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松代表:文化院團轉企改制 陣痛過後是精彩

時間:2016年3月7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楊勁松
簡介:楊勁松代表接受中國訪談專訪時表示,文化院團轉企改制可以利用文化“走出去”的機會,同時加強與市場的對接,讓文藝工作者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楊勁松

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針對於扶貧和創新這兩個熱點話題,我們在全國“兩會”期間,對全國人大代表,雲南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楊勁松進行了專訪。

中國網:對於文化産業的創新,尤其是院團的轉企改制,您有著怎樣的觀點?

楊勁松:在這個方面,我覺得有幾點。

第一,文化走出去。我們集團,因為省歌、省雜、省藝術劇院都在我們的旗下,這些藝術家在原來舊的事業單位體制下,更多地完成的是政府交代的工作,對原來比較穩定的財政支援的模式,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習慣的。後來由於轉企改制以後,怎麼樣讓他們能夠走向市場,能夠貼近市場,我們就跟他們進行了具體的研討。

例如我們在柬埔寨吳哥窟設了一場演出,做得非常成功,那場演出叫《吳哥的微笑》,真正地達到了輸出我們國家的創造,加上柬埔寨的元素。我們輸出人才、策劃、編導、銷售、管理團隊,他們演繹的是他們國家,就是吳哥王朝的輝煌的歷史,同時全部用了他們的演員,很多功勳演員還擔綱做我們主要的演員,又把他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民樂,都能融進去了。所以,這場演出堅持了五年,應該説是我們國家在駐場演出中時間最長的一場,天天都在公演。這場演出也得到了柬埔寨從首相到人民的普遍歡迎,也覺得我們很多表演的技藝、創意跟他們國家相比還是比較先進的。他就把它作為一個展示他們國家歷史文化的一場典型代表作,但凡接待都用我們這場演出。

同時他們國家也非常支援我們這場演出,也把國家的旅遊服務的貢獻獎、國家大獎發給了我們。目前為止大概是80多個國家、100多萬人看了這場演出,讓他們更多地知道了周邊國家,也知道了中國的創意、中國的文藝工作者、中國的企業還是非常有實力、有競爭力的,而且能夠真的支援到他們産業的發展。所以,我們覺得,轉企改制、文化産業改革,方法之一就是文化走出去。

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們雲南每年有和周邊國家春晚的演出,去年剛好也是在金邊。那場演出包括洪森首相和最主要的國家首腦全都看了,看完後非常感動,説這是他執政這幾十年來看得最輝煌、最有震撼力的一場演出,上臺以後跟我們所有的人員合影。當時是我們宣傳部趙金部長帶隊。回來以後,他也給我們進行傳達,也覺得文化走出去對於提高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拉近跟周邊國家人民的感情,建立一種國家之間的信任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從這個角度上説,我們也非常希望國家在文化走出去方面,能夠有更大的支援,也能夠把雲南的經驗跟大家一起共用,這個是文化走出去方面。

另一方面,院團的轉企改制我們也做了一些,例如在騰衝的《夢幻騰衝》商業演出,365天,這個演出也非常成功,看的人也是非常多,跟旅遊也很好地結合起來。把當地的歷史文化,當時的抗戰歷史、翡翠歷史、當地的騰越文化全部都結合起來。所以,通過這場演出,也就把它當地的歷史文化詮釋得非常好,展示得非常好,讓我們外來很多遊客,在不可能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它這個地方特點的時候,通過這場演出就非常好地了解了民族文化和當地文化。我覺得這方面還是做得不錯。

同時,雲南做得比較好的就是,這幾年我們做的影視片。每年雲南題材的影視片我們集團都出品。比方説前幾年的《金鳳花開》、《滇西1944》、《茶頌》。今年馬上要開播的是《共赴國難》,講滇軍的。所以,我覺得真的是文化産業對當地的拉動非常大,就像《木府風雲》,因為我是納西族,是麗江人,《木府風雲》播出以後,整個木府的旅遊收入是飆升,非常快。包括我一個很小的小侄女去看,到了麗江就告訴我説,姑姑,我要去看看木府在哪,是在《木府風雲》上看的。所以,這對雲南這些欠發達地區,我們如何在産業方面能夠有一種創新的舉措和發展,還是走出了很多的路子和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文化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楊勁松
 
    中國網:創新也就意味著變革,對於院團的轉企改制來説,包括人員的流動,甚至也包括節目內容的變化。那麼在整個轉企改制的過程中,對您來説,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楊勁松:我們演藝這一板塊是非常大的,我們有幾百人的團隊,省歌、省雜、省藝術劇院都是我們的。剛開始他們還是有些不適應,慢慢地真正和市場相結合,跟更多的百姓有更深入的結合以後,能夠把文藝、文化引領社會的消費,和引領他的思想和精神,真的是發揮得就比較好了。那麼通過這些引領作用以後,他們自己的成果就得到不斷地呈現。一是剛才我們説的演藝的駐場演出,二是雲南省很多大型的民族活動、節慶活動,像“國際旅交會”開幕式,“南博會”的開幕式,“火把節”等等,這之類的大民族節慶都請他們,因為他們做得非常好去了以後就得到了政府和當地百姓的廣泛歡迎。他們也很感動,覺得這樣挺好,真的能夠充分地實現他自己的專業價值和個人的價值。所以,這是一個過程。

對此,我們國家的其他院團,我覺得還是需要這樣一個真正親身的經歷的過程,才可能讓他轉變這種意識,讓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更好地迸發出他生命的活力和價值。

中國網:好,謝謝您接受我們採訪。

(記者:齊凱 攝像:齊銳 後期:吳愛鳳 責編:宋若冰)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