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美好未來的開拓者

時間:2014年5月13日
嘉賓: 雲南省貴州商會會長、雲南星長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慶忠[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開篇:

陳慶忠:既能夠實現殯葬的功能,又能做到活人去了以後有旅遊的感覺,它的本質就是解決活人跟死人爭地的問題。

我們要做這個事情呢,我覺得我們想傳承一種文化,一種生命文化的傳承,孝道文化的傳承。

那麼作為企業來講,那我們就是要把我們的企業做好。

也希望我們的偉大的祖國更加強盛,更加有核心競爭力,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我們更加有尊嚴。

訪談: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國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主持人。我們本期的人物嘉賓是雲南省貴州商會會長、雲南星長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忠先生。

陳先生,您好!

陳慶忠:主持人好!海內外的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陳先生,早年間有很多的媒體報道,咱們的集團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開發了一個新的項目,這項項目是佔地2000畝地的一個“夢回雲南”項目。如今“夢回雲南”又改為了“長松園”,為什麼要改成這個名字呢?

陳慶忠:我首先講一下這個項目的來源。殯葬呢,尤其是殯這一塊,過去都是政府民生系統自己來做。2004年我們雲南省政府他們希望對殯葬進行改革,能夠引進民營企業對這個行業的進入,我們星長征應該是首家引進的。我們拿到這個項目以後,我們就在思考,就是這個項目是按傳統地做,還是我們要創新地去做?我們就到了華人,尤其是華人聚居區比較多的地方,像台灣、香港、新加坡、美國、俄羅斯,對這些比較有名的這些陵園,我們都進行了考察,包括國內這些做得好的陵園。考察了以後呢,我們就在思考,就是這個定位怎麼定?所以我們當時取的名字叫“夢回雲南”,我們一開始就想把這個項目做成一個旅遊産品,既能夠實現殯葬的功能,又能做到活人去了以後有旅遊的感覺,就是通過我們的信仰的文化,包括佛教的,包括民族的,包括通過生態的表現形式,讓我們去了以後能達到休閒娛樂的目的,所以我們把它取名“夢回雲南”,就是一體化的。後來我們又考慮到“夢回雲南”太抽象了,人們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所以我們又用它的地名改過來,叫“長松園”。

旁白:在這裡,您可以欣賞雲南獨特的美景,飽覽異域風情;在這裡,您可以了解生命文化的真諦,體會人生意境;在這裡,您可以感受佛教深厚的底蘊,朝拜大佛聖殿;在這裡,您可以聆聽生態和諧的鳥鳴,享受天籟之音。這裡是一個大型生態公園,山環水抱,福祉寶地。夢回雲南距離昆明20公里,只有半小時的車程距離,高速公路直達,交通條件非常優越,周邊山勢延綿,猶如佛祖高臥,天然蓄水凹地形成的錦繡湖與臥佛山,構成了中國傳統理念中山環水抱、背山面水、帝王福地之相。山川與河流相容並蓄,建築與植被和諧共生,形成得天獨厚的聚氣之勢。

主持人:殯葬改革始終都是社會和百姓十分關注的問題,目前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是死人與活人爭這個墓地,大家都會十分關注這些,它的意義也是很不一般的。這次的改革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陳慶忠:我對殯葬改革的本質,就是剛才我們一開始交流的,它的本質就是解決活人跟死人爭地的問題,搶佔資源的問題。第二個就是解決傳統的排排坐、臟亂差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我覺得是我們改革要關注的問題。未來改革這兩個問題,我們一個首先從規劃定位上,我們是按花園式來打造它的,是吧?把雲南一些好的景點,我們把它複製到我們陵園裏面去,既把文化,又傳承了我們的景點功能也實現了,就是我們殯葬的功能同樣實現了。

第二方面,我們從空中發展,就是我們通過一些生態式建築,塔式建築,從空中來走,這樣我們就節約了我們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合理利用,集約了土地,提高了容積率,所以這兩個方面我們是下了很大工夫的。

第三方面,我們在環保上,就是我們的環保驗收是100%合格的,完全按照國際殯葬環保要求,基本做到零排放,零排放之水準。所以引進了一些高科技産品,從弔唁形式上我們也通過一些聲光電來表達這種弔唁儀式,同時也滿足了一些老百姓的需求,比如説我們做了一些別墅性的守靈廳,因為我們很多家庭出身的情況,有些他有信仰的,有信教的,他們會做一些儀式、法事,這樣會影響鄰居,非常的休息不好,你要敲鑼打鼓,敲敲整整的,因此我們就設計了12個這種獨立告別廳,可以在裏面守靈,可以在裏面吃飯,也可以打牌,就像個家一樣的那種小別墅。

旁白:錦繡雲南文化生態園規劃為四壇、六園、十二區,兼具景觀欣賞、宗教文化和墓地殯葬三大功能,平靜與安定、祥和與美麗展現的淋漓盡致。以中國傳統祭祀習俗為線索,融入了佛教信仰的聖壇式建築,天、地、日、月四壇,代表圓滿的大乘佛法的四大菩薩分別敬于四壇的最高壇之上,展示著佛教的精華與真諦。

佔地面積達7000多平米的曼飛龍白塔聖臺,以雲南少數民族建築的點睛之作曼飛龍塔原形為基礎,體現著小乘佛教的藝術精華,呈現出宏偉的景觀造型藝術。

生命和諧園內,雲南本土文化的傳統建築群傾訴著對親人的思念,體現著傳承民族精神的文化。

造型豐富、色彩典雅的2400平米大跨度主告別廳,12個獨立告別廳,以及配套流程服務區,通過中部服務廊,按流程相連,直至墓區。

100米天國之路,借助獨創的聲光景物,讓身臨其境的人把與親人永別的傷痛化作送親人遠行的哀思。

在科技綠色産業生態園,面積廣袤的果林與花園一起,在這個綠色的生態園中綻放,各類獨具風格的莊園在這片綠的海洋中自由呼吸。

陳 俊:長松園應該説是作為我們2000年,就在嵩明落地,當時也是作為我們整個嵩明縣的應該是殯葬改革的一個試點,也是作為當時嵩明縣的一個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從2000年這個項目落地以後,我們也做了一系列的前期的一些規劃,當時我們也請了國內外知名的一些專家學者,包括台灣的,給我們做了整體的一些規劃。項目我們總共佔地是2000多畝,我們實際上一期是開發了不到400畝的一個時間。

從整個雲南省昆明市我們17家經營性公墓來看,作為長松園來説,我覺得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首先説到我們園區的整體規劃,我們説從現代陵園這個角度來説的話,我們實際上是殯和葬都結合的一個産業集中體。為什麼説它殯和葬?就是傳統的我們説的一些公墓,可能它是以殯儀館為主體,或者其他的一些陵園可能它是以公墓為主體,但是我們在規劃的時候就把殯儀館和公墓是結合在一起。這個是我們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我們也創造了昆明市的一個,包括雲南省公墓界的很多個第一,當然這個第一呢,就包括我們第一個集別墅守靈廳和我們長松廳的弔唁廳,在整個殯儀館這個殯的部分,我們覺得從這個服務,還有我們的售後服務體系,還有我們之前和客戶的一些提前的介入,這個服務的深度是比較深的,這個我們算是一個第一。第二個,我們整個園區的規劃的理念和思想也不一樣,我們説傳統的公墓和陵園都是按照我們説的城臺的方式,用的硬的城臺,但是我們整個園區的綠化和規劃是依山而建,基本上你在我們的園區裏面看不到一些硬性的道路,除了園區的一些直接道路以外,其他我們看不到一些其他的道路。第三是我們現在從整個陵園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整個體系,我們今年也在全昆明市,我們在收購和整合50家類似于我們傳統的一些殯葬用品店,就是希望這個把我們的服務提升到第一時間。當我們的客戶家人親人去世以後,他本身屬於一個非常悲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客戶實際上最需要的第一個怎麼辦?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受到這種事情。第二個,在這種非常悲傷的情況下,我們怎麼來解決他的問題?第三,就是我們整個的禮儀和儀式既怎麼體現傳統文化,又怎麼把我們客戶的哀傷度降到最後,這個也是我們服務體現的一個重點。

陳慶忠:因為我們平時也參加了一些這樣的活動,我們老覺得像陵園,像那種殯葬場所,感覺十分不舒服,十分不舒服。你説我們昆明改革開放三十年了,應該説我們的經濟社會消費水準都提高了,但是往往我們感覺到有些殯葬保持的好的方面還不如有些農村,就是給你的感覺非常不舒服,去了以後,應該説我們逝者得不到尊重,就感覺不尊重。我們要做這個事情呢,我覺得我們想傳承一種文化,這個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如果這個世界上我們孝道都不講了,我們談和諧,建和諧社會,那是一句空話,是吧?我們跟父母這種關係,最後一站這種關係都處理不好,都不重視,你説我們的社會人們的心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表達、傳達一種文化的傳承,生命文化的傳承,孝道文化的傳承。我們就提倡年輕人你去為老人埋沒,只要是子女來埋的,我們提倡七折優惠,就比方説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掙點錢,還要自己考慮自己的後事,作為父母養我們那麼大,你事業有成就,最後這些事還讓老人去操心,我覺得這個時候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傳承一種孝道文化,應該是子女為老人來思考這些問題。

主持人:目前,社會、政府以及專家對此有什麼評價嗎?

陳慶忠:民政部分管這個司的司長專門到我們現場去考察,他去看了以後,應該説他非常滿意,因此他回去以後向全國推薦。我們去年前年我們就記載了三十多個城市的分管領導和民政局長來我們地方參觀考察,應該説他們對這個項目是非常認可的,就是我們在搞綠化、搞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並沒有提高我們的市場價格,我們讓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應該説全世界最低的墓園在我們這裡都能買得到。但是我們也考慮到有些確實有需求的人,這個我們要客觀地,也要給他這樣需求的産品。我們通過這些能消費的産品,我們來拉動我們普通老百姓,就是工薪階層我們還是有困難戶,是吧?怎麼來平衡這個問題?我們也要保持一個合理的市場價,又不要違背國家的大的政策,兩者怎麼來拉動它?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不是因為我們的花園很漂亮就收費收高了,不是這個概念,我們的價格永遠都是在政府的指導價範圍內的。

我們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我們的服務團隊,可能中國很少有哪個殯葬企業像我們這樣來做,我們從一開始,我們就委託重慶城市管理學院和長沙城市管理學院,中國只有這兩所學院有殯葬的專業,大學生,我們就定制培養,從學校培養我們就開始介紹,我們就講解這個項目的規劃理念,從學校我們就去傳播星長征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的企業文化,然後他們又實習了一年,我又放到貴陽、貴州,我們中國殯葬協會的副主席李寬定先生,他也幫我們帶人員,所以拿來以後我們非常好用,截止到今天我們的軟體上是花了很多工夫的,這批學生都很年輕,都是二十多歲,生龍活虎,他們非常熱愛這個事業,只有有了人才,那我們的軟體、我們的服務,我們要塑造一種品牌、品質,你才有這個基礎。所以開始我們把這個問題就解決掉了,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財富。我們有個女孩子,懷孕一直到臨産前,肚子都大了,長期都堅持在崗位上,從來沒有因為説我懷孕了,我要請假,要休假。

主持人:她是做什麼的?

陳慶忠:她是個入殮師,都是我們從大學裏面招來的,學這個專業的。她現在熱愛上這個行業,熱愛上這個工作,所以有了這麼一批員工呢,我覺得我們的基礎管理和我們這些規劃想法,包括對一些殯葬改革的創新,我覺得我們就有些基礎。

李 響:當時我就想到一點,我覺得這種孩子如果真的在這種環境下,就是説天天地怎麼孝敬父母,因為我們的追思會,當時我還都在的嘛,雖然調了一個部門,但是依然還都是在我們這個環境中。在開追思會的時候呢,經常説父母過去是怎樣對待你的,你又是怎樣回報父母的,一些女兒、兒子對母親父親説的一些話,我覺得這種熏染,或者在我們這種背景音樂下的這種熏染下,好像孩子應該比一般孩子應該更孝順一點,所以説我就對這方面忌諱一點都沒有。我們一直強調,星長征強調的是忠誠做人,智慧做事,好像我們在長松園,把青春和力量,把我們對這個行業的這些想法都貢獻在這裡,然後得到我們老闆或者是我們董事長的肯定,我們內心就覺得沒有白白地付出,是值的。

陳慶忠:就是家屬他參加過這種喪葬服務以後,他是發自內心地來感激我們的團隊,就是這個時候人們他心裏很複雜,也很悲哀,也很沉重,但是他感覺到那種服務確實給他帶來極大的這種幫助,是吧?他所要想做什麼,我們每一步都能夠給他到位。再就是我們要打造的比五星級還五星級,你五星級酒店的服務好,我們還有心理服務,怎麼來幫助他解決,要做好現實的問題,把這個過程要圓圓滿滿做完,殯和葬,又要安撫我們的家屬,要做好這個工作,所以他們很感動。我們的特色應該相對還是比較多,就是剛才我們講的,首先環保,我們做到零排放。接著我們從生態上,生態上我們做到花園式的生態,同時呢,我們又把經濟作物引進去,所以今年我們要重心做的就是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我們成立了綠色産業公司。第三方面,我們講究節約土地,從空中發展,還有室內葬,我們現在逐步引到大家室內葬,因為我們到台灣參觀以後,我覺得台灣的認可程度很大,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時間問題,這樣的引導我覺得有可能,比海葬、比花葬引導性又會更強,我們想從這方面先做一些工作,這樣做呢,我們設計的很漂亮,非常棒,應該説金碧輝煌。我們的信仰文化,方方面面的東西我們都考慮到,逐步來引導大家。這些應該説都是我們的一些亮點,我們也想把它最終打造成一個愛國主義基地,愛國主義基地呢,我們雲南的民營不多,我們就想改革開放以來,為社會做出貢獻,省級和市級認可的英雄,犧牲的公安幹警,我們行業的優秀代表,包括“昆明好人”,這樣類似的,我們都要免費進入我們的園區,一切費用我們都負責。我想通過這樣的陵園的建設,逐步來提高大家對國家、對社會這種責任感,我們弘揚、倡導這樣的精神,同時又為我們犧牲的英雄們實實在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吧?

主持人:對。

陳慶忠:不是一句空話,因為企業其實到這個時候他也有能力來承擔這個事情,同時把我們的園林文化也弘揚起來了,逐年逐年逐年建立起來了。

主持人:據我所知,雲南是您的第二故鄉,軍旅生涯將您這位貴州遵義人帶到了雲南,這些年來您雖然是身在異鄉,卻是一直沒有以異客來自居,而是創建企業,發起商會,支援政府,奉獻愛心。您為什麼去這樣做?能不能給我們講一下您的心路歷程呢?

陳慶忠:雲南,我們貴州商會,應該是貴州省在省外成立最早的,第一家成立的商會。因為貴州歷史上它比較窮,所以出來的人雖然很多,但是企業發展的公司都不大,都是單打獨鬥。2006年我們在雲南成立了貴州商會,應該説得到了顛黔兩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成立以後,首先我們考慮的是商會的生存和發展,因為過去我們看到有些商會做起來,成立起來,但是事實上沒有做起來,事實上沒有把它立在一起,沒有團結起來,我們就感覺團結比什麼都重要。那麼搞商會怎麼來團結大家呢?我們想,我覺得有三個東西可以凝聚到大家,一個是文化,第二個是事業,第三個是鄉情,這三點可以把大家團結在一起。因此,我們就成立了一個擔保公司,股權基金公司,黔商投資公司,通過這樣的投資,我們把我們中小企業也扶持起來,然後你投資者還能賺錢,這樣大家就凝聚起來了。鄉情就不用説了,當然我們也要有文化,不是一幫烏合之眾,我們原來黨和國家有些政策,要把它吃透,真正做好兩省政府的橋梁作用。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是得到全國的表彰,民政部給我們評成全國的優秀社團組織,省裏面有什麼5A級商會優秀黨組織,應該説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讚揚。那我們在項目上就能夠集中開發,也響應當地政府的大規劃、大項目的建設,以及行業有代表性的,我們就能夠去投入,單打獨鬥就投不了,這樣政府也很喜歡,也能把事情辦好。

主持人:昆明雖然是您的人生重大轉折地的福地,目前對於生於斯,長于斯的故鄉來説,您也是有濃濃的鄉情的。對於故鄉來説,在貴州遵義您也是投入了一個西南最大紅色旅遊地産項目,這些投資對於家鄉來説有什麼樣的經濟作用?

陳慶忠:這個項目是我們家鄉領導來雲南考察,招商引資把我們請回去的,去了以後,我們覺得也是家鄉各級黨委政府看得起我們,我們就覺得把事情做漂亮,要做好。就是星長征有一個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十六個字,前十年我們是八個字,就是忠誠做人,智慧做事,這是前十年。後十年我覺得這八個字還不夠了,我們又通過這些年,我們又提煉了八個字:創新時代,共贏未來,就是我們想做行業裏面,我這個行業成功以後,要得到政府,要得到我們的消費者,持續長期認可,不是一個短暫的賺錢行為。所以我們從回到遵義投這個項目,所以開始設計我們也是定位要求很高,我們打造了一個國際化的五星級酒店,把萬豪請進來,因為萬豪是一線品牌,他很不願意到三四線城市去。我們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和他交流談判,為什麼去了這方土地?因為它是個紅色旅遊勝地,遵義有800多萬人,城區人口100多萬人,每年去旅遊的人幾千萬,恰恰這麼一個城市沒有一個五星級酒店,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在跟遵義市委市政府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把萬豪請進來。萬豪目前進駐的就是重慶,就在成都、貴陽、昆明等等這些城市。這樣我們首先有專家來做管理了,品質才能夠持續保障。整體規劃非常棒。

主持人:回首這些年您在雲南的創業史,同時您又是作為雲南貴州商會的帶頭人,政府和社會也給予了您很大的表彰以及支援,對此您有如何的體會呢?

陳慶忠:我覺得這些都是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對我們的認可,我覺得我們應該更加地努力,如何做好自己的企業,同時團結好大家,把商會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多地組織大家參與地方經濟建設。

主持人:商會都開展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工作?這些又給會員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效益呢?

陳慶忠:商會成立,有些企業小,有些企業大,那我們採取什麼辦法呢?以大幫小,幫扶,其實這都是跟我們有些,我們黨的一些政策學來的,幫扶,以大幫小,一對一幫扶。因為他們有些小的企業,有時候理念、市場眼光,對未來的發展規劃,他自己可能都沒想清楚。我們通過大一點的企業來幫扶它,所以這一點是非常有凝聚力的,很多商會都想著向我們來了解、要學習,其實你就實實在在為大家解決問題,這個凝聚力、團結力就出來了,沒有什麼問題。如果説你只是為你會長自己著想,那你肯定搞不好團結,你只要是為大家服務,你想方設法為大家服務,包括我們一些融資工具,都能夠把大家團結在一起,都能解決他們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我們每年都要産生好多億萬富翁的,我們五年都有規劃,就是你億萬富翁要幫助千萬富翁進入億萬級行業,就這個概念,企業家就是要發展嘛。

主持人:咱們星長征集團成立於1993年,已經經歷了20年的風雨。目前集團已經有了三大企業集團,以及四大板塊,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陳慶忠:我們首先下面有個汽車集團,汽車集團我們有18個品牌,應該汽車是我們的傳統産業,今年已經搞了15年了。我們去年又新增了10多個店,我們在呈貢新區昆明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裏面,應該説還是投入了鉅資,將近10個億,來打造了一個綜合性的汽車廣場,汽車城。就是説很多廠家都感覺到奇怪,星長征為什麼投那麼多錢來幹這個事?就是很多店都是租來的,我們是從規劃報件一開始全部,從産權清晰到銷售,到售後服務。因為我們理解汽車它是個服務,我不是生産廠家,我也制不了標準。你要服務,你居無定所,你怎麼幫別人搞服務?首先我們要把場所問題解決掉,它是一個長線項目,一台車要用十來年的,首先把服務場所先解決掉。我們去年就,應該説前年,今年基本上做到全線開業了,這個是我們的傳統産業,也有將近2000員工,應該説發展態勢非常好。今年我們準備再加兩個,一個是二手車的交易,二手車交易在我們西部也是非常欠發達的,過去都是一種黃牛式的消費,你的車拉到裏頭,你都害怕,買車你心裏頭都沒有底。現在我們都要把它的所有的歷史沿革,把汽車的品質、評估、檢測體系要清清楚楚,讓我們的消費者慢慢都學會看這個車我自己評估能值多少錢,我幫助他把它梳理出來,所以他買車就很踏實,最後再有保險,有售後服務,這是今年我們想重心打造的一個亮點。第二個,我們跟大連港口合作,我們準備把口岸移植到昆明來,就是你將來買進口大貿車,你不用去大連買,我價格跟它一樣的,我把它移植過來,我們4月17日開業,所以我們想打造新産品汽車服務這麼一個品牌,在雲南,包括將來一些售後,我們在全省都要覆蓋,我們計劃第一步要做50個服務網點,將來第二步還會更多。未來賣汽車就是賣服務,事實上現在也是這樣,你銷售是掙不到錢的,都是靠售後服務來賺錢,誰的服務做得好,誰就能持續生存發展。所以這是我們今年重心要做的工作,全省要布50個服務網點。

主持人:咱們的企業目前還投資了另一大板塊,是耗資16億元的人民幣,打造了雲南星長征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目前是已經馬上要進入開業的盛況了,那請您跟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

陳慶忠:這個項目也是今年我們五、六月份就要全線開業了,現在招商的主力商戶我們都招完了,現在剩一些中小型的配套商沒招了,我們準備驗收完以後,我們就準備全線招商。這個項目總投資其實已經超預算了,已經將近20個億了,原來我們預算是10多個億。它正好是區域位置非常棒,就在我們全國鐵道部下面有個集裝箱,和我們羅陽火車站,整個就在它附近一圈周圍,應該是一個天然的做物流的這麼一個場所。所以我們就花了大力氣,下了大決心,也是從規劃上下手,從模式上去研究創新。我們東部地區、沿海地區它的物流相對比我們好的多,因為它那個地方首先有公益推動它,雲南的公益不太發達,所以沒有這個東西來強制推動,所以我們的物流還是傳統的物流,成本巨大,入門檻非常低,拿個傳真機,在家裏面你就可以到處滿天飛,貼在墻上,打小廣告,把物流就這樣完成了,資訊非常不發達。所以我們就在思考這個物流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從整體規劃著手,從資訊平臺的搭建、電子交易,從盈利模式上來思考,經營模式上來思考,怎麼跟大家團結起來,這是最關鍵的。它非常散,不是沒有人做物流,有人做,就是我講的,普通的隨便拿個傳真機就可以做這個事情,把資訊賣給你,一道轉一道,一道轉一道,成本非常巨大。

第二個,我們考慮到一個什麼問題?運輸成本,由於資訊的不發達,比如説我們從這個地方拉一車回到麗江,拉一車回到大理,結果回來以後沒有東西,大理他不熟悉,他沒有資訊,沒有辦法,他只有空車回來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有個資訊平臺,把這個問題就解決掉了,是不是?實際的成本也降下來,我們商戶的成本同樣可以降下來。所以我們就在創建這個模式上,我們做了很多思考,專門請了很多優秀的團隊來幫助我們開發,我們準備5月份就全線出來。如何解決這些中小物流?現在5億、12億的這樣的物流商很多,就是他們再往前面走,他無法走下去了。而且現在我們有個廣州商會的副會長,也是一個貴州人,他現在每年有十來億的産值,他天天去打球,他對物流已經沒有信心,沒有興趣了。我説為什麼?你做得那麼好。他説我長不大了,瓶頸就出來了,就是我們的金融體制擺在這個地方,不是你利潤多好我銀行就能支援你搞多大,銀行貸款是要有抵押物的,物流商通常情況下只有物資,物資還是花錢買來的,對不對?它怎麼能發展壯大呢?它根本沒有辦法來發展壯大。這個時候我們要研究一種模式,就是真正把我們的物流體系和倉儲管理真正把它結合在一起,把上下游客戶都團結在一起,在一家銀行裏面共同監管來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就已經做大了,銀行你不怕,我錢都在你賬上,在一家銀行裏面完成,你不跟我,我不跟你,他不跟他,但是都在銀行裏面,都看得見。要麼看見了錢,要麼就看見我的物資在倉庫裏面,始終在這兩個迴圈下,我就相信能把這些小型、中型的物流商慢慢會扶持做大,相關的銀行,我們搭個平臺商,銀行風險就出來了,它控制風險能力就強了,由我們來監管,監管是要負連帶責任的,所以我們就要思考,做到一分錢的管控,總跟銀行探討,我們要開發這個軟體,做到一分錢的管控,一定是做純粹的事情。這樣做,我相信這個企業一定會做得好,它只要不東拉西扯,我們的物流成本就能大幅度下降下來,就形成體系了,我們浪費了很多運力成本和服務成本。包括你看最近三部委專門出臺文件,一線城市都要強制性地落實專用貨車的問題,為了減少城市交通擁堵,你想你拉一車貨,拉一廂貨,都要動用一張車,我們城市怎麼不擁擠呢?那我們有專業的服務配送,那減少多少運力,東邊一車就完成,西邊一車就完成,現在你看小商店要進一箱煙、鹽,拿個車去拉一下,這個成本,沒有人來細算這個成本,你真正算下來成本非常巨大,不得了。所以昆明市也在開始做這個事,我們也在積極申請。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的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內涵的“中國夢”的提出,得到了國人的一致響應,對於中國夢來説,您對於未來有什麼憧憬呢?

陳慶忠:習主席提出“中國夢”很振奮人心,至少我們國家需要有一個美好的願景,是吧?也希望我們的偉大的祖國更加強盛,更加有核心競爭力,在世界上更加有地位,我們更加有尊嚴。但是前提就是我們的經濟我們要做好,我們的科技要發展好。作為企業來講,那我們就是把我們企業做好,雖然民營企業它發展還是比較局限的,也比較艱難,但是從三中全會以來,尤其是十八大的召開,也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中央也看見了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需要完善的問題,所以包括一些審批的下放,提倡、倡導市場化,對民營企業來講,就用市場的東西來發展、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對民營企業也給了一個極大的鼓舞和信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陳總參加我們本期的《中國訪談》節目。

好了,觀眾朋友們,本期的《中國訪談》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