後實現了一個大數據,一個大數據的一個規則。有了大數據了好了,那我們可以交給國家。這樣通過大數據國家可以去立法,可以去改善,包括食品安全的各項準則,準入守則也好,叫規範制度也好,還是叫檢測項也好。其實裏頭還有很多檢測還是空白嘛。包括法律上面的完善。希望是從我們這個辦公室,現在所做的一點一滴的事情,我們積累起來。做一個大數據把它提供給國家,交給國家,這樣的一個事情。
主持人:那到節目最後,三位也分別説一句話,然後來結束我們今天的節目吧。
劉海陽:好,一直在講,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我做了這一兩年來的這些工作當中,我真正感受到,而且我想做的也是想改變。最後一句話就是從那個食以安為先,轉變為食以康為先,謝謝。
主持人:好的謝謝。張教授。
張觀發:我是搞食品安全法律的。所以我從這個角度講一句話,相信法律、擁抱未來。
林汝吉:那這個我覺得説,將來就是很活的一個商機在那裏。而且這些人,這些聰明的人一進來,IT的人一進來,跟我們這個傳統的一結合。這些問題慢慢會解決。我是覺得很樂觀,這個一點都不擔心。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食品安全有問題,全民買單,絕對的。
主持人:好的,感謝三位。那其實食品安全的問題,現在整個世界都在關注。它影響的不僅是我們的現在,還影響著我們的未來,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未來。我們希望有一天,我們在市場上,不僅我們的食品能夠讓中國的老百姓放心。有一天當他在出口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也能夠被國際市場認可。我們中國製造的産品,我們希望有一天看到,等同於好品質、可信賴的好産品。我們也期待這一天早日的到來。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會。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