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工作人性化。如百里杜鵑管理區仁和鄉安澤華,父母75歲年老體弱,妻子在老家照顧,兩個孩子在黔西縣城讀書,其本人在黔西縣城打工已有一定積蓄。我們動員他通過資金整合,在黔西縣城購房安置,將母親接來一起居住,解決一家老小團聚問題。威寧縣石門鄉女姑村牧場組王開軍,兩老不願遠離故土,其兒子兒媳在威寧縣城務工,希望在縣城購房安置。我們採取分戶安置的方式,讓老人參加統規聯建就近集中安置,年輕人在縣城購房實現夫妻團圓。
四是安置多元化。按照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規定:建(購)房補助貧困戶每人2萬元、非貧困戶每人1.2萬元,搬遷後拆除舊房、復墾宅基地的,每人獎勵1.5萬元”。以1戶5口人的貧困家庭計算,一次性可獲資金17.5萬元,加上搬遷后土地流轉補助、退耕還林補助、生態補償補助等,貧困群眾還可獲得一大筆資金,可以靈活選擇安置方式,也有條件搬遷到就業地城市、中心城鎮、産業園區、旅遊景區等地生活。如清水鋪鎮民族村果底組33戶155人,截至前天有1戶7人搬遷至新疆、4戶20人搬遷至六盤水市、4戶18人搬遷至集鎮、1戶4人搬遷至毗鄰鄉鎮、1戶3人搬遷至該鎮就近村寨、3戶3人選擇敬老院集中供養安置,剩餘的選擇就近建房集中安置。
五是政策明細化。我們統籌考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各類政策的整合疊加、放大效應。搬遷和住房政策方面,針對我市現有商品房(住宅)存量47361套876.49萬平方米、二手房(住宅)4224套41.92萬平方米、集鎮空置住房6400套42.58萬平方米的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四川省眉山市房地産去庫存經驗,鼓勵群眾到城鎮購房安置,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與農民工市民化有機結合。如清水鋪鎮民族村果底組就有9戶42人選擇到城鎮安置。土地和生態補償政策方面,引導貧困農戶利用好農用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三塊地”,整合增減掛鉤、生態補償、土地流轉等收益,切實降低搬遷後的生存壓力。今年,我們將完成全市150萬畝的退耕還林任務。戶籍和保障政策方面,大力推進農民工市民化,賦予轉移到城鎮的人口與城鎮居民享受戶籍遷移、促進就業、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類政策同城化待遇。産業發展和創業就業政策方面,建立扶貧産業發展基金、精準扶貧貸款擔保基金,引導和扶持搬遷群眾從事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參與發展大數據、大健康、大旅遊、新型建築建材等生態新興産業。對無技術、有勞力貧困群眾,通過引進勞動密型企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六是組織系統化。我們建立了“市級統籌、縣級主體、鄉村落實”的責任體系,完善宣傳發動、組織領導、操作實施、監督考核“四個機制”,實行挂圖作戰、掛牌督戰、逐一銷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