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峰:防止暴力傷醫需儘快立法
中國網:這裡是盾安節能特約播出的中國網兩會訪談。全國政協醫衛界別89位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緊急提案,建議將醫療機構列為公共場所進行安保,並儘快出臺醫療機構治安管理條例,防止暴力傷醫。中國網記者專訪了提案牽頭人、全國政協委員、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淩峰,對這一份提案以及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中國網:這次全國政協醫衛界別89位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一份緊急提案,這個提案是由您牽頭的,可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提案具體的內容。
淩峰:這個提案我們也是醞釀了很多年。大概七年前我開始做全國政協委員的時候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其原因也是發生在醫院裏的暴力事件越來越多。很多人把醫院暴力事件歸咎為醫患矛盾、醫療糾紛,才有了這樣的殺醫、傷醫的事件。這種傷醫、殺醫的事件,我們應該把它列為醫院暴力,這個問題應該分為三個層次:醫患矛盾、醫療糾紛、醫院暴力,這是三個不同層次、不同性質和不同解決方式的問題。
比如,醫患矛盾。醫生只要和患者接觸多多少少都會有矛盾,這個矛盾可輕可重可大可小。所以,醫患矛盾有醫生需要內省、自律、修德的過程,也是行業自律的過程,也有病人需要理解的,能夠理解醫療醫學是個什麼樣的科學。所以,這一點應該是在個人和行業協會層次去解決的。
醫療糾紛是在醫療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和爭執,這個我們有第三方調解委員會和民事訴訟等,你可以通過民事訴訟這條途徑去解決。
但是醫院暴力牽扯到刑事。刑事就是傷醫、殺醫、辱醫、破壞醫院的公共財産、破壞醫院的公共秩序,你在這個場所所影響的不僅是醫生和護士,還有廣大的患者,這是在醫院這個場所所導致的暴力事件。這影響的是醫患雙方的人,必須由公安、警力、法治來拘留和制止的。
所以,你看這三個問題是三個不同的方面、三個不同的機構、三個不同的層次來解決的,不能把這件事情混為一談。在一個法制和諧的社會,必須要維持一個正常的秩序,才能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所以,從這一點來説,這就是我們這次提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
首先,我們要把問題分三個層次,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醫患矛盾、醫療糾紛,我們從別的方面去解決,醫院暴力必須法治。為什麼醫院暴力到現在還沒有治好,而且愈演愈烈呢?這裡面有幾個問題。
第一,是概念上的問題,眉毛鬍子一把抓,這一點不行。
第二,體制上的問題,國務院把醫院列為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是內部保衛系統,公安在這方面只是協助關係。通俗地來説,醫院保衛處為主,警察為客,主客之間的關係是不一樣的。保衛處所能夠雇傭的只是保安,而保安是不具備執法功能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23條中沒有把醫院列為法律所認同的公共場所,裏面有機場、港口、商店、咖啡館等等都是公共場所,但醫院不是。醫院不是公共場所的話,很多在醫院這個特殊場合發生的一些事情,在《處罰法》裏找不到相應的一些條款,所以,你即便影響了一些醫院的公共秩序,警察也不能管。
那麼這樣的愈演愈烈的情況,它才導致了所有的醫生為此感覺到心寒、無助、悲憤,不想幹。可是你想想看,如果醫生不幹了,老百姓的健康誰來防護啊? 所以,我們提的很重要的提案中間的訴求就是希望能夠修法,在處罰法中間的23條中,界定的公共場所的這些範疇中間就加兩個字,醫院,這是我們的訴求。
第三,必須在法治上解決問題,就是要出臺醫院機構這種特殊場所的《治安管理條例》,就是把公安部、衛生部2012年提出通告中間的7項罪行,那是已經列得非常清楚的7項罪行,這些罪行就是特殊在醫院發生的,把它量刑定罪,這樣警察既是治安主體又有法可依,這種秩序才有可能好轉,這就是我們整個提案的一種思考和原因。
中國網:其實,我們也不能否認説有些醫生真的是醫德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導致了醫患的矛盾。您怎麼看待醫生自我的修養培養呢?
淩峰:對於在醫院裏面的醫務人員有不當行為的,或者是溝通能力不夠的,或者是有失德行為的,當然我們行業協會會給予不斷的教育和自律。
我們中國醫師協會會在行業層面進行不斷的教育和自律,自律維權是我們中國醫師協會最主要的任務,所以,我們出臺了中國醫師宣言,中國醫師道德準則,這個道德準則有38條,4月2號就要正式的發佈了。
準則規定了醫生很多的在道德層面應該做,不應該怎麼做的方面。所以,可以説這是一個醫生行醫過程中的《聖經》,也就是你每一天,或者是做每一件事情,你都會想一想,拿著這個對照一下應該怎麼做。我相信這個道德準則發佈以後,會對很多的醫生有一個很好的教育、啟發和約束作用。
另一方面,醫師協會的自律工作,我們首先要做專科醫師的準入,專科全科醫師的準入,準入了你才能夠在這個行業協會裏面受到這種管理,你進入了這個協會的管理層次。那麼當有了準入的這個名單以後,如果有醫生是犯罪或者是犯法,或者是嚴重失德就會進入黑名單,就會取消他的行醫資格。所以,這些方面是各個行業協會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管理和自律的方式。我們中國醫師協會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工作,而且做得還是相當成功。
中國網:其實網友心中有一個想法,醫生是見慣了生死的人,是不是對生死就沒有普通人感情那麼強烈了。
淩峰:那不是,醫生的心也是肉長的,也是血肉之軀,怎麼可能沒有呢。但醫生同時又是特別有知識、有理智的人,如果都和普通民眾一樣,遇到生死哭天搶地,誰還來搶救病人呢?所以,醫生是一個既有感情又有理智的群體,而這樣的群體才是最值得信賴的。理智和冷酷、無情是兩個概念,理智是一個高層次的感情,而且是有知識、有控制的這種人群,應該是更值得信賴的。
中國網:您剛才其實提到了説這個提案,很久之前您就關注這個問題,但為什麼這麼多年沒有得到解決,沒有得到一個真正的答覆呢?難點在哪?
淩峰:其實任何一件事情它的發生過程都是從一點到逐漸的嚴重,就像污染一樣,污染也不是今天才有霧霾,以前就有空氣污染,愈演愈重,大家的重視程度就越來越重,醫院暴力也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提議也是越來越強烈。
中國網:其實除了這一份提案,網友也托我給您帶來了一些問題。第一,現在我們網友很多就是想去醫院,去了醫院我們就要找好的醫生,要不心裏總覺得沒底,要是神經科就去宣武醫院,有些專家號排一晚上也排不到,就要半夜來排,網友這種想法是不是必要的?我們每個醫院的醫生水準真的差這麼多嗎?
淩峰:其實網友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確實是不可取的。因為每一個病不是都需要去找專家,專家看病也有他的側重點,實際上這是我國的體制,醫療配置體制不健全,或者是不完善的一個表現,也就是説全科醫師制度、基層醫療制度和基層醫療的醫生各方面的水準和處置能力上沒有健全好,這和國外的體制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英國,英國到大醫院去看病的很少,80-90%都在全科醫生那裏處置了。所以,有的大醫院根本就不掛號,他就是靠送上來的,全科醫生看完了,經過篩選,認為需要來的才來,所以,有這麼一層醫生來進行篩選,那麼大家就會心安了很多。
比如現在排了一夜隊來看病的人,並不是每個病人都必須要到這兒來的,比如很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到我這兒來門診的70%是不需要手術的,但他必須要讓你説一句,不需要手術。
中國網:這就是權威的聲音啊。
淩峰:這種對權威的信任我們表示感謝,但盲目的信任而去拋棄了一種方便的途徑,這就是悲哀了。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要理智。其實感情是一方面,理智是另外一個方面。當你理智地看,你經過這一層,做一個聰明的病人,不要盲目找一個人,因為醫生還是人,他不是神。其實,就找我來會診的病人,我所看到他以前醫院的治療,包括基層的縣醫院治療的手段,我覺得水準都不錯,可是他就是不信,他非得要你去一趟或者叫你説一聲,不惜在這裡等好幾天,我覺得這一點真是有點悲哀。我是很同情他們,但我真的希望還是要相信醫生,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醫生的大學的訓練是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好,比原來不知道要好多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會議、學習班、繼續教育都在做,他們的水準應該不錯。
中國網:有網友其實也説,我排了一夜隊,醫生給我看了一分鐘,這個到底能不能準確給我評判出來我是什麼病呢,他們有這種疑慮,您怎麼看?
淩峰:其實這有幾個方面層次的問題。第一,你該不該到那兒去看,你這個病值得不值得長時間排隊去看。有的確實是沒啥事,一看根本就沒病,那就一分鐘就能解決。
第二,另外一個問題,在大醫院看病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一個上午五、六十個、七八十個病人,在你這裡花費的時間長了,後面的病人就得叫喚了。所以,在這一點上,醫生也是希望給更多已經挂了號的人解決問題。
很少有説,你有事,就説你沒事給打發的,這樣也比較少。但是,作為病人來説,如果我是一個病人,我也希望跟醫生多談一談,因為病人治病,我們都説了,少有的是治愈,常常是幫助,永遠是安慰,所以這種安慰對於病人説,在心理上的治療,其實遠遠大於在生理上的治療,這一點我非常能理解。
中國網:您剛才提到了藥的問題,我們還有網友説醫生給我開了藥了,但是醫院這個藥太貴了,我還是去藥店買吧,您怎麼看待這樣的現象。
淩峰:這也是體制的問題,因為藥價是國家定的,不是醫生定的,也不是醫院定的。醫院原來有15%的加權,現在全部取消了,是零差價。所以,就是要破除以藥養醫的問題,醫藥分開。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情,真正的藥價虛高是國家要去做的事情,包括了各級政府部門、各個方面,有衛生局、發改委、物價局、藥監局、制藥廠等藥品定價的問題絕不是醫生和醫院的事情。
中國網:有些代表委員提議增加醫生的治療費,看診費,您同意嗎?
淩峰:我覺得完全同意 為什麼克強同志專門在政府工作報告上説,醫務人員要根據他們的行業特徵來提高薪酬,這是完全對的,説明政府真的是考慮到醫生這種特殊的行業的前期投資,成本有多高。
中國網:有一些患者就説,我們一方面是能體諒醫生,確實5元錢有點少,但如果真的提高了看診的費用,看病是不是就更貴了?
淩峰:這個不能這麼説,如果説你通過診療費就減少了你的顧慮,你根本用不著吃藥,你省了多少的藥錢,你説這個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所以,價格平移是很正確的一個手段,就是説把用在無效的那種藥物上面,移到給醫務人員的診療費上,這個實際上病人的負擔並沒有加重,他同樣是用這麼多的錢,但是他少吃藥,多聽勸告,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消除了自己的疑慮,解除了自己的心理負擔是不是更好啊? 所以,很多的時候都是醫患之間互相體諒,互相理解,知識在不斷的對接,這樣才能看好病。
中國網:好的,謝謝您。感謝新浪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