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收藏家張迪傑

時間:2012年1月30日
簡介:毛著、毛影、毛文、毛論,他筆耕不輟,研習不止,被譽為“中國毛著收藏第一人”。收藏量達到十萬冊之巨,癡迷其中長達36年,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從廣為人知的“毛澤東著作博物館”,到剛剛開通運營的“中國紅寶網”,他始終走在弘揚紅色文化的時代前列。今年讓我們走近傳奇藏家-張迪傑。[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解説詞:

2012年12月28日,在河南洛陽,一場有關中國紅色收藏事業繁茂興盛的文化盛宴正式開席。環視入席的各路貴賓,不乏國際國內的知名藏家和投資人,而許多黨史研究專家和退休的將軍領導們也紛紛到場祝賀。這一切,無不源於“毛著收藏第一人”張迪傑先生的執著與堅持。中國紅寶網也自這一天開始,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紅色收藏交易平臺”。

也許我們都很難想像,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張迪傑已經在紅色收藏這條路上砥礪前行了36個春秋。在這36年間,足足有一整代與毛澤東同時代的人離我們而去。但這並沒有讓這位世紀偉人的光芒黯淡下去,而張迪傑也從這一輪輪一波波的“毛澤東熱”之中持續受益,不斷完成自我的昇華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深刻理解。

張迪傑:

這次中國紅寶網能夠落戶在洛陽,基於洛陽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為紅寶網的落戶奠定了文化基礎。第二個,就是張迪傑先生用了36年的時間,收藏了數以十萬計的毛著和珍貴史料,成為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價值比較高的博物館,為紅寶網的開通奠定了紅色資源的基礎。第三,洛陽正在貫徹十八大精神,發掘歷史文化優勢,全力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文化強市。現在我們的發展勢頭也很好,為紅寶網的落戶洛陽奠定了工作基礎,所以紅寶網能落戶洛陽。

下一步在推進洛陽的文化旅遊發展方面,我們把收藏研究發掘紅色文化資源、弘揚紅色文化,作為文化旅遊産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産業、一個新興的重要的特色産業來抓,從産業規劃、重點項目、人才培養、旅遊行銷推介,都要把這個方面作為重點,作為一個品牌,認真打造,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解説詞:

出生於1960年的張迪傑從小就對毛主席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愫,毛主席的詩詞,毛主席的文章,毛主席的語錄,無一不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心田。而當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時候,他就把哀痛之情轉化為學習毛著的動力,到哪兒都是書不離身。時間久了,張迪傑的興趣也越來越濃,開始有意識地購買毛著。

一頭扎進毛著海洋的張迪傑在當時還只是部隊裏的一個文書,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坐在連隊閱覽室裏品讀毛著。後來,趕上部隊整編,閱覽室被取消,他就向領導申請,留下了全部的舊書刊和舊報紙,其中涵蓋了新中國成立後的幾乎所有毛著版本,而這也成了他漫長收藏生涯的第一次收穫。

張迪傑:

通過學習毛澤東的著作,我認識到毛澤東的著作都是經過革命和堅持實踐證明,是真理。所以我感覺這些書要把它賣掉或者燒掉就太可惜了,我就跟連長、指導員説:賣也賣不了多少錢,這些書能不能先給我留下來?最後,領導們都同意了,這一下我就裝了二十多箱,在這些版本中,基本上囊括了建國以後毛澤東著作的版本,這就是我收藏的第一桶金。

解説詞:

1981年,他去延安參加勞動的時候發現了許多新中國成立以前發行的毛著版本,毫不猶豫就拿出了自己一個月僅有的52.3元的工資,買下了這些舊書。自此以後,張迪傑就完完全全變為一個毛著收藏者,並且屢屢刷新毛著收藏記錄。

現在,張迪傑收藏的毛著孤本、珍本,很多在國家博物館、檔案館裏都已經找不到了。然而,這樣的幸運是以不計成本的投入作為代價的,諸如賣房籌款、登門求售這樣的事,對他而言實在是過於稀鬆平常。長久以來,憑著一股子執著勁兒,演繹著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收藏故事。

張迪傑:

在收藏界大家都在追求的就是毛澤東選集的第一個版本,這第一個版本是1944年5月份出版的,它是由晉察冀中央局出版社的鄧拓同志主持編寫的毛澤東選集。這個版本,我在收藏市場上也苦苦尋找了十多年始終找不到,因為它很少。珍貴到什麼程度呢?它出版之前,整個毛澤東的著作只有單行本和專題彙編兩種版本。它出版以後,就是三種版本並行於世。研究專家稱它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毛澤東著作出版版本,改變了過去單一的版本,把毛澤東所有著作匯集起來,學習研究十分方便。

這個版本的所有者是一位老紅軍,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這個書看得比他的生命還珍貴。無論轉戰南北多麼艱苦,甚至光榮負傷血染書皮,始終沒有舍得把書丟掉。

我認識他以後,多次找他,想把這個書收藏過來,他一直不肯,他説:這個書到現在他都不捨得傳給他兒子,他要把這個書保管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多次到他家去,最終,這個老紅軍被我的誠意所打動,在他病入膏肓的時候,專門給我打電話,讓我去見他,他講了非常感動人的話以後,把書贈送給我了。

解説詞:

坐擁如此之多毛著藏本的張迪傑,並沒有把他的這些寶貝用作牟利的工具,而是細心地保護了起來。更多的時候,他在研究它們,做了數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對於這份嘔心瀝血的事業,他有一句名言:“搞收藏,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研究、傳承毛澤東思想,讓世人可以讀懂最真實的毛澤東。”

為此,張迪傑創辦了我國民間第一家“毛澤東著作博物館”,保存有一批罕本,例如毛澤東平生第一次正式發表的著作、《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這些書,也常常被中央有關部門借閱。

張迪傑收藏的毛著,共有1.5萬種版本、10萬餘冊圖書陳列在書架上,出版地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毛澤東選集類、毛澤東著作彙編類、毛澤東著作單行本類、毛澤東詩詞類、毛澤東語錄類、毛澤東題詞類,應有盡有。而説到書的裝訂風格,則分為平裝、線裝、塑套裝、函套裝;在印刷樣式上,也有鉛印、石印、油印之分,甚至還有一些手抄本。

參觀張迪傑收藏的毛著後,不少人都發出驚嘆,其中最熱心的要數中組部原部長、全國黨建研究會原會長張全景老人。他多次讚揚張迪傑在搶救和保護紅色文物方面所作出的卓絕貢獻。2011年6月25日,老人第一次把張迪傑邀請到自己的家中,十分欣慰地説道:“我也十分重視珍藏毛澤東著作,但由於長期忙於工作,珍藏的都是建國後的毛澤東著作,解放前的幾乎沒有。你堅持幾十年東找西淘,不懼辛勞,節衣縮食來收藏,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應當大力宣揚”。臨走時,老人從書櫃裏取出他研究的前蘇聯演變的原因與教訓、認真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等四份文稿,送給張迪傑。時隔兩月之後,他把張老親自迎到他的“毛澤東著作博物館”,兩個人聊個沒完。

與張全景老人有著同樣感觸的還有毛澤東的侄女、中國紅色文化聯合會會長毛小青女士。她在張迪傑的家中饒有興趣地查看了毛澤東選集系列、文稿系列、專題彙編系列、單行本系列、詩詞系列、語錄系列、傳記系列、像畫系列和手記系列等九大系列藏品。當她翻到一套由日本著名毛澤東文獻研究專家編輯的20卷《毛澤東集•補集》時,深有體會地説道:“老人家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對中國和世界革命、建設、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將永遠銘刻於世”。參觀結束時,她親筆題詞稱讚張迪傑的收藏是“中國第一,世界之最” !

的確,張迪傑頭上頂著“毛著收藏吉尼斯世界之最”的光環,這讓那些專事紅色文物交易的客商羨慕不已,他們多次到府以鉅資求購,得到的答覆卻永遠是“概不出售”。

張迪傑:

有個楊先生,在十多年前專門做大陸與海外紅色文獻交易,他靠這個賺了很多錢。有一次他找到我,他沒想到我這兒有那麼多的書,他大老遠來,開始沒説要買,就是想看看我的收藏。我想他那麼遠來了,就讓他看一看吧,因為我的收藏從來沒有對外讓別人看過,我就請他看了看。

他看了以後非常吃驚,他説沒有想到真正的收藏大家在洛陽。那個時候還不時興銀行卡,他就提了個包當場就打開,一副闊爺的樣子。他説你看看這些錢夠不夠,我先給你,能不能先讓我拿走一批貨。説到這裡,我覺得非常傷心,因為我本意並不是想賣的,我的收藏主要是用於研究、學習、傳承毛澤東著作的,一本都不能賣,因為收藏來太難太難啦,它真的是一個不可再生的國寶文物。

解説詞:

在張迪傑看來,這些毛著不僅是自己的心愛之物,更是對紅色史料的重要補充。他秉持著一個紅色藏家的崇高追求:情深不外露、質精不張揚、價高不出售、研究不止步。

正是這“四不原則”,讓張迪傑經受住了商業大潮的衝擊。他在婉拒一位客商時深情地説:“這些藏品説到底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最終歸國家最有用,我要在合適的時候,將無償捐給國家”。

如今,紅色收藏品市場日漸升溫,弘揚紅色文化業已成為新的時代課題。在此大背景下,張迪傑順應時勢,打造出“中國紅寶網”,從而賦予了紅色精神無窮的生命力。

張迪傑:

紅寶網是紅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因為紅色文化現在不上網去銷售,都在收藏家自己家裏放著,有的是半個收藏家,還有不是收藏家的家裏有不少這樣的東西。我搞了36年的收藏,我認為紅色文化也要與現代科技嫁接,插上騰飛的翅膀,這樣它才能大放異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了,又吸引更多的人要買,這樣首先得學習研究,得知道他的價值,另外還得知道它是真是假,這就促進了紅色文化的研究和學習,這樣的話,紅寶網就起到推動作用。

解説詞:

時光荏苒,沒有改變張迪傑收藏毛著的執著;世事滄桑,湮沒不了紅色精神的代代相傳。紅色精神也必將化為催人奮進的力量,鞭策著國人戮力前行,在中華民族崛起的道路上不斷創造新的奇跡!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