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強調特色“公能”素質教育

時間:2014年3月8日
嘉賓: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 龔克
簡介:就大家非常關心的教育改革和自主招生問題,中國網記者于前方駐地採訪到了南開大學的校長龔克先生。[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記者採訪南開大學校長龔克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由盾安節能為您特約播出的中國網兩會訪談。就大家非常關心的教育改革和自主招生問題,我們于前方駐地採訪到了南開大學的校長龔克先生。

中國網:我們知道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針、舉措,您最關心的是哪個領域呢?

龔克: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於教育改革的部署,它的重點或者突破點是考試招生的改革,所以我們現在做的工作也是把這個作為一個中心環節,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説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裏面特別點到了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

考試招生制度不光是高考,它是一系列的考試和招生,但是其中影響最大的,牽動全局的是高考。高考的改革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它是要實現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準測試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四個關鍵詞:統一高考、學業水準、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我想這是一個組合拳。

首先,統一高考有保留,這是現在大家比較接受的統一高考的公平尺度,因為統一高考具有比較強的可比性,它至少在一個省的範圍內,大家同卷可比,學業水準考試目前來講是按城市組織的,所以城市和城市之間可比性是不如統一高考的。

第二,統一高考的透明度,程式的成熟度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所以這個是要接續堅持的,但是統一高考的內容、評價可能還會有一些改革,但是這是一個要素。

高中學業水準成績跟統一高考加起來是什麼概念呢?從大學來看,我觀察一個學生的眼界寬了,過去我只有一個高考3+X,學業水準成績上來以後,他在高中的全部表現進入了高考錄取的視野範圍,這樣就為第三個要素,綜合評價創造了基礎。

根據統一高考,再加上整個高中學業,我們怎麼來進行綜合評價,實際上整個考試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考試是一個評價的環節,這個評價環節引導了整個的教育環節,所以前牛鼻子在這兒,你要重視英語我就加強英語,你重視數學我就加強數學,你文理分科我就文理分學,所有這些東西,所以綜合評價是一個非常關鍵的。

綜合評價裏面的難處在於怎麼建立一個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你有這麼多基礎數據,你怎麼來加權、評價,甚至在裏面引入一個面試的評價環節,這是大家都開始做實驗,準備做方案,據我所知教育部的方案將會在兩會以後不久將公佈,向社會徵求意見。

綜合評價基礎上,多元錄取是最後一個環節,目前的情況下是一元錄取的,或者主渠道是一元錄取的,就是高考總分排隊的,根據這個來錄取。

多元錄取就是打破總分排隊,它前提有一個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又可能根據你學不同的專業,又有不同的評價權重。比如今年我們碰到一個情況,有一個學生在被我們學校錄取以後,還沒有來入學。我接到最早的一個未入學學生的信,他提出一個要求,要轉專業,他為什麼要轉專業,他錄取到物理專業,他要轉到數學專業,他提到了過去數學裏面他有非常好的成績,他參加了很多競賽這類的,而且他的高考數學分我看了,非常好,147分,幾乎達到150分滿分了。實際上我們在數學專業錄取的總分比他高的同學裏面,數學單項分是不如他的,好幾位在同一個省都不如他。

但是現在在一元化錄取的情況下,就是總分排隊的情況下我沒有辦法操作,我不能跳過人家來取你。如果説他一個方面的考試反映了他某一方面的學習能力,現在一元化錄取的情況下無法做這個匹配。

如果將來我在綜合評價下的多元錄取的話,我可能利用數學比較多的專業,我可能更看重他數學的分數怎麼樣。

中國網:單項?

龔克:不能説單項,因為我可能加大他的權重,因為我還需要全面評價,但是他的權重可能不一樣,但是你學文學類的,我對歷史、文學加大他的權重,這樣可以差異化的評價學生。人的多樣性是自然形成的,多元錄取是對客觀實在的一種匹配。

事實上我們不同專業的培養對基礎要求學習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多元錄取是向兩個方面向多元化匹配,使得整個更合理,但是它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可靠的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前提有一個基礎的數據,所以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考試改革的設計。

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自主招生在嘗試向這個方向探索經驗。比如南開大學今年的自主招生,我們在去年、前年做了一些改革之後,我們今年會引入一項機制,我們這兩天就要發通知了,所有參加我們復試的同學,要把他高中的學業成績給我們提供一下,我們就嘗試著把高中學業成績引入到我們復試評價裏面來,來探索我們改革,因為這個時間很緊迫,要在2020年完成這個任務,2017年就都要到位。

中國網:南開今年提出了“2014公能英才選拔計劃”自主選拔招生,您能給我們講一下,公能素質教育和我們以往提到的素質教育有什麼區別嗎?

龔克:這個公是天下為公的公,能是能力的能,源於我們的校訓,南開大學校訓叫“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公講的是社會責任,能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這是我們老校長張伯苓在建校30年的時候總結的經驗,提出來的校訓。百年的南開一直堅持這樣的教育特色,它強調公和能。

從現在的時代下,我們認為公能教育,它的內核是我們提出來的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是完全吻合的,我們就希望繼承我們南開公能教育傳統特色,和我們現在素質教育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稱為的所謂南開特色的公能素質教育。就是用南開的語言、南開的文化特製來做這件事。

我們現在實際要推的,是希望做到德智體美的四育融合。我這個公首先讓學生有為社會服務,為公的志向和價值導向。二是要強調他有這種奉公的操守,在個人利益和社會集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能夠以社會利益為重。三是要他以大公的情懷,在集體的生活當中善於和人相處,是一個情商比較高的人。

但是這個“公”不是説學一門課程和考一個試就可以達到的,它應該融合在所有的教育環節裏面。我們現在就要推進這個教育,融合到我們的專業學習、專業的基礎課、各種學生社會活動、素質的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它的核心是社會責任感。

所謂“能”,首先是一種學習能力,我們在做課程改革,我們希望通過我們全套的課程,不僅是教會學生學會很多的東西,而是讓學生通過學會達到會學。如果將來學校送出去的學生是一個肯學的學生,他有學習的東西,二是他是一個能學、善學的學生,他有學習的能力,他就能夠適應各種社會的需要。因為在學校裏面我講得再多,也不可能將來一輩子社會東西都講到,所以它應該是大家應該堅持的基礎,有非常好的動力和能力,這樣的人,這是我們公能素質教育我們想追求的目標。

我們現在著手做的,一個是去年我們開了一個很重要的會,就是學校的體育工作會議,我們方方面面來加強學校的體育,今年開始我們研究生也要上體育課,教師的體育活動,我們改進了運動會。前兩天來的時候剛看到,我們化學學院的教師和學生在那兒賽排球,像這些事情我們在努力往前推,我們也調整了我們的學制,把原來我們20+20的,40周兩學期的學制,改成了18+18+4,引入一個小學期,這個小學期主要是要把它作為一個我們叫做探究型實踐性國際化學習的平臺,利用這個比較短的學期,來嘗試各種教學的改革,嘗試怎麼教、怎麼改怎麼討論,這樣比一個大學期來做更顯得靈活一些,可以做一個像小特區這樣的試點。

第一年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會鞏固這個,等等我們採取很多辦法,來做這方面的事情。

1   2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