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今年是中國開啟同阿拉伯國家外交關係60週年。1月13日,中國政府發表首份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總結中阿關係發展的成功經驗,規劃中阿互利合作的宏偉藍圖。本期中國訪談特邀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前中國問題特使吳思科就這份文件以及中東、阿拉伯地區熱點話題進行解讀。
歡迎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2016-01-18 09:55:01
謝謝。
2016-01-18 09:55:58
19日習近平主席將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您對習近平主席即將開始的中東之行有哪些期待?
2016-01-18 09:56:12
2016年新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的外交活動第一次出訪就到中東的沙特、埃及、伊朗,即中東地區三個很重要的國家進行國事訪問,這確實是我們對中東外交的一個重要舉措、大手筆,也是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重要的部分。因為習近平任國家主席以來已經訪問了各大洲的國家,提出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次外交活動是我國外交步驟中很重要的一步,這是新一代領導人任職來第一次到中東地區訪問。中東地區在我們的外交總局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份量。
我們經常講,外交的基礎就是發展中國家。西亞、北非地區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群體,這次訪問的三個國家也是在該地區非常有份量的國家,因此也是中國外交近年來重要的一步。
除了這三個國家,該地區其他的國家對這次訪問也非常重視,可以看出中國在該地區面向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重要性。這次習主席訪問埃及的時候將會到阿盟總部,面向阿拉伯世界做一個重要的演講,闡述中國對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的重要的政策主張,同時在沙特也會同伊斯蘭合作組織負責人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負責人進行會晤,因此,這次訪問內容是非常豐富的。
作為伊朗來説,伊朗達成棄核全面協議,正好1月16號是執行日。(習主席此次訪伊)也是在伊朗棄核協議達成、聯合國決議解除對伊朗制裁之後訪問伊朗的第一位國家元首。所以,這次訪問對推動我們同這三個國家關係的發展乃至提升我們同這個地區整體的關係,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外交行動。
2016-01-18 09:58:02
在1月初有一個新聞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1月3日沙特宣佈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這在國際關係史上是比較罕見的事情。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訪問了這兩個國家,反覆呼籲雙方保持冷靜克制。在您看來這是中國在中東一貫扮演角色的體現,還是您認為這是中國比較少見的開始積極參與該地區外交事務的行為?
2016-01-18 10:10:12
中東是矛盾非常複雜的地方,包括宗教,同一個宗教還有不同教派的問題相互交織,一直是矛盾複雜、熱點集中的地區。中國對該地區一直非常關注,我們把它看成大周邊外交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對這個地區的一些熱點問題、國家之間的紛爭,中國一直積極勸和促談,積極推動他們避免緊張局勢的升級,我們這種努力一直在進行。
中國的努力又是在《聯合國憲章》和有關國際準則的基礎上,充分尊重每個國家的主權,在此基礎上推動有關問題的解決。中國可以説同這個地區各個國家和各種政治力量都能保持接觸和良好的關係,因此這個地區的每個國家都願意發展同中國的交流、交往和合作。我們在這方面應該是發揮一種比較主動的能夠調解、促和的作用。因此,沙特宣佈同伊朗斷交後,我們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推動雙方要保持一種克制,要冷靜處理雙方的問題,加劇緊張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對該地區也沒有好處。因此我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到沙特和伊朗也做了這樣的工作。中國是長期這樣做的,我們一直在做這樣的努力。
我自己作為中國中東問題特使期間也多次訪問過沙特和伊朗,我們跟雙方強調的是,鄰居是不能選擇的,可以選擇的是一種鄰居之間打交道的方法,應該是相互尊重、睦鄰友好,這對雙方才都是有利的。因此,我們一直在做這樣的工作。張明副部長這次去也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中國一貫的政策和一貫的外交努力的組成部分。
2016-01-18 10:11:12
1月13日,中國首次對外發佈《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可以説這一份文件最大的亮點首先就是它的出現本身,首先您給我們講一講,為什麼出現這個文件,這個文件對中阿關係做了怎樣的定位?
2016-01-18 10:16:55
《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的發佈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除了中國之外,我也注意到阿拉伯世界對這份文件也是非常的關注,甚至可以説是歡欣鼓舞,我接觸到的一些阿拉伯的朋友都表示非常重視和非常讚賞。今年是中國同埃及等國建交60週年,也就是説中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啟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也是60週年,一個歷史性的機遇。60年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不斷發展,不管地區和國際形勢怎樣風雲變幻,中國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一直是逐步發展的,從1956年同阿拉伯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到1990年同沙特建立外交關係,我們實現了同阿拉伯國家建立所有的外交關係。同沙特建立關係雖然比較晚,但發展很快。我記得我們雙方都愛説一句話,因為我們雙方建交比較晚,因此我們要加倍努力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這是雙方的共識。所以,中國同阿拉伯直接的關係一直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不同的時期,相互尊重,相互支援和合作共贏,這是雙方關係最基本的原則。比如最初爭取獨立維護主權,後來發展經濟,在新時期怎樣謀求穩定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相互合作,每個時期雙方的關係都非常好。
我記得相當長一段時間,有不少中國學者和各方面人士都很關注,中國同很多地區都有官方發展關係的文件,我們對於中東地區一直沒有一個全面正式的文件,一直在推動著要發佈這樣一個文件,確實大家都很關注,也是在大家的關心和關注下,這次文件在中國同阿拉伯世界開啟新的外交60週年之際發佈,應該説是應運而生。所以,這次總結60年,我們關係不斷的發展;同時也是在總結基礎上規劃了今後如何發展,特別是2004年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建立中阿合作論壇,這個論壇對雙方的整體關係有一個很大的帶動,建立了十多個雙邊合作機制。
2016-01-18 10:17:54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又非常重視同西亞、北非地區阿拉伯世界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用習近平主席本人的話説,這個地區是“一帶一路”在西亞的接合部。因此,阿拉伯世界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的合作夥伴,(我們)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同阿拉伯的關係。在2014年6月初,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時,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提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提出了“1+2+3”合作規劃,提出了很具體的包括建立合作中心等設想,對同阿拉伯國家的合作高度重視。
阿拉伯方面也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提出了積極響應,受歡迎的程度用“熱烈”這個詞也不誇張。因為講絲綢之路,歷史上就把雙方聯繫在一起,新的時期互有需求也是非常鮮明的,因此他們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中能夠看到發展的機遇,他們也提出了很多可以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一些倡議、方案、項目。“一帶一路”的提出對於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應該是一個新的機遇,創造了一個新的平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雙方合作的基礎越來越堅實,越來越堅固,在這個基礎上怎樣能夠在新時期進一步推進關係的發展,這是雙方所關注的。因此,這個文件的提出正好給雙方提供了一些未來發展的藍圖,也是一個路線圖。所以,它可以説在雙邊關係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稱之為里程碑,但願也成為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2016-01-18 10:22:53
從外交層面來説,中國在阿拉伯國家及中東地區的這一系列的行為傳遞出什麼樣的信號呢?
2016-01-18 10:32:09
傳遞的信號: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面對熱點問題、重大的地區問題有自己的作用和擔當,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這是中國外交很明確的一個理念。因此,在推動熱點問題的解決中,中國不是採取回避的態度,而是直面這些問題,用自己的方式不斷地努力推動這些問題的解決。
另一方面,中國在外交和對外合作中講究誠信。所以,阿拉伯世界國家在涉及到中國關係的重大國際利益方面也給予我們堅定的支援,包括我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該地區國家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要維護國家主權、實現國土統一,包括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像這些領域,包括人權問題,我們都得到了這些國家的堅定支援。
經貿合作也是互利合作,非常平穩互利的發展,這些對我們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重視該地區,作為一种老朋友、好朋友的關係。不管這個地區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同這個地區各國發展友好互利關係、實現互利共贏是堅定不移的。做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在實際行動中就是這樣做的。這也釋放出中國外交講誠信、講互利、共贏和合作的理念,這個地區也是我們踐行這一外交政策和理念的重要地區。
2016-01-18 10:32:39
中東問題的核心是巴以問題。中國在文件中表明“支援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與美國和以色列的特殊關係不同,中國對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主張有何意義?
2016-01-18 10:37:58
巴勒斯坦問題長期被認為是該地區的主要問題,涉及到猶太民族和國際力量之間紛爭的重大問題。因此中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一直是非常鮮明地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事業,因為他們畢竟失去了領土,合法權利沒有得到恢復,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中國始終支援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事業。它的目標就像這個文件裏所説的,就是要體現到1967年的邊界內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這樣才能使得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同時中國非常明確,支援用和談的方式、政治的方式得到解決,支援兩國方案,要建立這樣一個巴特斯坦國同以色列國,兩國並存,和平共處,這樣巴勒斯坦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也是該地區長期和平穩定的基礎。這個問題不解決,始終對這個地區産生各種消極影響。包括這些年,這個地區的大動蕩和大轉折的地區形勢下,中國始終堅持這樣一條,儘管該地區有各種熱點矛盾,但巴勒斯坦問題不應該被淡化和邊緣化,還是要解決它,而且一直做著努力。中國設置中東問題特使機制,也是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在2002年就設立了這樣一個機制,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當然,特使工作僅僅是我們整個外交工作中很小的部分,但也標誌了我們重視巴勒斯坦的問題。
可以看到,新一屆政府成立一個多月的時間,在2013年5月初,我們先後接待了巴勒斯坦總統和以色列總理到中國訪問,一週內兩國領導人來中國訪問。習近平主席還提出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試點方案,非常明確地提出我們的主張,做出我們的努力,促進雙方相向而行,推動問題的解決,這種努力是我們持之以恒不斷做的。
2016-01-18 10:38:49
中阿經貿合作在這一份文件中佔了相當大的篇幅,阿拉伯國家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方,能源合作是中阿合作的核心。但這些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拓展對外能源合作的渠道,應對能源安全挑戰。而阿拉伯國家在經貿等領域也有自身的一些訴求。從這個角度來説,中阿在能源領域合作上是否會有新的變化?
2016-01-18 10:45:29
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合作是多方面的。經濟和貿易合作上也是多方面的,但能源合作確實是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該地區就是能源富集的地方。這也是雙方互補性強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國對能源進口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石油供應來源。作為該地區産油國來説,需要一個穩定的消費市場。這一點來説絲毫不比需要穩定的進口來源低,因為這對他們説是穩定的。所以,在這方面保持雙方的合作是互補也是互利的,也是給雙邊關係打下了牢靠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包括基礎建設、新時期更高科技含量的合作也在不斷發展。
剛才講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和阿拉伯國家合作的“1+2+3”格局,以能源安全合作為主軸,帶動基礎建設、貿易、高科技的航空航太、核能等全面的合作。因此,在新的時期雙方合作的領域也會更大。
與此同時,中國也很重視能源的來源多樣化的問題。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保證我們的能源安全和雙方的合作。中東作為主要的能源産出國家,能源儲藏量超過世界總儲藏量的50%以上,這是不可替代的。雙方在這一點上的合作,不管能源結構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在中國進口能源過程中,中東始終佔的份量非常大。因此,中國非常重視這種合作。能源是同這些地區國家合作的主軸,但不是唯一的,也是整個地區合作中的一部分,以這個合作為主軸帶動我們全方位的合作。
2016-01-18 10:46:56
剛才你提到了中阿合作“1+2+3”格局,這種格局的形成基於哪些條件呢?
2016-01-18 10:49:56
這是基於雙方的互補性和各自的特點。該地區是能源富集地。這個地區年輕人佔的比例比較大,勞動力佔有優勢,但同時也帶來問題,就需要安排就業。他們的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需要發展基礎設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度都面臨著要發展的現實狀況。中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確實我們有這方面的長處,我們的技術含量和製造業、大型設備方面確實有這個能力進行輸出,我們至今也有能力對外進行合作。這就同該地區的需求形成了非常明確的互補性和契合點,互有需要。像剛才講到“一帶一路”提出後受到該地區的歡迎,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需要。不同類型的國家都可以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找到合作的契合點。
比如這次訪問的埃及,它就處於擴大城鎮化、工業化(的階段),建立新的首都,有這樣的計劃,還有要建立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區。這些方面它都有很多的項目需要對外吸引投資和合作。在它工業化的過程中,中國同埃及就有很多合作機遇。這次習近平主席到埃及進行國事訪問,也會簽署一系列的合作協議,這是一種對接和互補,也是雙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互利合作,將會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國家。我們經常講埃及和中國關係建立時間長,合作一直非常良好,是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典範,這次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同埃及間的典範作用,也會帶動我們在各個方面的合作。
2016-01-18 10:50:26
這個地區各個不同的國家都有這樣的需求,比如這次習主席要去訪問的伊朗。去年1月份我也去過伊朗進行訪問,伊朗對“一帶一路”倡議非常熱烈,他們提出是從戰略角度看待同中國的合作。因為歷史上就有絲綢之路,我們就是亞洲東西兩端的一個重要夥伴。在新的時期,他們有一系列的大的發展規劃,從印度洋港口到他們的首都德黑蘭,再從首都到裏海,通過裏海到中亞到中國的西部地區怎樣連接,他們也有長遠的故事。所以,他們就願意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也提出了很多的想法。特別是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付諸實施,伊朗的制裁被解除,他們的發展正處在很重要的起步階段。因此,這次的訪問可以説對雙方推動合作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契機。
2016-01-18 11:01:46
這個文件對於安全合作給予了關注,中國目前同中東地區的安全合作處於怎樣的階段?
2016-01-18 11:03:17
安全問題一直是這個地區國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世界最關心的問題。中國同這些國家的關係中,安全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安全合作中要推動這個地區的一些熱點問題的解決。這些地區由於熱點問題的存在,特別是一些國家的動亂,給恐怖組織提供了土壤,甚至有人説是恐怖組織活動的天堂,這種動亂長期存在給他們提供了機會,因此這個地區的恐怖活動可以説是一個源頭,它的外溢效應造成了整個世界的不安定。因此,安全上的合作,雙方國家情報交流,通過網路對他們的財政來源、對恐怖勢力傳播等等方面進行一些情報交流,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家都是恐怖活動的受害者。所以,雙邊關係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
從長期來説,中國同這些國家的軍事交流也有良好的關係。因為在阿拉伯國家中,軍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促進雙方軍隊交流也有很重要的意義,這裡麵包括一些聯合訓練、互訪和裝備合作的存在。因此新時期在維護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領域,雙方也存在著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需求。雙方有這樣的意願和能力,這也是雙方合作必須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2016-01-18 11:03:56
雙方深化軍事交流與合作,包括反恐合作,是否意味著中國未來會更多地參與該地區的軍事事務?
2016-01-18 11:05:01
我也注意到一些人經常問一些問題,中國會不會派軍隊到那裏參與打擊恐怖組織?我經常跟他們講,中國在反恐和推動熱點問題解決上從來沒有缺位,我們是不斷地在做出努力的。對軍事參與,中國有一個原則,就是堅持在安理會決議的原則上,尊重和接受維和部隊的存在,這是一個前提,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才會派出軍隊。因此在之前,中國在黎巴嫩派出過我們的維和部隊,後來更大規模地在蘇丹特別是南蘇丹派出我們成建制的一個戰鬥營,但都是在安理會決議的框架下,為維持和平派出的。這是中國奉行的原則。
如果有一天該地區對這些問題達成了和平解決的意願,通過安理會認可,同意派出維和部隊,中國也做好了準備。我們有維和部隊的後備力量,如果需要中國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缺席的。但原則非常明確,要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情況下,我們不是派部隊支援一派打擊一派,培養自己的力量,這不是中國的政策。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一直在中東處於非常主動的地位,不管那個地區的形勢怎樣發生變化,我們都能夠同各方面保持良好的關係。
2016-01-18 11:10:30
在這一份文件的內容中還提到了中阿之間的政治合作,文件中提到“在涉及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理解支援,在國際地區事務中加強協調配合”。在您看來這是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態呢?
2016-01-18 11:12:18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也可以説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作為文件把它總結和更加明確地提出這方面今後的合作,説明我們這方面的合作會更有計劃性,我們會更加主動、更加自覺、更加有效。這個地區本身熱點問題比較多,希望聯合國能夠發揮作用推動該地區問題的解決,這樣才能比較平衡地解決。在國際事務中涉及到雙方作為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問題也非常多,在這方面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我記得我在埃及出任大使期間曾經參加一個中國和非洲關係的研討會。埃及貿易和工業部的一位副部長在那次會議上做了發言,他就講到中國同非洲、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是三部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階段,最早向非洲和這些發展中國家提供無償援助型的;第二階段是投資型的,中國大企業走出去,在這些國家建立大企業帶動這些地區的發展;第三階段,他説也是最重要的,在國際場合,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國際規則制定中能夠代表發展中國家説話,這種支援比前兩三種支援的層次更高。
因此在國際事務間的合作,包括國際規則的制定怎樣更加均衡,更加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利益方面,確實我們有著共同點。文件中強調這樣一種合作,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發展中大國應該意識到這方面的責任,在國際事務中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權益。
2016-01-18 11:13:07
我們注意到,在這次文件中沒有看到中國針對某一個具體國家的具體政策,而是對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政策,就像我們對非洲的政策一樣。但阿拉伯國家有著不同的政治結構和發展狀況,我們在與各國交往和落實這些政策的過程中,是否會面臨一些複雜性?您是如何看待我們將要面臨的挑戰?
2016-01-18 11:17:52
這是面向阿拉伯世界的整體文件,著眼整體的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中國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有兩個方面,一是雙邊關係。可以説我們同20多個阿拉伯國家中每個國家的關係都挺良好的,這是一個基礎。儘管這些國家之間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和糾紛,但在發展同中國關係的基礎上有著一致性。所以我們同阿拉伯國家打交道的時候,他們就説,有時候我們自己討論一個問題有困難,但討論和中國的關係問題就一致了,這對中國外交來説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方面。
在良好的雙邊關係基礎上,才有我們同阿拉伯世界整體關係的發展,剛才我講到的中阿合作論壇2004年成立到現在十多年了,一直髮展得很順利。包括該地區發生動亂時,國家之間有一些矛盾的時候,這一合作論壇也沒有受到干擾,中國和整體阿拉伯國家的關係還在不斷提升。因此,作為阿拉伯國家良好的雙邊關係,建立、促進一個整體關係,通過整體關係又可以促進我們同每個國家的良好的雙邊關係的發展。不同國家之間可能存在分歧和矛盾,我們還經常作為調解者和促進者,促進他們的關係,可以説是一種良性的互動。
2016-01-18 11:18:40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再次感謝您做客我們的節目,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會。
(責編:孫婉露;文字:韓琳;主持:齊凱;導播\後期:李哲;攝像:王宇迪、孫宇;攝影:李佳)
2016-01-18 11:22:28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