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讓:國學教育重在踐行

時間:2013年6月6日
嘉賓:鄭州經濟專修學院院長 張亞讓
簡介:中國民族的偉大文化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之一。國學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根、文化的靈魂,而國學也可以説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根源。今天我們請來了鄭州經濟專修學院張亞讓院長做客中國訪談,共同探討國學文化,講述國學文化在中國的推廣。[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我是方悅,歡迎您的收看。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而中國民族的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的部分來説,是維護也是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職責之一了。國學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説是文化的根、文化的靈魂,而國學也可以説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根源了。

我們今天請來了一位嘉賓,他有著特殊的背景,在今年4月26日,鄭州經濟專修學院國學社正式成立了。這個國學社是做什麼的?為什麼會成立?有著哪些重要的意義和背景?今天我們特別榮幸地請來了鄭州經濟專修學院張亞讓院長來做客我們演播室,和我們共同探討國學文化,講述一下國學文化在中國推廣的事情。您好張院長!

 

 

張亞讓:您好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們!

中國網:應該説鄭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知道有一個學校校園環境特別好,您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的學院大概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張亞讓:我們鄭州經濟專修學院前身是2001年河南財經大學工程管理系自學考試輔導中心,到2009年,經過河南省教育廳批准,成為鄭州經濟專修學院。12年來,我們學校圍繞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中心,給當地社會培養了近萬名合格的畢業生。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但發展了學校自身,而且也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到目前為止,我們學院各級各類在校生6000多人。在這幾年的辦學過程當中,我們獲得了“河南發展(成長)最快的院校”、“河南民辦院校十佳示範單位”等等一系列的榮譽稱號,這對我們既是一個鼓勵,也是一個鞭策。我們有決心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我們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把我們學校辦得越來越好,為我們當地培養出更多實用的應用型人才。

 

 

中國網:我們對學校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剛才提到了國學,這樣來講,國學可以説在傳統意義上來講是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了,而近現代大家可以看到,近期很多國學熱的現象是此起彼伏的涌出,不知道張院長是如何看待國學熱的現象?

張亞讓:對於國學熱的現象,近些年來我們國內許多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它有好多的評論,我個人看法是國學熱的出現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起碼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了國學熱這種現象對中國文化的重大意義。

第一,它表明瞭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覺醒。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綿延不斷。同時經過了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初期西方文化潮涌入三次大的洗禮,更加使我們中國人認識到了國學是我們的傳統,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文化的靈魂,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只有認真的弘揚傳統的文化,弘揚國學的精神,中國文化才能夠健康的向先進文化方向發展。

第二,它表明瞭我們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自信,幾千年的文化從來沒有間斷過,這在世界史上已經受到肯定了。為什麼沒有間斷?在於我們文化自身的生長力、生命力,在於我們國人對文化的自信。今天,在這樣一種世界大局勢下,我們的國人在喚起對國學的自信,我相信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優良的精神傳統會一直髮揚光大下去。同時我們的先進文化建設會更加的順利,更加的成熟。

第三,它表明瞭我們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自覺。一個民族有沒有文化自覺,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能不能延續的很重要的因素。很簡單的來説,只有一個民族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有了這種自覺性的認識,他才能夠認真地、積極地、發自內心地熱愛它、維護它、發展它,所以這種文化自覺在國學熱的現象當中,我們可以充分地體驗。

因此,有了文化的覺醒、有了文化的自信、有了文化的自覺,我相信國學熱的現象將是一個促進中國文化順利、健康、持續向前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中國網:當然我們希望它不僅僅是留于表面的現象,而是一種能夠根植于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原生的動力實現。説起國學熱來,大家要提到一個詞彙,那就是國學,究竟是什麼國學呢?我相信很多朋友也不一定能夠解釋清楚,今天就請張院長幫我們解釋一下,究竟國學一詞的內涵是什麼?從你個人的角度來講,您是怎麼來看待的?

張亞讓:這個問題是一個學術性的問題,根據考證,國學這個詞在我們的國學典籍裏面,它指的是國家辦的學校。這個詞的出現最早出現在日本的江戶時代,當時日本也面臨著打開國門,學習西方世界先進技術、先進文化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人就發明瞭“國學”這個詞,用於和“洋學”的比較,表明日本在學習西洋學術的同時,也很重視本國的文化傳統。

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們中國的留日學生就把這樣的詞引入到我們中國大陸來。國學這個詞就在中國這個文化圈子裏面流傳開來。這個詞的基本意思它就是指的傳統文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也就是關於傳統文化的學術問題、學問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一些國人又把國學叫做“國粹”或者“國故”,外國人把它叫做“漢學”。

根據這種解釋,國學這個詞在我們目前社會一般的認識當中,它就是包含了兩種意思。一種它指的是傳統文化本身,第二它指的是地域傳統文化研究的學問和學術。

我個人理解,應該在這兩個意義上面來把握它。

第一,國學就指的是我們傳統文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學問研究、學術研究方面的東西。

第二,它應該指的是一種傳統、是一種文化的傳統。

對於前面傳統文化本身和對傳統文化的研究,這個東西可以説在我們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用兩個詞形容是最合適的。一個詞就是“汗牛充棟”,一個詞就是“浩如煙海”,是很多很多的。

按照“四庫全書”上的分類,就應該是經、史、子、集這麼四大部,貫穿了從孔子時代所有的文獻典籍一直到清末。

如果説把它在文化傳統意義上來理解,我們就可以對延續幾千年這麼龐大一個體系、這麼龐大內容的國學文化進行一些提煉,進行一些概括,這樣的話它可能就是簡明扼要的。

相對來説,我們現在所説的國學教育就是在第二個意義上來使用它。也就是説我們主要指的是中國的文化傳統,把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這些東西用一些比較簡略的內容表達出來,然後用於傳授給我們現在的學生,叫我們學生能夠從中體會到中國人的文化精神,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的大概狀況,把握住中國文化傳統的一些精髓的東西,這樣便於我們為四個現代化而奮鬥的時候正確地看待和處理我們的文化問題,我們的精神現象。

 

 

中國網:張院長從幾個方面向我們描述了國學的內涵,那麼國學的精髓究竟是什麼呢?

張亞讓:國學的精髓是認識國學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這裡,我比較推崇的是北宋思想家、哲學家張載的一個概括,就是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高度概括了我們國學的精髓,也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

所謂為天地立心,就是要為我們這個社會建立一種道德系統。

所謂為生民立命,就是要給我們的老百姓、給普通民眾建立一種人生的目標,揭示人生的意義。

所謂為往聖繼絕學,就是要繼承歷朝歷代聖賢們關於傳統文化、關於文化發展的思路、思想、觀念、觀點,然後結合現實的情況,繼續的使傳統文化得到弘揚。

所謂為萬世開太平,就是要建立一種永恒的、穩定的、和諧的社會秩序。

按照張載的概括,國學的精髓就很明顯了,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表述,就是要“立足中國,胸懷天下,為整個世界的和諧發展,為整個人類的健康發展、持續發展做出中華民族自己的貢獻。”

中國網:當然,張載的總結非常的精闢,我們張院長引用的也非常獨到。説起中華民族應該這樣來講,隨著中國乃至世界整個科技和社會的發展,那麼弘揚傳統文化它的意義非常大,可是它的意義究竟在哪呢?我們請張院長給我們解讀一下?

張亞讓:在今天這個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裏面,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整個人類、對於中國整個社會發展,我覺得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我們都知道,一個社會的文明大概有兩個主要的系統,一個是物質系統,一個是精神系統。

科技文明它應該屬於是物質文明這個系統,文化文明應該屬於的是精神文明這個系統。在這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情況是在一定時間裏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是科技文明和文化文明,這兩條線是交叉融合的。但是在另一些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條線有時候是衝突的、是分離的。

在今天,我們面對的人類社會的主要危機就是科技文明所産生的消極影響的後果。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徹底的把科技文明帶來的消極現象消除掉,我們光靠科技文明本身是做不到的。那麼這樣就要大家把這個視野轉移到文化文明上來,用文化文明的這些東西去理解它、去化解它,這是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問題。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也影響了東南亞地區幾千年,同時對西方社會不斷的産生一些影響。在東方的範圍內我們看到的歷史狀況,正是這種文化、正是這種傳統,才使這個地區性的社會平穩和諧發展了好多年,這就説明傳統文化裏面有許多好東西是可以對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發揮巨大作用的。這裡面也有很多的東西也可以拿來為己用的,如果我們能夠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按照傳統文化指引的方向,産生的一種精神文明的思路,來和科技文明的消極後果的解決聯繫起來,我想我們這個社會就會達到科技文明和文化文明的一種平衡,一種和諧。人類社會可能就會迅速的消除許多的危機和壓力,我們整個社會可能就是發展的步調更一致起來了,整個社會的科技文明也好、文化文明也好,就在一個共生的狀態裏面向前延續。

中國網:大家應該説有共同的認知,共同的思想協調性在裏面了。

張亞讓:是這樣。

中國網:剛才張院長提到了,説國學它是一種很深的、歷史很悠久的傳統文化,説起國學來,據了解,現在有很多的高校、社會團體和組織都成立了國學研究院,他們成立國學研究院的想法很好,可是社會上這些成立的國學研究院能不能達到他所期待的目的和願望呢,今天在這裡我們也想請張院長為我們解讀一下。張院長,您認為目前社會上這些團體、組織等等成立的國學研究院,他們的目的是怎樣的,您怎麼樣來看待的?

張亞讓: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這也是我們當前所能看到的在國學熱當中出現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實際上可以這麼評價我們當前出現的國學熱:一方面基層群眾自發的對國學産生熱情;另一方面,我們的一些研究機構,特別是一些高校也積極的介入到這個熱潮當中來。這兩方面目前只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還沒有達到完美結合。

這似乎給人留一個印象,就好像説基層群眾,一般老百姓是做他的國學,研究院所、大學是做他的國學,其實這個問題很快就會産生一種融合,産生一種共鳴,這是勢在必然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就是要弘揚傳統文化,首先就必須要知道你要弘揚什麼,和你怎麼去弘揚。要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面對著那麼豐富的傳統文化的東西,那就需要我們研究。

我自己的看法是,我們的國學,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四個特點:第一,文本眾多。第二,歷史悠久。第三,博大精深。第四,思想混雜。

在國學裏面,融匯了這四個特點,就更加需要我們的研究人員、研究機構,我們的大學、專家學者加入到這裡面來,從中能夠提取出來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社會未來發展更需要的東西,把這些東西拿來作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或者我們進行國學教育的基本內容,這樣這個國學教育才可能是有效的。

我覺得目前出現的這些現象,産生了這麼多的研究院、研究機構,對弘揚傳統文化來講,是一個促進。他們在傳統文化弘揚的過程當中産生的作用很可能更重大、更積極、更有作用。

中國網:總之這些都是積極的,也是有利的,但是據了解,全國像這種把國學作為教育機制納入到學校、高校培養當中還是屬於少數的。就我們鄭州經濟專修學院來説,在今年的4月26日它們的國學社正式成立了,並且制定了“國學+專業+職業素養”的培養模式。説到這裡,我想來請教一下張院長了,當初是基於哪方面的考慮,説把國學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一部分,這樣一個想法是怎麼樣得來的?

張亞讓:説起這個問題,可以説是有兩個原因:第一,間接的原因。我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到現在已經40年了,40年期間做過老師、做過班主任,教過語文課,同時當了15年的中學校長。在長達40年的過程當中,我始終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教育到底能為我們這個國家培養出來什麼樣的人才。

中國網:這也都是我們非常期待想得到的答案。

張亞讓:對,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當中,我覺得中國的學校就要給中國的社會培養人才,所以説培養出來的人才最基本的規格應該是中國式的。只有中國式的人才才能夠服務於中國的社會。

中國網:這個“中國式”的人才是指什麼樣的人才?

張亞讓:中國式的人才就是應該具有中國文化素養的人,這樣的人才才能夠更好的理解中國社會,理解中國的民情民意,才能夠很好的把握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它們才能夠和中國的發展步伐高度協調、和諧起來。

 

 

中國網:張院長您提到了是中國化的,也是有中國特色的,他們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呢?

張亞讓:對於中國要培養出來中國式的人才需要哪些方面的素養,應該説是一個多角度的問題,我們的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提出了好多方面的素質。就中國式的人才除了應該具備素質教育要求的東西以外,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他應該有相當的國學素養,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決定要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的一個想法,這是從教育工作實踐經歷當中體會出來,國學傳統文化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第二,直接性的原因。就在去年的時候,我接觸了台灣忠信學校的一些資料,台灣忠信學校的創始人、校長高震東先生非常重視和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他幾十年辦學過程當中,始終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世界文明的成果相結合,探索忠信學校的辦學思路。

他曾經在我們內地100多所院校做過講學,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口號叫做“天下興亡,我的責任”,他專門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我的責任”,就是他把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現代文明、現代社會要求相結合的一個實例。

在長期的探索過程當中,高震東先生給自己的學校確定了一個辦學思想,這個辦學思想就是“中國文化為體以治身心,世界文明為用以應世事。”這樣一個辦學思想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某種程度來説也是世界科技文明完美結合的一個典範。

中國網:也等於説以前我們提到了西學中用的典範。

張亞讓:對,是一個典範。正是在他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忠信學校非常重視給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方面的教育。學生的素質可以説非常符合我們中國人站在中國文化角度審美的時候所要求的那些素質,因此他的畢業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反響。台灣有好多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就明確説明我們只招忠信學校畢業生,逐漸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辦學,去培養人才的時候,他是可以成功的,也可以真正培養出來我們中國式的人才。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學校要把學生培養好,要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社會上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並且能夠在參加工作、走上工作崗位的以後,能在這樣一個環境裏面,能在這樣一個條件下面,去充分發揮出來自己的作用,為這個社會、為四個現代化做出他自己本該有的貢獻,那麼我們也應當像台灣忠信學校這樣,把國學和現代文明很好的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目前確定在學校進行國學教育的一些想法。

中國網:您在介紹這個的過程當中,我的內心是心潮澎湃的,因為説起中國教育來,相信大家的想法都是完全非常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在傳統的中國教育當中,是應試教育為多,就像您所提到的一樣,可能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種西學中用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特點、中國性質的學生和人才。説起這個來,就要請教一下您,我們目前國學教育和傳統大學培養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嗎?

張亞讓:國學教育它是我們整個設計的學生素養培訓當中的一個部分,它和我們整個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以及對學生全面素質的要求當然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整體,一個是部分。

我們現在從對國學的了解、研究,和對國學與現代文明,與我們當前社會需要這樣結合點來看,我們覺得學生具備了國學的基礎,具備了傳統文化的素養,它可能在我們這個社會當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只能説國學在整個人才培養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一種基本素質的作用。

中國網:應該説學習了國學之後人是有變化的?

張亞讓:是的。

中國網:比方説你們在培養這種過程當中,考慮學生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張亞讓:學生的變化也是隨著對這些東西的了解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他會在認識上,特別在情感上會産生一系列的反映。比如一個學生來到學校的時候,可能就是還會一直埋怨他的父母沒有給他弄這個、沒有給他弄那個,這對他照顧不好,那對他照顧不好。接觸了國學的基本教育以後,他首先會産生一個轉變,覺得他的父母不容易,他已經都這麼大了,不應該再對他的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隨著這個往下進行,他可能感覺到我父母把我養育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到現在我應該回報父母了,那麼他就會隔三兩天給父親打個電話,隔幾天給母親問一個好,母親節的時候給母親編輯一條短信發過去,他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我得對父母表達出來我對他們的感恩,我對他們的愛。

中國網:這種變化是有內而外的,從心裏面的一種改變。

張亞讓:接著往下再進行的時候,我相信這些學生産生的變化就可能是回到家裏以後,就會積極主動的去為父母分憂,為父母分擔一點擔子。再繼續往下走,他可能就會把贍養、尊重、敬愛自己的父親這種情感移植到社會上需要敬重的這些老人身上,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到形成,到最後産生的一種文化情懷的遷移。

中國網:一種呈現。

張亞讓:這樣的人慢慢就成熟起來了。

中國網:沒錯,而且只有一個從道德上,從一個人的本質上,我們向善的人,才能夠説為這個社會做更多正面的貢獻,這才是更有意義的,社會培養人才的標準和原則。説起標準和原則來,我們就要提到,引進國學之後,我們學校的原則和標準究竟是什麼樣的,也請張院長給我們介紹一下。

張亞讓:因為我們國學教育才剛剛開始不到一年時間,所以現在讓我們拿出一個標準和具體要求很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教育是一個過程。沒有一定的過程就把什麼東西都考慮好,這個恐怕在教育活動當中是存在問題的。儘管現在要叫我們對國學教育拿出一個具體的標準,拿出一個具體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不現實的,但是也並不表明我們對它沒有想法,我們對它是有想法的,這個想法我可以説是用三個原則和兩個要求來體現的。

三個原則:

第一,走進經典。我們首先要求學生你自己讀一些經典,去背一些經典,去理解一些經典,這叫走進經典。這個意思就是説先叫學生自身對文化傳統經典的東西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第二,學以致用。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傳統文化中間那些觀點、理念、原則、要求、規矩等等,了解這些東西以後,要把這些東西拿過來,對照著今天社會現實,對照著自己的生活,對照著在學校的一些情況,來對它進行思考、分析,從中體悟到在現在我們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在這些方面怎麼做、怎麼表現。甚至我們怎麼樣做才能夠為我們中華先進文化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第三,重在踐行。也就是對於傳統文化、對於國學這個東西不單單是一個學和想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做。不做,國學教育就沒有意義,很簡單來説,就是一個“孝”字,理解它沒有什麼意義,想它,分析的再透徹也沒有什麼作用,重要的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對父母表示出來你對他們的孝的內容,這是非常關鍵的。重在踐行應該是我們進行國學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

兩個要求:

第一,要涵養學生的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我們過去很多崇尚傳統文化和崇尚國學的人都有所提,但是真正要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培養要求去考慮的學校或者老師還是不多的。

關於君子人格的問題,我想我們應該重新對它進行認識,我們傳統文化當中,一個非常優良的傳統就是要求人的道德和人格的完善,並且把這個東西作為一個人能不能成為聖人的最高境界,這個東西是在孔子時代就已經非常明確的東西。

從孔子時代一直到當前,中國人實際上是內心裏面唸唸不忘做一個君子。好多人實際上在約束自己的言行時,就是在自己腦海當中有一個君子的形象在指示著他,在鞭策著他。我們的這個君子人格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文化國學教育裏面最閃光的地方。它可以説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它比英國的紳士教育思想早了兩千多年。我們學過歷史都知道,英國的紳士教育思想産生在中世紀以後,所謂英國的中世紀、西方的中世紀以後,就相當於我們中國元明之際那個時候,很顯然它晚了很多。

這就説明我們的君子人格培養、君子人格涵養這樣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做人一個很重要的要求,我們很多的先賢,我們過去很多為這個民族和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實際上就是我們傳統文化裏面所塑造的那個君子典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紀念他們、學習他們的一個原因。

到今天,我們再來回顧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如果我們也能夠處處去想辦法讓我們的學生涵養自己的君子人格,那麼我們可以想像,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這個社會將會出現一大批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的人,也能夠把自己的形象向一顆星星一樣照亮歷史的人。

這是第一條要求,這一條要求很高,可以説是我們進行國學教育的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中國網:也可以説很多人畢生追求的最終目標。

張亞讓:對,我們準備把這個東西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建立這樣一種信念。

第二,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個人文化力,個人文化力的問題,我目前所看到的專家學者提到的還不多,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的還不多。但是我總覺得一個國家發展要靠國家的文化力,一個組織的發展應當有一個組織的文化力,個人的發展也要有個人的文化力。文化力在個人組織、社會發展當中起到的作用是其他東西無法代替的,當然我們對這個文化還要繼續進行研究。

我們的國學教育如果最後能夠達到,使每一個學生文化力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一個較大幅度提高的時候,我認為我們的國學教育是成功的。

中國網: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説,您是怎麼來看待國學教育在所有這些高校裏面的推廣展開呢?

張亞讓:按照前面我們所説的原則和標準,我們國學教育在學校裏面的開展,因為要受到現在國家所規定的學制、學習期限、課程體系等等方面的影響,所以我們現在要把這個問題真正解決好還是需要大家做一些努力的。

目前,我們學院所採取的做法有這麼幾點:

第一,先教它進入課程。搞教育的人都知道,任何教育內容只要不進入課程都可能不會引起重視。我們既然要提國學教育了,我們既然要把弘揚傳統文化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來認識了,我們想辦法先讓它進課程。這學期以來,我們給每個班每週開設兩節的課程。

第二,組織一些國學活動。比如成立國學社,組織一些祭孔活動,參加社會上對傳統文化宣傳講解的一些活動等等,叫學生在活動當中對國學、傳統文化的東西有進一步的體驗。

第三,把國學教育的內容作為對學生的考評,準備建立一種考評制度來給它固化一下。

這樣就從課程上、活動上、考評機制上三方面來促進和保證國學教育能夠在學校裏面正常開展。

中國網:據我們了解,在首都的一些高校當中,也會有一些國學班開展,比如面向一些高端人才,像總裁等等這方面的高端人才在辦。與這些國學班的開展相比較的話,在首都高校當中,比如像咱們學校開的國學社,或者在有的高校開的有關國學方面的專業等等,這個應該是也有很大不同的,您是怎麼看待這兩方面設置的?

張亞讓:這個區分是非常明顯的,根據你剛才説的這個意思,大概目前國學教育,或者説傳統文化弘揚宣傳這方面,概括起來就是這三種形式:

第一,作為學校計劃,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一些教育。

第二,在一些總裁班或者高級管理班當中,穿插進來一些國學講座,這個東西只能是一種國學情況的介紹。

第三,能不能把國學作為一種專業。在這三個當中,應該説如果能夠把國學作為一個專業來對待,效果更好。

講座有沒有作用,也有作用,但是它基本上都是一個沒有具體目標、沒有具體培養方向,而且實際性比較大的東西,凡的東西也多。

中國網:其實道與術之間是有差別的?

張亞讓:是的。

中國網:我們剛才提到了關於國學方面的一些內容,那麼在高校當中開展國學,應該是意義也是非常大的,在這裡張院長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在我國來説,在高校當中開展國學教育,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亞讓:這個意義最少可以在這幾個方面有所體現:

第一,在整個社會層面上,進一步的普及傳統文化,為弘揚傳統文化打好基礎。

第二,最少可以起到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作用。

第三,能夠正確的發揮學校的傳道功能。我們知道學校就是傳道授業的,老師就是傳道授業的。傳道這個東西就應該包括對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優良精神,或者國學東西的傳授,當然自然的內容都應該包括在內。

問題是什麼呢?問題是經過五四運動、經過文化大革命這麼長時間,我們在學校教育裏面,不管大學還是中小學,對於傳統文化、對於國學這個東西設置的內容太少,因此可以説在一定意義上它造成了在傳統文化方面、國學方面我們是一個斷層,這個斷層如果按20年一代人來算就是四代人。

中國網:這個太恐怖了。

張亞讓:這就是當前我們的社會許多人不熟悉、不了解傳統文化,因此也不會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對弘揚傳統文化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的原因在這兒。

具體説,像改革開放初期,西方的文化隨著它的産品、隨著它的設備、隨著它的公司一起涌入來的時候,我們整個社會知識界對它沒有一點的抵抗力。原因在哪兒?因為我們不了解傳統文化是什麼東西,當一個人不知道什麼東西好的時候,那你很自然就不會珍惜它。所以説從現在起我們在高校對學生普及傳統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識,來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可能對我們整個社會、對於整個民族境界的提高、精神的充實都會起到一種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國網:沒錯,而且這應該説再讓我們每個人尋找自己的根、自己的靈魂,很多人現在生活、工作可能不知道真正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國學就能夠幫您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再説起中國這些自古以來的國學大師,應該説在歷史上有過幾位,但是在目前而言,國學大師卻越來越少了,這應該是也有原因的。

張亞讓: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原因,今天這個時間裏面要想把這個原因講清楚很困難,大致來説它分宏觀的原因和微觀的原因,兩個方面。

宏觀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從五四以來,整個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技術,以及社會心理對國學、對傳統文化的東西産生了一些排斥的認識和看法,導致國學在整個文化思想領域裏面是一步一步往後退。到目前為止,在我們整個思想文化地盤裏面,傳統文化佔得份額和地面是非常少的。這也就是我們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五六十年的大學教育出不了國學大師的一個宏觀原因,因為我們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東西沒有重視,你想叫個別學生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微觀的原因,1952年院係大調整,也就是我們國家實行新的學制以後,我們的專業分科,比如説國學在傳統文化裏面它是不分的,它是渾然的整體。可是我們現在就按照學科分,我們就把他分為哲學、歷史學、文學,用文、史、哲三個學科來把國學劃分,劃分了以後文、史、哲三科各自為政,畫地為牢,各説各的,因此我們這五六十年來培養出來的有哲學優秀人才,也有史學的專家,也有文學上的優秀學者,但是他們都不是國學大師,這就是偏才不是全才。

同時,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從基礎教育開始實行的就是文理分科的教學。學理工農醫的學生自然就認為國學、傳統文化不是我的專業,我可以不學它。所以久而久之就造成這些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不去關心它,不去了解它,到最終就形成了大家對它一無所知。

中國網:對,這也是傳統國學文化或者是傳統文化營養的一種流失。

張亞讓:對,更為重要的微觀上的原因是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們在學術理論研究上,好多專家一致認為人文學科沒有科學,這個影響是非常重的。如果從建國那天起,我們的學術研究就能夠端正對它的認識,就能夠按照當年張之洞在它的勸學篇裏面提出來的“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按照這樣的一種指導思想來對待我們的傳統文化,來對待我們國學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從小教育孩子做起,就把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有效的、很好的結合在學生身上。

有這樣一個寬厚的土壤,5、6年、10年的時候,我們足以出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國學大師,所以要分析起來這個原因是很複雜的原因,這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大學管理體制、教學體制上面存在的一些問題的集中反映。我們國人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大家都知道錢學森之問,為什麼出不了拔尖人才,為什麼出不了大師,這個問題問得很尖銳,也問得很專業。但是要分析起來這個問題的原因,都是很複雜的。

中國網:對,它不能簡簡單單從文化傳承一個角度來説明,因為它是經濟等等各個方面都會有原因在其中的。説到國學,應該説這個概念是非常龐大的,國學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把國學應用到現代來説,我們學校是怎麼開發再利用,包括我們資源的再次開發等等這樣的過程呢?

張亞讓:在這個方面,我們是有所考慮的。面對國學這樣一個宏大的東西,要叫我們的學生在三年、四年裏面受到一個系統的教育,那絕不是説盲目的叫學生讀幾篇經典或者背誦一些東西就能解決的,勢必要經過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我們目前把它劃分為兩段:

第一,先引入。先引入的意思就是在現在,沒有任何大學,沒有任何學校對國學教育這塊做出經驗,做出範式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我們沒有東西可以借鑒,所以我們只有先引入。也就是説先讓學生開始讀經典、誦經典,記經典來理解經典,然後我們很自然的就會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二,深化完善。在這個階段,我們就要經過一些研究和分析,就要把傳統文化當中與現代社會、與現代文明緊密結合的東西給它提取出來,然後形成一個系列,按照這個系列逐步的讓學生在3--4年時間裏面盡可能的有所接觸。當然這裡面也只能做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達到一種理念上、觀念上、認識上的程度。

中國網:在這裡我們也想請張院長在這裡給我們簡單談一談,鄭州經濟專修學院在國學開展情況的一些具體的情況,比如還有在學校、社會上,自從開展國學社以後的變化、影響等等?

張亞讓:我們學校開展國學教育以來,可以説在河南、鄭州當地産生了一些應有的影響。

首先,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學生由開始學習國學、學習傳統文化不理解,甚至有一些抵觸,他們認為我是學物流的,我為什麼要去念《論語》,他不理解,所以他沒有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麼長時間的工作引導,學生能夠理解學習一點傳統文化,接受一點國學教育,不但對自身是一種豐富,而且也是自己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的基本要求。所以説學生對國學教育接受的程度越來越強,這是一個影響,也是一個變化。

第二,我們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企業公司的老總對國學教育持一種非常肯定的態度。我們在走訪他們的過程當中,在和他們座談的時候,這些老總們共同的反映出來一個看法,就是學校如果能把傳統文化當中這些非常優良的、優秀的品質的東西灌輸,讓學生能夠學習掌握,這個人才到企業以後,將會是企業的中堅力量。

現在的企業老總統統都感到有一個問題是企業很難應對的,就是人才使用的成本太大。所謂成本太大,是由於我們現在的畢業生隨意的對待工作造成的,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到現在沒有人有更好的辦法,靠著我們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傳授給學生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公司、如何對待領導等等這些問題和理念的建立,學生就會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更理性一些,更積極一些。

中國網:這些都是説在開展了國學的一些教育之後學生的變化,以及我們學校的想法在裏面融會貫通。説起這個來,那就要講到未來我們學校的辦學發展的目標是什麼樣的?您能給我們簡單的説一下嗎?

張亞讓:對於國學教育發展的目標問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國學教育到底要叫它走上哪一步,達到什麼樣的理想性的效果,我想這有兩個問題是不能回避的。

第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裏面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文化的復興。客觀來講,一個民族的復興,如果光有經濟復興,沒有文化復興,這個復興是個虛假的。所以沒有文化支撐的經濟是不牢固的,所以説我們在談中華民族復興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老是三句話説下去就是經濟,而應該把它的重心轉到文化復興上面來。

第二,中國要想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當中創造出來一种先進文化,通過這种先進文化促使我們中國社會進入到一個更高的文明階段,或者説呈現出一種更高的文明狀況,用這種東西對世界産生影響,也就是説在世界上發揮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那麼我們還必須要按照鄧小平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思路來對待我們的文化發展問題。

理解了這兩個問題,那麼我們的國學教育應該朝什麼樣的目標發展,最終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結果出來,就比較的清楚了。比如這裡面就需要進行一些文化政策的調整問題,就需要一些文化制度的建設問題,也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等方面建立或者發展出來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思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國學教育、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問題解決好。

中國網:好的,今天我們也是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張院長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關於國學文化方面的內涵,當然這也有在高校當中如何推廣國學文化,以及怎樣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非常感謝張院長做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責編:王瑞芳 /主持人:方悅/導播:李哲 /攝像:宗超 高聰 /圖片:李樹成)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