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中國訪談 世界對話”歡迎大家的收看。“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民生的切實方面。我國目前已經進入新時期、新常態,在新時期、新常態下怎樣以創新促發展,打造發展新引擎,實現我國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已經刻不容緩。
5月27日,農業部、發改委等八部委共同發佈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規劃》一經發佈便引起了巨大反響。那麼,我國農業科持續發展現狀如何呢?未來我國怎樣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科持續發展呢?
今天我們演播室非常榮幸地請到了《規劃》專家撰寫組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朱立志研究員對《規劃》內容進行解讀。
2015-08-04 13:54:58
朱主任您好,歡迎您作客我們的節目!
2015-08-04 13:58:40
大家好!
2015-08-04 13:59:04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提出以來,對我們國家的發展産生了極大的推動力,在農業領域這一戰略將怎樣引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呢?
2015-08-04 13:59:23
應該説農業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最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我們要創新科技體系。第二,要在管理體制機制方面進行創新。第三,要在農業經營體系方面進行創新。
2015-08-04 13:59:38
首先,在技術體系方面。
我們知道,現在的農業技術體系基本上是化學農業的技術體系,因為我們依賴的是大量的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另外還有添加劑,激素、抗生素這些,都應該屬於化學農業的範疇,未來我們要創新這種技術體系,朝著可持續的技術體系走,這裡面關鍵就是要實施生物農業和物理農業。
比如農業它的勞動對象就是一些生物群體,動物、植物,如果我們把這裡面的問題沒有搞清楚,我們盲目的使用化學試劑、化學投入品,就會破壞生物群體之間的合作關係。我們要利用生物群體之間的相生相剋的原理,達到互生共贏、防治病蟲害的作用,生物農業將是我們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
物理農業,大家都知道農作物,包括動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光、熱、水、氣的和諧配置,通過物理的設計,比如設施農業,我們把它合理的搭配以後,它會朝著有利於動植物發展的環境營造,有利於這種和諧的環境營造。
比如LED燈,最近我們參觀了一個基地,LED燈單色冷光,針對植物的不同生産期給予照射以後它會生産的非常健壯。在浙江我們就看到一個企業,它對蔬菜種子進行照射,因為一棵蔬菜種子要幾塊錢,我們好多蔬菜種子都是進口的,非常昂貴。如果要是農民拿去,很容易發芽率不高,一棵就會損失好幾塊。但是通過一定的光照以後,種子百分之百的發芽,而且這個苗最後到田裏面也沒有緩苗期,就直接生長了,而且非常健壯,農民非常喜歡。類似這些都是物理農業將來要做的事情。
。
2015-08-04 13:59:53
我們現在大家都非常擔心耕地的污染,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不僅對糧食産生危害,比如説湖南的鎘大米,還有對一些瓜果蔬菜都會産生危害。有最新的物理技術叫凹凸棒,用凹凸棒在田裏面加入一定的水分之後,它可以把重金屬吸附在上面,最後給它提出來,這是中科院已經鑒定成功的技術了。
也就是説這裡面的技術還是比較多,將來應用的前景比較大,我們可以把物理農業技術和生物農業技術組裝整合到我們傳統的農業技術體系裏面去,擺脫化學農業對農業的困擾,這是技術體系的創新。
大家可能還記得,2007年在《人民日報》上,當時還任浙江省委的習近平就發表過一篇文章,“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這個非常重要,將來我們所要創新的技術體系就是高效生態的農業技術體系,這是第一個方面的創新驅動。
第二,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創新。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水、土、農業都是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這是很不好的,但是現狀就是這樣。還有産地環境、農業生活開發,它都是分散在不同部門,而不是農業部門一個部門所能説了算的。這種狀況就會導致什麼呢?導致職能錯位,要不就錯位大家都不管,要不就重疊,大家都想爭著去管,還有就是職能交叉。可以説我們現在的現狀是很可笑的,相關部門有錢的項目都被農業部門以外的拿走了,我毫不誇張的説,農業部門就是管農林水土環境和綜合開發這些項目,不太有錢的項目歸農業部門,你可想而知,中國的農業將來這種體制機制不創新是不行的,我們的創新驅動必須要在這裡面充分體現。
2015-08-04 14:00:08
我還用習近平同志説的一句話,他曾經説過叫“山水田林湖是生命共同體”,我們必須要統一管制,如果管田的只管田、管水的只管水、管山的只管山、管湖的只管湖,你想一下這種管理體制你不創新將來能夠可持續發展嗎。這是我要説的第二個方面,叫農業管理體制機制一定要創新驅動。
第三,農業經濟體系必須創新。
我們知道過去我們的農業主要是一産,現在我們要實行一、二、三産和這種新型的經營體系,然後是技術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過去我們的技術主要是靠政府的農技推廣站,將來社會化的技術服務體系是方方面面的,很靈活的、很有活力的。
還有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我們過去忽略了農村領域的金融服務,將來這塊不跟上不行。農業隨著規模化的增長,就像一個企業一樣,它資金就是血液,如果貧血了、缺資金了它不可能幹好,所以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讓我們農業別貧血。
市場服務體系要跟上,如果現有的市場服務體系再繼續下去肯定會制約我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市場服務體系再加上“網際網路+”,將來的農業會有更大的騰飛,就是農業經營體系一定要創新。
這三個方面的創新必須要尋找我們的驅動力。
2015-08-04 14:00:21
我們注意《全國農業可持續比較規劃》當中多次對接了創新驅動發展這一戰略,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如何體現戰略的要求?
2015-08-04 14:00:39
這個《規劃》基本原則的第二條就説出了“要堅持創新驅動與依法治理相協同”,這就突出了創新驅動在整個能源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它就是要求一手抓驅動,一手抓法制。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法制既可以保障我們的創新驅動,另外它還可以為創新驅動設立一條合理的軌道。比如進行技術産權保護等等,不讓違法行為來侵害,要一手抓創新,一手抓法制,這是我們在規劃裏面的重要原則。
規劃裏面説堅持創新驅動還有幾句話,就是“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機制體制創新”,這是規劃裏面寫進去的。
2015-08-04 14:00:56
還有“釋放改革新活力,推動科學種養,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改變”。這是在第二條基本原則裏面高度突出了創新驅動。
還有《規劃》裏面説到,“到2020年,我們的科技進步貢獻力要達到60%。”這裡面依靠的就是創新驅動,不僅要依靠原始創新還要依靠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更要依靠整合創新。
因為農業,目前我認為特別是要注意整合創新,就是把現有的庫存的科技成果很快地對接到農業生産上來,能夠發揮巨大作用的。比如説生態農業的技術模式,還有一些迴圈農業的技術模式,要靠各種各樣的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進行整合創新,這就是我剛才説的,朝著生物農業和物理農業整合的模式,將來中國農業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另外《規劃》裏面在保障體系部分也是高度強調了創新驅動,它有這麼一條,叫“加強科技體系機制創新”。比如在資源節約型技術方面,在環境友好型技術方面,在生態保育型技術方面,我們要推動協同共管,不是過去那種單打單的,一個人幹一個人的,或者一個團隊幹一個團隊的,這就叫體制機制創新,在這方面尋找創新驅動,要組織實施好重大的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攻關。
2015-08-04 14:01:17
在科研組織方式方面要創新。比如説建立全國性的農業科技的協同創新聯盟,依託國家科技園進行聯盟,進一步整合科研院校的、高校的、企業的科研力量,進行共同創新。
要強調健全能源科技創新的績效評價體系,這也是一種創新,如果這個績效評價體系或激勵機制跟不上,它也沒辦法在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尋找真正的驅動力。
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社會資本參與到農業的科技裏來,這個過去我們做得還不太夠,將來在這方面要加大力度。
《規劃》保障措施裏面也提到一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也是創新驅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首先就是説要創建科技成果轉化的教育平臺,要按照利益共贏、風險共攤的原則,積極探索基地加項目加企業,還有科研院所加高校、加生産單位、加龍頭企業,還有一些其他的農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進來,等等,現代農業科技整合與釋放轉化這種模式要創新起來。
還有就是要進一步的加大基層的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與建設力度,這也是很重要的。儘管社會的力量要介入,但是目前基層的農技推廣體系還是很重要的力量,要進一步改革創新、加大力度。
創建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按照規定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有突出科技貢獻的給予獎勵,這也是一種獎勵機制的創新。
2015-08-04 14:01:33
可以説《全國農業科持續規劃》將指導我國農業未來1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規劃將從哪幾個方面描繪出我國農業發展的藍圖呢?
2015-08-04 14:01:46
《規劃》分兩個階段來描述。第一是到2020年,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取得初步成效,在經濟、社會、生態各方面的效益要非常明顯。這裡面主要還體現在八個方面。
第一,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積極進展,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方式。
第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
第三,農業結構更加優化,因為我們現在農業結構還不是十分合理。
第四,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不斷提高,這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
第五,農業資源的保護水準和利用效率要有顯著的提高,如果這個跟不上,可持續發展就沒有後勁了。
第六,農業環境的突出問題要初步得到解決,要取得階段性的成就。比如重金屬污染、華北地區的地下水漏斗這些突出問題要得到階段性的解決,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第七,重要的生態系統,比如森林、草原、湖泊、濕地等等這些生態系統的功能要得到有效的提高和恢復,甚至於增強。
第八,生物多樣性的衰減要使它的趨勢得到遏制,就是説衰減的趨勢要控制住。
這是2020年的藍圖。
2015-08-04 14:01:59
到了2030年我們主要形成一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基本上給它形成了。一句話就是“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取得顯著成效”。這也體現在六個方面。
首先,供給保障有力。
第二,資源利用高效。
第三,産地環境良好,我們農産品産地不能再那麼污染,要有良好的生産環境。
第四,大的農業生態系統要穩健,要知道農業是一個生態産業,如果生態系統不好,它是不可能可持續發展的。
第五,農民生活要富裕。
第六,田園風光要美好。
這是兩個階段的藍圖。
2015-08-04 14:02:16
我國其實已經進行了多年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探討了,我們取得了哪些成績?未來要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將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呢?
2015-08-04 14:02:33
我國的傳統農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得非常不錯的。大家可能知道有一本書,叫《四千年的農夫》,這是1911年美國農業部土壤局的局長富蘭克林·金,他到中國是1909年,花了9個月的時間跑了亞洲三個國家,首先是中國,然後是日本、南韓,那時候的日本、南韓主要跟中國學的,農業的精耕細作、培肥土壤,回去以後他就在1911年發表了一本書,叫《四千年的農夫》,講得就是中國的農業怎麼與大自然協調一致的生産方式。因為當時的美國農業還是一種廣種薄收,粗放式經營,就是一塊地不知道培肥,就是説我種過一塊地我就跑到另外一塊地了,這塊地就荒著了,他不知道怎麼去把土壤的肥力提高。
學了中國人民的做法以後,他回去發佈這本書,被稱為是第一次在西方世界介紹農業可持續發展精髓的書,説明什麼呢?説明我們傳統農業是可持續的。
到了後來,我們的做法美國也準備學,但是他們的化肥農藥出來了,化肥農藥很簡單,他們就大量的採用化肥農藥,化肥培肥地力,農藥消滅病蟲害,非常有效,他們就把中國的做法給拋棄掉了。再接著後來,中國到了七八十年代開始,也開始學他們的了。我們尤其是七八十年代開始用化肥、農藥,到了90年代我們國家到處都在建化肥廠、農藥廠,就是西方的先進經驗,咱們得學,結果把我們好的傳統的農業做法都忘記掉了。
2015-08-04 14:02:47
到了八九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聯合國環發大會發佈了一個重要報告,這對世界影響很大,叫《我們共同的未來》,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就是説,我們既要顧及當代人,還要顧及子孫後代,也就是説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首次提出。在世界各地都有在探討,在中國八九十年代也開始探討,緊接著在農業領域我們也進行了不斷的探討,尤其是在理論研究方面和逐步實驗方面,我們都做了很多的工作。
到目前,我們就開始全面規劃深入實施的階段了,也就是這個《規劃》出來了。在這個《規劃》出來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畢竟有多年的理論探討和逐步實驗,我們首先取得的成績就是在理論探討方面,緊接著我再説一下實踐方面的能力。
理論探討方面,尤其是這次我們《規劃》,把多年來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理論進行了歸納,然後界定了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究竟是什麼定義。
首先在基本定義的層面,我們有幾句話叫“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有效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確保當代和後代對農産品的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不只當代還有後代,這是一個基本定義的層面我們是這麼説的。在發展方略上我們還有一句話,叫“通過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和制度創新,要逐步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的協調發展。”這是關鍵性的發展方略。
還有在核心工作上面我們也有界定,就是説“農業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注重三型農業”,三型農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
過去大家都知道,我們搞了很長時間的兩型農業,就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我説過了農業是一個生態産業,不上升到更高的生態層次肯定搞不好農業的,所以在這次可持續發展規劃裏面,我們提出了新的第三型——生態保育型,形成了三型農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從資源、環境、生態的角度全方位的把握我們農業建設的核心工作。
2015-08-04 14:03:16
因為在講資源的時候,大家主要偏重於利潤,講環境的時候大家著重思考的是影響,講生態咱就是更重要的層面講究的是協同、協調,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怎麼協同發展。農業是一個生態産業,如果這種協調共生的系統沒有建立好,咱農業不可能持續的。只有這樣三型農業建立好了,我們這個農業才能有發展後勁,才能確保我們的糧食安全,才能推動整個的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農業的生態建設。
接著我們在理論探討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成就,就是我們提出了價值迴圈理論,這主要是針對農業迴圈經濟,當然也可以上升到整個的各種類型的農業以外的迴圈經濟,都可以用這個價值迴圈理論,因為講價值迴圈理論的最經典的理論依據就是3R理論,就是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但是這還是從技術層面上面,停留在技術層面上的解釋。
從經濟層面解釋的嘗試價值迴圈理論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第一個層次,他認為通過系統中的物質單元迴圈增值,我們可以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它的第一個層次。這裡面我只能簡單地説,第一個層次説的就是怎樣以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二個層次,這個理論闡明瞭什麼叫價值,這裡面的價值是正價值減去負價值的減後的價值,而不是我們看以前説多少産值,多大的農産品産量。我們在生産這些産值和産量的同時,我們還對社會、對環境、對資源有一種破壞的作用,這種負價值我們並沒有把它減去,這個理論就是説,我們既要考慮正價值,更要考慮負價值。負價值往往還不體現在當下,它還體現在第二年,甚至於更長時間。
2015-08-04 14:03:34
如何把未來若干年的負價值折換成現值來扣除,在正價值裏面進行扣除,這是我們要計較的,這是真正的價值,不扣除這種價值那是有水分的價值。還有就是這個理論緊接著就闡述了怎麼樣增加更多的正價值、減少負價值,這是這個理論的另外一個層次。
這個理論強調了,如果要是用價值鏈條來拉動物質單元在系統內的迴圈,可以建立一個暢通的迴圈通道。我們在迴圈經濟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為什麼好的地方迴圈經濟做不下去,它忽略了用價值鏈條來拉動。因為迴圈經濟裏面的每一個部門、每個相對獨立的機構,都是有自己利益的,説白了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理性人,它要計較價值,它只有在價值鏈條上進行交易,它才能完成物質的迴圈,通道的建立。
我們這個理論還用理論數學的推導進行了闡述,就是一個單元的物質經過若干個迴圈以後會産生更多的資源。就拿目前我們農業的秸稈來説,我們進行了分析,中國每年大概有兩億噸秸稈白白浪費了,要知道秸稈也是用水、土,用勞動力、肥料生産的,它並不是説一塊地光長果實不長秸稈,秸稈也是一種生物品質,也是一種收成,但是我們兩億噸就白白浪費了,如果我們充分的利用,利用好了,沒有讓它浪費,我們基本上相當於增加了20%的能源資源數量,這是相當可觀的。
2015-08-04 14:04:44
在具體的實踐方面,我們長期以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首先,農業生活生産能力和農民的收入在持續提高,比如説我們的糧食已經創造了十一年豐,過去我們講十一年增,從今年開始我們改變為豐産,不叫增産。因為糧食不能老是追求大幅度的增産,只要它豐收就行。如果老是大幅度的增長資源會跟不上的,反而會破壞資源生態環境,所以我們提出十一年豐。確實我們的糧食實現了十一年豐,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就。還有人民收入實現了十一連快,快於城市居民的增長力。
第二,我們的農業利潤水準穩步提高。
第三,農業生態保護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
第四,農村人居環境逐步改善。
這都是我們取得的成就。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我在這裡再簡單的説一下,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但是我們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十分嚴峻的。
首先,表現在我們的資源硬約束日益加劇。比如我們就那麼多地、那麼多水,我們人口這麼龐大,怎麼保證它不斷增長的供給需求,因為我們數量實在小的可憐,每人平均耕地、淡水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40%和25%,這是很少的。我們每年還要喪失那麼多的耕地,還有那麼多的水源在浪費,這些硬約束我們必須考慮。
2015-08-04 14:04:59
第二,環境污染問題也比較突出。首先工業、生活污染在不斷的影響著農業産業環境,還有農業本身的污染也在不斷的加劇,像化肥、農藥,因為我們的化肥利用率和農業利用率並不是太高,我們必須要把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提高,才能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現在農業部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
一控就是剛才我説的用水量,咱們雖然水資源不夠,但是我們浪費很多,一定要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兩減是要把化肥、農藥減下來,到2020年讓化肥和農藥基本上處於零增長,就不再增長了,它當然是在利用率效率提高的基礎上,化肥利用效率要提高七個百分點,農藥利用效率要提高六個百分點,我們必須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第三,生態系統退化比較明顯。農田生態系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尤其是農林、農牧複合生態系統,我們要把它迫切的建立起來。還有草原方面,湖泊、濕地、森林,我們這些生態系統都退化比較明顯,我們要把它修復。
第四,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我們在管理方面,前面我們説了我們的管理體制不是太好,首先要在這方面尋找我們的創新驅動。還有就是農業資源的市場化配置,這個機制要健全起來。再接著我們迴圈農業的發展機制也不是太健全,也需要健全起來。還有就是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這是一個問題。
2015-08-04 14:05:06
其他方面問題和挑戰也還有一些。
比如説,我們説白了還是沒有從深層次上讓我們的思維對接到農業可持續發展上面來,我們有一些措施、內外因素在疊加,我們的矛盾在不斷突出。
還有我們經營能力方面也不怎麼樂觀,首先勞動力數字不是太好,還有土地的生産力還太低。接著經營效益方面也不是太好。因為農業一直效益都是比較低的,相對於別的産業來説它是比較效益不高的産業。
接著就是一個新的動向,就是農業隨著産業鏈的衍生它的成本越來越大,比如説它的運輸成本、保存成本、儲存、加工、粗加工,這些成本都是非常大的,都要加到農業領域來,它這個成本越來越高,叫高成本。
所有這些表明什麼呢?表明我國農業已經進入了資源約束趨強、環境壓力趨大、生態安全趨弱、體制機制滯後、國內外資源運用風險又在不斷上升的特殊時期,這個問題和挑戰十分明顯。
2015-08-04 14:05:40
最後我們想請您給我們梳理一下這次《規劃》的重點有哪些?尤其這次出臺這樣一個《規劃》,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怎樣的意義?
2015-08-04 14:06:00
首先,是確立了重點任務,重點任務有幾個方面。
1、優化發展佈局,穩定提高農業産能。這是第一個重點任務,首先在生産和水土資源匹配方面要做工作,還有在資源過渡利用和環境突出問題的地區要解決好、修復好,還有在生態脆弱區如何做好相應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這些工作。
2、保護耕地資源,促進農田永生利用。耕地資源非常重要,一是我們耕地數量不怎麼好,二是我們的耕地品質也不是太好,我們要提高耕地的有機值,另外要保證2020年我們有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8億畝的高標準農田,這個任務是非常艱巨的,但必須達到。
第二,在節水方面保障能源用水安全,這也是一個重要任務。我們要把農業開發利用的水資源紅線要確立好,到2020年我們在3720億立方米,在2030年要3730億立方米,這個用水紅線。過去我們講得比較多是耕地紅線,沒有提到用水紅線,這次《規劃》裏面十分強調用水紅線。當然我們要提高這個用水利用率,把目前不高的利用率,提高到2020年達到0.55%,到了2030年要達到0.6%以上,還有就是加快建設我們高效節水能源的技術體系,讓我們用水進一步的高效化。
第三,治理環境污染,改善農村農業環境,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體現在怎麼控制外源污染,還有控制內源污染,然後做到三基本,前面講了一控兩減三基本,這是農業部強調的重點任務。
2015-08-04 14:06:14
一控剛才説的控水。兩減是減化肥減農藥。這裡面農業污染還要注意三基本,三基本:1、秸稈基本迴圈利用。2、畜禽糞便基本迴圈利用。3、農膜、農藥包裝袋之類的要做到基本迴圈利用。這樣我們就把農業環境污染就能夠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第四,修復農業生態,提高生態功能。首先就是增加林業覆蓋率,在2020年要達到23%以上。二是農田的林網建設要加大,農田生態系統也是很重要的,它必須配合著林網建設才能建立一個合理的農田生態系統。光是一片看去都是農田,它那個生態系統肯定不太好,也不利於莊稼的生長。三是水産養殖方面,我們要增加健康養殖,不是過去那種隨意的高密度的養殖,結果破壞了水體,養殖出來的水産品也是品質不高、安全性有問題的。
第五,區域佈置方面我們也有一些重點工作,主要是根據農業資源的承載力、環境容量和生態的類型,把全國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佈區和保護髮展區,這是我們做的一種創新,在整體的農業佈局方面。
過去我們的農業佈局主要是十大區,現在就是突出重點,在戰略、方略上面劃分為三大區域,叫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髮展區。
在優化發展區我們主要就是堅持生産優先、兼顧生態,要做到生産穩定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生態環境友好。因為這個地方優化發展主要分佈在東部,大眾農産品主産區,農業生産條件非常好,潛力也比較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水土資源過渡消耗,還有環境污染,農藥投入品過量使用,資源迴圈利用程度並不是太高,所以我們必須把優化發展區這些問題解決,然後發揮它的優勢,來充分突出優化發展區的作用。
2015-08-04 14:06:34
在適度發展區,大家知道它的缺點是什麼呢,就是生態脆弱,水土配置錯位,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比較嚴重,資源環境承載力有限,還有就是能源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主要在西北地區和長城沿線,跟剛才優化發展區不一樣。剛才的優化發展區,比如在東部,從東部然後到黃淮海,然後到長江中下游,再到華南,這一片。適度發展區就是西北和長城沿線這一塊。它有它的特色,它就是生産特色非常鮮明,這裡面就要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要立志於資源稟賦,發揮優勢,揚長避短。
在保護髮展區,特色就更明顯了,保護髮展區説白了就兩個地方,一個是青藏高原,就是青藏區,還有一個就是海洋區,我們的海洋區也是屬於保護區。青藏高原必須要保護好,它是以生態保護或建設為重點的,生産是放在限制範圍內的,要限制開發、重在保護。青藏高原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開發是放在限制內的。還有海洋漁業,我們考慮到近年來漁業資源顯著的削退,我們一定要把它保護好,也就是在這些地區要堅持保護,有限、限制開發,我們才能讓它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2015-08-04 14:06:54
第六,重大工程,我們在規劃裏面設置了重大工程,幾個方面的重大工程。
1、水土資源保護方面的重大工程。這裡面還有一些具體項目就不一一介紹了,比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項目,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這些項目水土資源保護領域非常重要,這個項目也是放在重要的位置。
2、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工程。這個工程裏面也有很多項目,有畜禽糞便、化肥農藥、農膜和農藥包裝袋、秸稈、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這些項目也是設計了很多,很具體,將來都是要落地的。
3、在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方面,我們已有的這些項目接著做,比如新一輪的退耕還林,草原保護,還有石漠化治理等等。
4、重視水域生態修復項目的建設。
5、農業生物資源保護項目,我們要把它做好。
6、實驗示範項目。實驗示範工程裏面要重點建設十個類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這是非常宏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5-08-04 14:07:10
最後你問到這個《規劃》的出臺有哪些意義,這個我簡單説一下。因為高層領導人已經不斷地説了,這個《規劃》的出臺是今後15年,甚至於更長時間指導中國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已經説得很明確了。
為什麼説它是今後綱領性文件呢?
首先,從頂層設計來看,它設置了指導思想,給我們指出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還有發展目標。從頂層設計上面讓我們今後發展路子很明晰了,所以它是一個綱領性文件,今後15年或者更長時間的綱領性文件,這是已經確定了,它的意義是戰略性的意義。
第二,這個《規劃》要不斷的落實、落地,變成若干個年度計劃,或者具體的計劃或項目、工程,它就會全方位的促進我國農業的方式轉變。大家知道我們現在的農業發展方式不是可持續的,通過這個規劃落地、實施,我們可以全方位的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使我國的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從實際操作層面上理解是什麼呢?因為這個規劃確定了重點任務,區域步驟也是明確了,還有就是重大工程保障措施都明確了,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進一步落地也就更明確了我們要做的若干個工作究竟核心在哪兒、重點在哪兒,將來的步驟怎麼做,都明確了。
2015-08-04 14:07:34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本次節目就到這兒了。再次感謝您做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會。
2015-08-04 14:07:47
謝謝大家。
2015-08-04 14:08:0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