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由盾安節能特約播出的中國網全國兩會訪談。10日上午,在全國政協醫衛界別組駐地,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就中醫藥標準化、人才培養、走出去等話題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專訪。
中國網:王局長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專訪。目前有觀點説,作為服務貿易的起點,我們需要先去了解國外民眾到底對中藥有什麼樣的需求,離開這樣的需求談中醫藥標準化、中醫藥走出去都是本末倒置的方法,您是否贊同這個觀點呢?
王國強:我看到一個專門針對服務貿易事情的材料。有網民提出來應該先了解國外需要什麼,然後我們再制定中醫藥的標準化、規範化。我想在這裡特別強調的就是,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醫藥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地提高療效,滿足人民對中醫藥的需求,必須要走中醫藥的規範化、標準化道路。這個問題不是外國人提出來的,是我們必須做的。
為什麼説我們服務貿易就必須標準化、規範化?難道我們國內的中醫藥發展就不需要標準化、規範化了?因為標準化、規範化實際上是提升我們中醫藥服務能力的必要需求,也是我們中醫藥法制建設的必要需求,也是跟上時代發展,讓老百姓更多地了解中醫藥的科學內含的需要。所以,這是我們中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
至於説服務貿易走出去,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一方面是要積極地走出去,但是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國外的需求,是國外的政府、有關部門主動地要求中國來開展中醫藥方面的合作,需要我們派大夫去建立中醫的醫療中心,包括派他們的大夫來中國學習,這是國外的需求,國外的熱情和積極性推動了國內要很好地滿足國際上的需要。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一直強調,我們要堅持“先內後外,以外促內”。首先,要把我們國內的工作做好,要把中醫自身的功課做好,那才能夠更好地走出去,也才能夠更好地為我們的民眾健康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話我們的中醫走出去走不遠,走不好。“以外促內”是希望國外的民眾需要中醫藥的時候,來漫談我們中醫藥發展方面還有什麼問題,我們來更好地完善,使它能夠更好地走出去,所以,“先內後外,以外促內”。
第二,“先文後理,以文促理”。什麼意思呢?就是文化要先走出去,要讓國外民眾了解中國的文化,中華文化,因為我們的中醫藥是建立在中華優秀的文化基礎上,他只有了解了中華文化,才知道中醫藥是怎麼産生的,是怎麼治病的,他是怎麼認識健康的。這個理論要隨著文化的傳播能夠更好地讓國外的民眾了解中醫藥的理論、理念、方法。
第三,我們提出“先藥後醫,以藥促醫”。所謂“先藥後醫”就是,我們希望有非常好療效的,而且經過我們臨床實踐總結,尋證醫學證明,有非常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是療效非常好的藥物,這些藥物如果能夠走出去,當外國的民眾不一定知道這個藥是中藥,當他吃了這個藥效果非常好的時候他再來了解這個藥是哪兒來的?中國來的,中國的什麼藥?復方的中藥。為什麼它效果好?因為有中醫的理論指導。慢慢地,通過藥它來帶動醫療的出去,“哦,中醫這麼好,當然這個藥也是”,也是中醫、中藥不分家,他會逐漸地通過藥來認識醫,來認識中醫,這樣使得中醫走出去就有了好的條件。所以,叫“先藥後醫,以藥促醫”。
第四,我們堅持“以點帶面”“‘“先點後面”。所謂“先點後面”是説,在國內我們在服務貿易方面要做好走出去的基地,培養那些複合型人才,能更好地用中醫藥來治病,同時又能用英語來解釋這些治療疾病原理的人才和醫療基地。然後我們在國外,根據現在國際上很多國家提出的要求,選擇一些地方,像法國、中亞地區、拉美地區,選擇一些點,把這些點做好。首先讓中藥穩穩噹噹地走出去,在那個地方能夠採取一些很好的、適合當地民眾需要的,針對民眾們一些疑難病症,或者西醫治療有困難的方法去治,在這個建立點的基礎上然後再逐漸地推廣。所以叫“先點後面”。
第五,“先易後難”。我們要把中醫當中容易被接受,對人體的所謂傷害,就是認為毒副作用小的診療技術和方法先走出去,我覺得我們現在走得很好,中醫針灸現在在168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落地了,而且深受當地群眾歡迎。我親自去看過這些診所,中醫針灸診所、推拿診所,老百姓很多疼痛性疾病、神經性疾病,通過針灸(治療)效果都非常好。這些非藥物的治療,成本又低,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而且效果非常好,這叫“先易後難”,把容易接受的先推開。藥物對人體有什麼傷害成分等等這方面審批要求很嚴格,很難,是要有個過程。
當然,最後我們中醫真正走出去,還是需要把中醫的辨證施治的整體觀,包括對“治未病”、預防保健這些東西逐漸地被外國民眾接受,他通過針灸的認識了解中醫,慢慢對中醫其他的(方面)也慢慢認識。所以,“先易後難”很重要。
第六,“先民後官”,先民間後官方。我們有些中醫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實際上也走了這麼一條路,先是民間組織,民間的醫生在那邊服務,慢慢發現民間的醫生治療效果很好,引起官方的重視。現在你們都看到了,為什麼好多國家,好像英國嚴禁中藥上市。其實這個情況大家應該有個全面的了解,過去我們是民間進去,民間進去他們基本上不管的,包括中藥材都是土特産藥材、保健品藥材,他們基本都屬於不正式審批的。現在他看到了接受的民眾多了,進來的東西多了。
中國網:是不是有點害怕了?
王國強:不是害怕,他需要管起來,政府開始管起來了,所以,他需要審批。我想這個要兩方面看:一方面,説明中醫藥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它的審批名正言順地進去了,那不是更好嗎?所以,也不要完全好像覺得特別可怕,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用的藥都那麼好,在人體上顯現了很好療效的那有什麼可怕呢?我們也可以到美國FDA去申請,歐美也可以去申請,我認為這完全是規章方面的要求,所以,不用緊張。
這“六先六後”是我們在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很重要的戰略性考慮。當然,現在服務貿易是我們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們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我們可喜地看到,現在國內遊很多的中醫醫療機構接受來自國外的患者,比如説海南三亞中醫院,黑龍江接受俄羅斯方面的患者,每年有幾十萬,他們就是來尋求中醫的養生保健。對疑難雜症,包括西醫治療有點難度的,目前效果不是太好的,他也在尋求(幫助),這本身也是服務貿易的一個重要內容。服務貿易不僅僅是走出去、引進來、請進來,擴大中醫藥對外服務的量,這也是個很好的領域。
中國網:王部長,您多次提到了人才,我們國內的中醫藥人才能滿足國內和國外的需求嗎?
王國強:人才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我們現在全國有27所高等中醫藥大學,還有其他的一些高等中醫藥教育機構,每年畢業的人才不少。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樣培養真正的領悟中醫精髓的,能夠用中醫思維去看病的人才,體現中醫療效,這樣的大夫我覺得我們需要下大力氣來培養。現在我們培養的一些學生本身就不熱愛中醫,另外也沒有把最好的最優秀的高中生吸引到學習中醫上來,一是不熱愛,二又不是這方面的高材生,他畢業以後也不去從事中醫藥的工作,實際上就是一種損失。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改革中醫藥教育的體制,要用符合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機制,去培養中醫藥人才,既要有院校教育,也要有師承教育(師傅帶徒弟的教育),還有繼續教育,等等,都在進行改革。我們現在也在探索,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我們有五批師帶徒的學生,在老師的指點下提高自己的醫術,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我們有個政策,就是國務院學位辦有一個學位是中國有的,外國沒有的,就是授予那些老中醫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帶徒弟,這個徒弟學了幾年以後,通過考試,可以授予他一個中醫師承臨床博士學位,把老師帶徒的積極性和學生跟師學習的積極性結合起來。這很好,人才方面非常重要,也是我們積極推進的。我們和教育部合作,來很好地推動這方面的改革改進。
當然,在這方面除了人才問題,其實現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擔心問題,是中藥的品質。因為中醫和西醫不同的,中醫和中藥的聯繫更加緊密,懂中醫的人必須懂中藥,而懂中藥的人必須懂中醫,這兩者和西醫、西藥是不一樣的,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怎麼樣能夠保證品質,使得中醫開出來的處方真正能夠抓到好藥,能夠最後真正達到療效,所以,藥的方面需要大量的關注。包括現在種植、農殘、重金屬、藥材地道性,這些方面都還是面臨著很大的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我這次提案提出來要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到國家的戰略上來考慮?因為中醫藥的發展不僅僅是醫療衛生,它帶動的,醫療衛生是一方面,另外潛力巨大的是經濟資源、原創思維的科技資源、優秀傳統的文化資源、生態文明的生態資源。這些資源和中醫藥都有關係,把這個工作做好了,不僅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優秀科學,更重要的是能帶動服務貿易。如果我們服務貿易做大了,涉及到人類健康的問題,大家都來接受中醫的服務的話,你想那個服務貿易得有多大。
所以,國務院出臺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裏專門強調要發展中醫,要把中醫作為健康服務業很重要的支柱,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發展納入到國家戰略,各部門都來參與,形成一個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這是我所期盼和呼籲的。
中國網:在草藥採集方面,有一些植被我們需要保護它,但是一方面我們又要去做中藥,那怎麼去平衡這個呢?
王國強:別忘了中藥材的種植和中藥材長的地方有的就是在臨坡地上,這個地方正好是綠化的地方,另外有些藥材採了以後還可以長。有的比如説盲目地挖乾草、挖蟲草可能就會導致沙化的破壞。但是我們就要科學、合理地去種植、合理地去採集,那應該説對綠化有好處,對生態有好處。
中國網:非常感謝您!
(實習責編:鄧詩如 記者:李虹霖 攝像:王一辰 後期:周珊珊)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